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調研地點 | 調研形式 |
2023-03-23 | 多氟多 | 焦作市中站區焦克路多氟多科技大廈十一樓西會議大廳 | 特定對象調研,現場參觀,分析師會議 |
參與機構 |
興業證券,中投保信裕,廣州創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云能基金,上海曜川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海證券,廣發證券,喬戈里資本,前海億陽投資,西部證券,長財私募,韓國未來資產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山東省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交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伊諾爾集團,淡水泉,陜西科技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華能貴誠,電池網,華寶基金,華鑫證券,信達證券,國壽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江西江投資本,源來資本,財聯社,中信證券,華能投資,武漢山水私募基金有限公司,深圳市漢清達科技有限公司,江蘇瑞華,浙江安宏志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珠海橫琴納福,光大證券,長城證券,山東開源啟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東方財富證券,上海全路達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云能資本,河南投資集團,蘭馨亞洲,山西證券,浙商證券,申萬宏源,東方證券,上海普行資產,明睿資本,君和資本,嘉譽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黃河山西實業有限公司,浙江沃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湖南興湘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新華資產,中銀基金,杭銀理財,共青城勝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南航資本,陜西陜投資本管理有限公司,招銀國際,華能信托,證券時報,青島市北建設,浙江大學,華安證券,東北證券,中銀投資有限公司,財通證券,光合未來,海通證券,太平洋證券,民生證券,海雅金控,上海證券報,湖南輕鹽創投,財信證券,銀河證券,國金證券,青島贏隆基金,華西證券,山東國惠,國泰君安證券,上海五中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湖南迪策投資有限公司,福建晉江創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京能同鑫,國君資管,中原豫資集團,國君亞洲,華創證券,國海創新資本,天風證券,長江證券,景林資產,晶暉投資,景泉私募,梧桐樹資本,中銀國際證券,四川璞信產融投資,安信證券,北京宏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臺州創投,信達資產,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河南聯創華凱創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大河財立方,東吳證券,協眾投資,尚理投資,中金公司,首鋼基金,新余中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民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華福證券,宏源基金,華泰證券,開源證券 |
調研詳情 |
本次投資者交流會的主要內容: 本次交流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公司幾位領導的主題演講,使投資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及發展戰略;隨后進入互動交流環節,公司領導和各業務板塊負責人解答投資者提問,就投資者問題進行回答。 交流結束后,公司總經理李云峰、董事會秘書彭超及相關副總經理帶領各位投資者參觀公司六氟磷酸鋰與鈉離子電池生產線。 一、主題分享環節 2022年,公司韌性發展,逆勢增長,成功躋身百億企業行列。氟硅資源綜合利用的步子更加堅定,實現了基礎材料氫氟酸的技術突破和產能穩步提升;六氟磷酸鋰實現工藝迭代,產業化進程加快,新產品開發取得實質進展;電子化學品產品豐富度進一步提高,品質穩定;鋰離子電池細分市場競爭力穩步增強,鈉離子電池量產出貨。主題分享中,新能源總經理許飛介紹了公司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進度,詳述了公司在鈉電池領域的布局;總工程師閆春生介紹公司電解質鹽技術,隨著技術不斷更新迭代,六氟磷酸鋰萬噸投資額不斷降低,成本優勢進一步增強;副總經理薛旭金展示了公司一體化協同創新平臺,講解了公司如何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邏輯起點,運用新技術改造升級傳統產業,以技術的群體性突破支持新型產業集群的發展;總經理李云峰以“吃技術飯、賺辛苦錢”為題分享了公司各業務板塊經營戰略及“三步走”戰略規劃;董事長李世江闡述了公司堅持“新能源牽引新材料、新材料支撐新能源”的產業發展思路,聚焦新材料,擁抱新能源,以資本市場為翼,共同為我國新能源事業和智慧能源體系建設貢獻多氟多力量。 二、互動交流環節 1、近期六氟磷酸鋰價格有較大下滑,請展望一下今年六氟磷酸鋰價格走勢?公司如何應對當前形勢?六氟磷酸鋰作為公司的主要產品未來的盈利能力會在什么水平? 