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
2022年以來,在疫情、供應短缺和匯率波動等多重外部因素干擾下,公司承受了較大的壓力。面對外部環境帶來的影響,公司充分發揮全球化產業布局優勢和良好的客戶關系,及時調整產能規劃,并與產業上下游保持緊密合作,保證了生產經營交付有序進行。在實現主營業務穩步發展的前提下,不斷優化拓展業務領域,在“四行并舉、六大板塊”的業務結構上持續優化升級,形成以家電智能控制器、電動工具智能控制器為業務基礎,以汽車電子智能控制器、儲能業務、智能家居智能控制器為發展動力的產業結構。公司通過現有客戶縱向做深做透,挖掘新客戶、新項目,拓寬產品品類,提升家電和電動工具市場份額;同時加大汽車電子和儲能業務的研發投入,并采取多種合作方式,擴大營收規模。
隨著國內疫情形勢受控、上游電子元器件市場供應逐步恢復、匯率波動趨于穩定,公司經營業績將得到進一步恢復。公司將持續不斷完善公司內部管理、提升組織能力、加強上下游協同、加快市場拓展、持續提升業務滲透率,幫助公司度過階段性的困難,為公司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二、問答環節
1、目前從整個家電行業來看,市場的需求不是很好,公司在家電這塊的業務會不會受影響?
答:您好,目前根據客戶的訂單需求來看,公司的家電業務并未受到影響,相對比較樂觀。首先,從市場來看,雖然終端消費在2022年略顯低迷,但是公司的終端客戶主要是世界500強企業,在終端市場的份額占比較高且相對穩定,因此公司訂單需求并未受到終端消費的影響;其次,隨著全球疫情政策的放開,各行各業都逐步恢復到正常的生產經營中,家電終端消費需求也在逐步回暖中;隨著智能化產品的推陳出新,對控制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階段性的市場回落不會影響公司家電業務整體發展。謝謝!
2、未來拓展家電業務客戶更傾向于國內還是國外?
答:您好,公司家電控制器業務分為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目前公司家電控制器板塊國外客戶占比略高于國內客戶。從客戶拓展方面,公司海外和國內都會加大推動力度,在深挖海外大客戶內部份額的同時,不斷推進國內客戶的開拓。謝謝!3、公司的市場份額如何拓展?
答:您好,公司在智能控制器行業發展二十多年,堅持高端市場、高端客戶、高端產品的經營方針,從組織、運營、戰略層級深入構建客戶服務響應機制,針對客戶的需求動態及策略提供服務,公司通過提升在客戶內部的份額、拓展新客戶、開發新產品品類等各種方式拓展市場份額。謝謝!
4、汽車電子主要客戶有哪些?涉及哪些產品品類?目前收入端主要客戶占比情況如何?未來有什么規劃?
答:您好,公司汽車電子控制器業務板塊主要客戶包括海外Tier1客戶,如博格華納、尼得科等,涉及到的終端品牌有奔馳、奧迪、寶馬、大眾、沃爾沃等;以及國內整車廠,包括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以及傳統整車廠的新能源部門等。
汽車電子控制器業務板塊目前涉及的產品品類相對豐富,整體上主要以車身控制及域控制為主,包括點火線圈、冷卻液加熱器、熱管理系統、座椅控制、車窗及車門域控制,中央域控制等品類,未來也會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擴充產品品類。
從收入端來看,目前海外客戶占比略大一些,后續隨著國內客戶批量交付的提升,國內占比會逐步提升。
汽車電子板塊,公司主要聚焦在增量市場和新技術的研發應用,未來公司會不斷加大研發力度,積極開拓新客戶,挖掘新項目,快速提升汽車電子交付能力,進一步提升汽車電子在收入中的占比。謝謝!5、公司儲能業務的主要客戶和產品有哪些?技術壁壘比傳統家電更高嗎?
答:您好,公司儲能業務目前對接的客戶主要是海外客戶,產品主要分為戶外大型儲能設備的控制系統,以及戶儲上的BMS和PCS。從技術壁壘上來看,比傳統家電會更高一些,儲能對于產品的穩定性、安全性、精密度要求都更高,但是底層邏輯不變,且公司基于前期在汽車領域的電池管理的技術積累,以及在電動工具領域對于電流轉換的技術積累,公司在儲能業務板塊的技術層面不存在問題。未來,公司也會加大研發投入,持續迭代新技術,進一步提高技術水準。謝謝!
6、公司電動工具業務未來的增長點?
答:您好,電動工具在海外是一個發展時間較長且很成熟的行業,每年增長比較穩定。隨著國內家庭對于電動工具的普及,整體市場空間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公司電動工具控制器業務一直在積極拓展客戶,雖然目前新客戶量比不大,后續隨著訂單的批量交付和新訂單的獲取,收入占比會逐步提高。公司方面會通過縱向拓展新客戶、新項目,橫向拓展產品品類等方式助力企業經營發展。謝謝!
7、公司汽車電子及儲能業務的毛利率會比傳統業務高嗎?
答:您好,汽車電子業務與儲能業務的毛利率從整體上來看相較于家電業務而言會稍高一些。由于汽車電子及儲能業務都還在前期發展過程中,研發投入及固定資產投入相對較高,短期內毛利率會略受影響,但長期來看,毛利率水平會比較穩定。謝謝!8、公司認為控制器領域競爭格局如何?
答:您好,控制器領域細分行業比較多,整體市場比較分散,其中也分純代工的企業,以及像我們這樣具有研發、運營、銷售、生產能力的企業,隨著終端客戶越來越趨向于走品牌化、市場化路線,具有研發能力及配套生產服務能力的企業發展空間也會越來越大。從目前控制器領域比較熟知的企業來看,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市場定位,客戶結構、產品結構、細分行業都存在一定差異。從長期來看,控制器市場一定是逐步向頭部企業集中。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