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代表與投資者進行了交流,就投資者提問予以回復并形成以下調研紀要:
問題一:2022年零售氣的價格情況,并展望下2023年零售氣的價格情況?
答:2022年零售氣方面,氧氣、氮氣價格較平穩,氬氣價格下跌明顯;從近期情況看,氧氮氬等零售氣體的市場需求有所回暖,價格也有所回升。
問題二、請管理層展望一下公司的發展規劃?
答:公司將沿著戰略目標從三個方面提升公司價值:
1、保持空分技術核心優勢,做精做優設備,使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更加凸顯;2、加快氣體投資布局,做大氣體業務基本盤,同時拓展零售市場,加快特氣發展和布局;3、圍繞雙碳目標的新興領域業務布局,如氫能、冷能綜合利用、儲能、CCUS等領域。
問題三:公司瓶裝氣規模如何?
答:目前公司有瓶裝氣業務,但規模較小,公司希望做大瓶裝氣業務,去年杭氧特氣混改收購了萬達氣體,萬達氣體有每年60多萬瓶的氣瓶充裝能力。
問題四:公司預計2023年將投產的氣體業務規模是多少?
答:根據目前項目進度情況,預計今年徐州杭氧6.2萬、吉林杭氧4萬、衢州時代鋰電5萬等空分項目將陸續投產,制氧容量共計約41萬立方米/小時,最終以實際投產為準。
問題五:公司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氣體投資項目數量不多,是什么原因?展望一下23年新簽氣體項目規模有多少?
答:做大做強氣體業務是公司的目標,氣體項目從跟蹤到簽訂供氣合同是一個很長的過程,項目落地節奏跟下游需求、客戶主體項目進度等都密切相關,公司一直在積極爭取優質的氣體項目,擴大氣體業務基本盤。今年以來項目信息很多,公司對今年的氣體投資業務拓展充滿信心,但最終要看項目實際落地情況。
問題六:公司2022年年報看到境外業務增長較快,主要是什么業務?2023年預計情況如何?
答:公司2022年境外業務主要是設備出口業務。根據公司2022年設備訂單情況,有部分是出口到東南亞等地的訂單,這些訂單部分會在2023年執行。
問題七:公司在氣體業務拓展方面給予的激勵機制如何?
答:公司在氣體業務拓展方面的激勵和考核是比較市場化的,充分鼓勵團隊多拿項目。
問題八:2022年新簽訂的66多億空分設備訂單的交付周期如何?
答:公司空分設備訂單的執行周期在12-18個月,具體還要看客戶主體項目的進度對交貨周期的影響。
問題九:近期看到空分設備行業國內一些公司上市了,未來競爭格局會如何?
答:公司在空分設備行業的市場占有率一直是保持行業首位的,公司會致力于研發和核心部機的創新突破,保持核心優勢,增強核心競爭力,同時也要密切關注行業內的競爭者。
問題十:公司今年稀有氣體的產能規劃?
答:2022年公司2000立方米氙氣、20000立方米氪氣的精提取裝置已投產,預計在2024年底能夠達產。
問題十一:今年預計單晶硅市場會有較大增速,是否會對氣體業務需求形成影響?
答:光伏作為氬氣的主要應用下游,其市場規模提升應會對氬氣需求產生積極影響。
問題十二:公司管道氣業務下游客戶結構如何,主要是民營的還是國有企業?
答:目前來看,公司管道氣業務下游客戶中民營企業占比高。
問題十三:公司零售業務的發展思路?公司對業務人員的考核機制如何?
答:零售業務是充分市場化的業務,希望通過團隊建設、能力建設、渠道建設提升零售業務占比,拓展瓶裝氣、醫療氣等業務。公司通過末位淘汰等充分市場化的考核手段來引導,鼓勵業務人員拓展零售業務和提升終端比例。
問題十四:最新的年報顯示公司22年Q4虧損,請問具體的虧損原因?
答:公司2022年第四季度虧損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1、公司計提了資產和信用減值;2、2022年四季度由于稀有氣體價格大幅下滑而影響銷售,影響了收入和利潤的實現;3、公司員工薪酬等成本費用因年度結算導致季度之間不平衡,四季度成本費用較高。
問題十五:公司在氫業務的發展思路。
答:公司具備氫提純、液化、存儲等技術能力,擁有氫膨脹機、閥門等相關產品,已投運首座加氫站,未來會積極關注氫相關應用場景和市場拓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