首先,在總經理黨增軍和財務總監兼董事會秘書李培的陪同下,調研人員先后參觀了公司展廳、能效管理中心、工業園區、數字化車間、無人值機生產線、自動化鑄造線和集控中心以及子公司中內凱思汽車新動力系統有限公司全自動進口鋼活塞生產線等。接下來,在公司二樓會議室,公司董事長薛德龍等公司領導與調研人員進行了面對面交流,以下為交流的主要內容:1、請簡單介紹公司目前主營產品及其產能情況。答:公司是全球頂級的動力活塞組件系統供應商,世界知名的端對端供應鏈管理服務商,專注內燃機模塊化整體設計與效率提升,公司及下設子公司主營產品為氣缸套、活塞、活塞環、軸瓦等內燃機的核心關鍵零部件,為全球乘用車、商用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船舶工業、軍工等動力領域提供綠色、環保、節能氣缸套及摩擦副的全套解決方案。公司主營產品氣缸套年產能6,000萬只;鍛鋼活塞年產能180萬只;活塞環年產能16,000萬片;軸瓦年產能5,500萬片;四組件年產能60萬套。2、公司目前主要的客戶分別有哪些?國內外市場結構如何?答:公司與國內外各大知名主機客戶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在國內市場,公司為濰柴動力、中國重汽、東風康明斯、廣西康明斯、廣西玉柴、一汽錫柴、中國一拖、東風商用車、湖南道依茨、福田汽車、磐谷動力、云內動力、新柴股份、全柴動力、江蘇四達、中國常柴、江蘇常發、江動集團、上海新動力、上汽通用、吉利汽車、奇瑞汽車、東風乘用車、比亞迪、神龍汽車、東安動力等高端內燃機企業提供動力保障及技術支持;在國際市場,公司產品出口美、歐、亞、非、中東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美國福特、通用、尼瑪克、康明斯、國際卡車、奔馳、愛科、道依茨、約翰迪爾、菲亞特、沃爾沃、福伊特、博克、比澤爾等國際知名乘用車、商用車、工程機械、農用機械等公司提供主機配套服務。2021年,公司主營產品銷售額國內外占比分別為70.53%、29.47%。公司已實現國際國內市場全布局、雙循環、雙支撐,各個市場相互補充,結構合理穩定,產品應用領域廣泛,抗風險能力和經營穩定性相對其他競爭對手優勢突出。3、公司汽車電子業務目前的發展情況及優勢是什么?答:公司汽車電子業務主要由控股子公司中原內配(上海)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開展,主要產品包括汽油尾氣閥門電控執行器、柴油機智能型電控執行器、汽油機可變截面電控執行器以及控制系統等,具有重量輕、體積小、集成度高、響應速度快、高可靠性等優勢。其產品具備自主知識產權,擁有與外資品牌同臺競技的實力,目前其主營產品已實現16個項目量產,并已全面進入蓋瑞特、博格華納、博馬科技、三菱重工、長城(蜂巢動力)、湖南天雁、寧波豐沃等11家國內外主流增壓器供應商體系,并已取得項目定點,后期將陸續進入量產階段。4、在當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下,面對原材料價格上漲、海運費上漲、匯率波動等多重壓力,公司如何應對風險,以確保生產經營穩健發展?答:公司產品應用領域廣闊、市場互補、潛力充足,整體業務呈現相互支撐、穩步發展的良好局面。同時,公司憑借長期積累的國際客戶信譽、世界級質量保障及快速交付能力、國際化市場格局、全球化產業布局,通過適時調整海內外市場結構、產品結構等,確保了穩定的客戶關系和市場份額。公司內部也在堅持推動降本增效、加大研發、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具體的,①公司制定合理的采購計劃,降低采購成本,在預期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適當進行戰略儲備;②公司積極利用貿易融資、遠期結匯等金融工具,規避匯率風險。同時加強出口產品定價管理,將出口產品的價格同匯率變動緊密聯系,建立價格調節機制,轉移匯率波動帶來的風險;③針對海運費上漲,公司積極與船運公司洽談合約價格、簽訂長期海運合同;同時,公司跟客戶在海運費方面友好協商,由客戶承擔部分海運費上漲成本,以降低海運費上漲帶來的成本上漲風險;④針對中美貿易摩擦,公司盡最大可能保持海外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份額,積極與客戶接洽、談判;在美國建立保稅區倉庫,逐步調整海外市場結構,降低對美國市場依賴等。5、請簡單介紹公司在氫能領域的布局。