答:六氟磷酸鋰價格何時企穩,需要根據碳酸鋰價格來確定。目前來看今年預計還會繼續下探,直到相對較低的水平穩定波動。公司應對當前形勢主要采用了兩方面措施:短期來看,公司在原材料和六氟磷酸鋰的庫存管理上保持謹慎,碳酸鋰庫存一般維持3-5天左右,六氟磷酸鋰庫存一般維持7-10天;長期來看,公司通過產業化迭代,大幅降低固定資產投資,目前新增產能采用的第四代工藝技術可將萬噸固定投資額降至2億元以內,目標到第五代技術投資額進一步降至1億元。預計行業原材料價格趨于穩定后,公司在建設投入、折舊、人工、能耗等方面的成本優勢將會顯著突出。 2、2022年六氟磷酸鋰出貨量如何?預計今年規劃多少出貨量? 答:2022年公司六氟磷酸鋰出貨量為2.6萬噸左右,2023年規劃出貨量達到5萬噸,目標2025年六氟磷酸鋰市場占有率達到35%。 3、公司氟化鋰在六氟磷酸鋰上有技術和成本優勢嗎? 答:氟化鋰工藝對我們而言已經非常成熟,不論高純碳酸鋰還是回收的碳酸鋰,公司都可以將不同品質的碳酸鋰做成氟化鋰,經過純化后加上氫氟酸制成氟化鋰自給生產,這一成本優勢在這兩年碳酸鋰價格持續高漲時尤為明顯,未來公司考慮根據原材料行情進一步提高原材料自供比例,擴大成本優勢。 4、公司現階段鈉離子電池開發進度怎么樣?在已有的鈉電池成品基礎上還有哪些技術創新? 答:目前公司鈉離子電池進展順利,正極方面三種路線(層狀氧化物、聚陰離子、普魯士系列)都在同步研發中。目前已有成品的鈉離子電池采用自主研發生產的層狀氧化物和硬碳路線,現已率先完成冬標測試,并與國內一線儲能企業建立合作關系。預計今年下半年將推出聚陰離子路線的鈉電池,性能指標和安全性會全面提升,成本優勢預計在儲能市場有較強競爭力。層狀氧化物路線也在研發迭代中,以進一步提升能量密度。公司第一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在140-160Wh/kg,今年技術迭代后的第二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預計在160-180Wh/kg,未來第三代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度目標達到180-200Wh/kg。在負極材料方面,目前已與多所高校、研究院探索研發多種技術路線,軟碳和生物質兩條路線進展順利。 5、公司未來鈉電池正負極材料發展規劃如何? 答:公司規劃投產5,000噸/年正極產線,2,000噸/年負極產線。2024年規劃正極產能達到7,000噸/年,負極產能達到2,000噸/年。 6、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跌,是否會影響鈉離子電池產業化進度? 答:根據我們的測評,碳酸鋰價格即使下降到10萬元/噸,鈉離子電池仍有成本優勢。公司目標將鈉離子電池成本做到0.3元左右,成品將會對鉛酸電池有較大規模的替代效應,未來在兩輪車、三輪車等小車型上有非常良好的應用前景。公司鈉電池發展遵循從客戶端到電芯端,再到材料端三鏈合一的理念,通過實現鈉電池關鍵材料成分的替換,可做到生產成本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有信心在新的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 7、從產業化的角度看,新型鋰鹽對六氟磷酸鋰是否存在替代可能?公司在新型鋰鹽方面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哪方面? 答:由于成本較高、工藝復雜等因素,FSI的產業化進展相對較慢,業內仍以六氟磷酸鋰作為主流電解質,短期內不會產生替代效應。長期來看,任何產品都有周期,技術和產業化的迭代會帶來替代的可能,但是這種替代也一定是多氟多的自我革命所主導的。公司一直在做相關技術儲備,已規劃新建1萬噸/年產能,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逐步釋放產能。 公司技術底蘊深厚,工藝創新領先,現已將新一代合成結晶耦合、超聲波誘導、梯度降溫結晶、雙向流合成等最新技術應用在新型鋰鹽的產業化生產過程中,以保障公司在成本端有核心競爭力。 8、請介紹一下公司現階段電子化學品產業進展情況?未來如何計劃將電子化學品做成公司的第二價值曲線? 答:公司是首批布局半導體行業的電子化學品供應商,產品分為以電子級硅烷為代表的干電子化學品和以電子級氫氟酸為代表的濕電子化學品。子公司浙江中寧硅業有限公司現有電子級硅烷產能4,000噸/年,整體毛利水平較高,市場前景廣闊,規劃2025年干電子化學品產能達1萬噸;濕電子化學品以電子級氫氟酸、電子級多酸等產品為代表,現有電子級氫氟酸產能5萬噸/年,規劃公司2025年濕電子化學品產能達到30萬噸。近年來光伏、半導體、集成電路等產業的高速增長,將持續拉升對公司電子化學品的需求,公司前瞻布局了碳化硅、納米硅粉、四氟化硅等以硅為核心的產品,下一步計劃拓寬銷售市場,進一步提高市占率,打造新的價值增長點。 9、公司鋰離子電池2023年產銷計劃是什么?重要客戶有哪些? 答:現階段,公司已具備鋰電池產能7.5GWh和鈉電池產能1GWh,目標2023年新能源電池板塊銷售收入達到50-60億元。公司與各下游客戶均保持著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主要客戶有五菱、奇瑞、廣汽等。 10、近期鋰電產業出海動作頻繁,公司是否考慮六氟磷酸鋰海外建廠或技術合作的可能性? 答:全球化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與海外市場的接軌需要具備足夠的技術底氣和品牌實力,以應對全球化的競爭和挑戰。目前公司已經走在國際化的道路上,六氟磷酸鋰穩定出口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并與國外電池企業建立合作。未來將會有選擇的開拓海外產業合作,在保證自身技術安全的前提下,考慮開放技術授權,拓寬海外市場,進一步提高六氟磷酸鋰的全球市占率,不排除與海外電池廠商和整車廠商合作建廠的可能性。 |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