答:為加快實施公司在氫能及燃料電池系統零部件領域的戰略布局,公司先后與中科嘉鴻(佛山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及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天朤(江蘇)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學、宇通商用車有限公司等單位圍繞氫燃料電池系統及核心零部件領域建立了合作關系;通過與核心員工持股平臺共同投資設立氫能項目子公司,與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合資經營企業,全面推進公司“氫燃料電池系統零部件項目”,加速公司氫燃料電池系統核心零部件產業化進程,目前以上項目均在按計劃有序推進中。6、請問公司布局氫能相關產業有哪些優勢,以及目前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答:公司深耕汽車零部件行業60余載,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頂級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具備世界級制造能力、全球化研發體系、國際化管理體系、零PPM質量保障與交付體系以及專業化、多元化人才隊伍和領導團隊,與國內外各大知名主機客戶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系。截至目前公司在氫能方面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有:①2021年11月,公司出資1,250萬元參股“天朤(江蘇)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已開發出第一代膜加濕器產品,并已與國內20余家氫能主流企業建立業務聯系;②2022年7月,公司與核心員工持股平臺共同投資設立明達氫能源子公司,全力發展空壓機產業。項目一期工程投資預計6.80億元,預計2025年實現年產能5萬臺氫燃料電池空壓機,15萬套空氣軸承;2030年實現年產能30萬臺氫燃料電池空壓機,50萬套空氣軸承及其他核心零部件,其中樣品研發已基本完成;③2022年7月,公司與上海重塑共同投資設立合資經營企業焦作同聲氫能科技有限公司,全面發展氫燃料電池系統業務;④公司“氫能研發中心”已經成立,圍繞空壓機、空氣軸承、高速電機、雙極板、加濕器、空氣循環泵等產品,正在開展技術研發和工藝創新,目前已與玉柴、康明斯、濰柴、重塑等戰略合作伙伴開展了多次、深入的技術和商務交流。7、請問公司和宇通商用車之間的合作有哪些?未來是如何規劃的?答:公司與宇通商用車于2022年8月18日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雙方結合國家的產業政策,從市場需求出發,利用各自優勢,共同推動焦作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全面、快速推廣。合作內容包括①大力推動示范應用,包括但不限于:雙方圍繞示范城市燃料電池汽車的示范任務,在焦作市大力推動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②聯合推進技術研發,合作雙方建立聯合實驗室,針對整車、燃料電池系統和關鍵零部件等方面共同開展技術研究、產品開發、性能試驗等工作,共同申報國家及地方政府相關科技及產業扶持資助項目,同時也為氫能行業培養和輸送高端人才;③共同促進項目合作,雙方以統一的資源整合優勢,通過宇通商用車整車搭載公司燃料電池系統及關鍵零部件,共同運作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的各種項目。目前,雙方合作按計劃推進中。8、請介紹公司的戰略發展規劃。答:未來公司將在完善和延伸發動機核心零部件產業鏈條,保持行業龍頭地位的同時,堅持“新型燃料內燃機零部件”和“氫能源動力系統及零部件”雙線并行的發展路線,逐步完成①主導產業由石油能源燃料發動機用零部件向滿足非化石能源燃料發動機的材料、工藝、性能等技術升級,形成模塊化核心競爭力;②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向汽車電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高科技領域拓展;③加速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全力以赴在氫能燃料電池系統領域開拓和深耕,全面提升公司綜合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