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由杜總介紹公司2021年主要經營情況與22年的計劃杜:2021年,公司積極應對宏觀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和新冠疫情影響,實現營業總收入29.1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49%,其中:無人機業務營業收入14.53億元,新材料營業收入14.6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93%。凈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無人機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即無人機出口業務(高于國內業務)受疫情影響有所下降。公司在戰略與經營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1、加強戰略引領(1)確立“建成世界一流特種飛行器產業公司”“打造無人機產業鏈鏈長”“中國高性能特種薄膜的產業領導者”的戰略目標;(2)制定綜合規劃、無人機和新材料專項規劃,引領產業發展;(3)部署全年研發及經營計劃、明確經營指標和風險管控目標,推進全面預算管理,落實經營責任機制。2、市場開拓(1)國外市場,簽約額有所下降,采取多種措施積極應對,與多個國外用戶達成續訂、增訂意向;(2)國內軍用市場,圓滿完成各項履約交付任務,實現批量續訂,型號簽約額創歷史新高;(3)民用市場,完成應急測繪、航空物探等項目履約,馳援多地突發災害,獲得國內首個中大型無人機適航資質;(4)無人機服務能力再創新高,全年各型無人機累計任務飛行近2000架次,總航時近10000小時,最高周出勤率近300小時;(5)新材料市場實現滿產滿銷,整體盈利水平較去年有明顯提高。3、技術創新(1)多個重要型號研發取得階段性進展,涉及CH-4增強型、CH-6、CH-7、CH-10、低成本機載武器、智能集群等;(2)多項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包括復合材料機身機翼結構整體優化設計、任務級指揮與控制軟件開發、CH-4重磁綜合測量等;(3)持續推進精益制造,提升產品品質,推進實現快速批產能力。(4)新材料業務實現多型產品研發試制,良品率穩定保持在行業較高水準;光學膜開發多款高附加值產品并成功實現量產,實現產業鏈關鍵環節國產替代。4、能力建設圓滿完成北京測試實驗室、天津基地二期工程、東旭成光學膜擴產、椒江南洋大廈等項目年度建設任務。臺州生產基地產能利用率穩步提升,無人機總裝脈動生產線及機載武器總裝流水化生產線能力提升論證工作有序開展,生產效率實現逐步優化;完成北京廠區電裝能力、戰術導彈生產單元建設及生產車間改造、動力實驗室二期、MRO二期建設、飛控仿真實驗室二期建設,為后續高端無人機提供優質培育場所。5、資本運作(1)完成非公開發行,落實募集資金9.11億元,投向高端無人機研發;(2)完成電容膜業務整體處置,優化資產質量,回籠資金發展核心業務;6、基礎管理能力(1)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對無人機業務分軍用、外貿、民用進行整合并調整公司組織機構;(2)實施型號質量管控能力提升工程;7、人力資本(1)全面推行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制度,公司中、高層與公司簽訂明確、細化的考核協議并嚴格執行;(2)落實股權激勵和企業年金方案。2022年主要經營管理工作繼續錨定“建成世界一流特種飛行器產業公司”“打造無人機產業鏈鏈長”的戰略目標,不斷推動改革創新,繼續筑牢核心競爭力。1、大力推進市場開拓,持續提升品牌效應市場開拓繼續堅持“國際國內并重、軍用民用協同”的發展模式,既要鞏固已有市場、爭取后續訂單,又要力爭拓展新市場;加強營銷理念和手段,分領域做好市場策劃,充分利用積累的大量飛行數據和國外實戰使用經驗,打造市場推介亮點,樹立“彩虹”品牌優勢。深耕新材料業務市場,積極布局產品,夯實銷售基礎,持續優化新材料產品架構,開發新的市場應用,確保公司經濟穩定增長。2、高水平完成競標,扎實做好項目履約公司將在確保現有項目順利履約方面下功夫,自上而下統籌部署、合理規劃,實現各履約交付項目高質量完成。及時跟進重點競標項目,確保高水平完成競標任務,做到多點布局,力爭全面開花。3、加大研發資源投入,提高科研創新水平2022年,大力推進新型號研發及科研創新能力提升,加大研發投入經費;加快推動高透低霧聚酯膜等多項新產品研發進度,做好重點領域技術改進,著力于高附加值產品技術攻關。4、2022年,公司將進一步加強與投資者的互動與溝通,讓更多的潛在投資人與支持航天彩虹的有識之士了解航天彩虹,實現共同成長與發展。以下為問答環節:1、公司去年因產品結構調整,業績小幅下滑,通過已披露的2021年度財務數據,在建工程有所上升,短期是否可投產?是否會影響今年業績增速?結合主營業務變化,展望公司2022年業績?答:在建工程有所上升主要系新材料子公司反射膜生產線項目和行政樓尚未正式竣工驗收所致。無人機業務產能飽滿,不會因在建工程受影響;新材料業務年產5000萬平方米反射膜項目,主要生產線設備部分已試產成功,預計全部產線今年中期基本可成功投產。公司將在2022年繼續加大研發資源投入,提升運營管理水平,推進履約保障工作,加強市場開拓力度,健全多元保障體系,總體來看,我們對公司2022年業績較樂觀。2、無人機業務國內、外占比?展望2022國內外市場態勢答:2021年度無人機國內外業務占比如下,國外業務大概占30-35%,其余為國內業務,民用業務在國內業務中占比不到10%。2022年展望:國外業務,通過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向多個用戶國進行產品推介,多個國外用戶達成續訂、增訂意向,對國外市場可恢復到疫前水平充滿信心;國內業務,自十三五末取得突破以來,項目履約和續簽進展順利,客戶認可度較高,后續市場空間較大,伴隨著國內十四五軍工行業大背景,國內市場2022年或有更大期待。3、年報披露無人機技術服務多領域應用,今年各領域增幅情況及亮點?答:公司基于彩虹無人機平臺,自主開發民用技術,已在地質、海洋、公安、環保、氣象、通信、測繪、應急燈行業完成示范應用。無人機森林防火應用,已于2017年在大興安嶺部署,其后應用于國內其他地區,客戶反饋較好;航空物探應用,主要用于國內、外探礦,具有較好潛力;應急測繪、應急救援應用,CH-4表現較好,多次參與應急救援;航空物探、應急測繪等領域已進入產業化階段并占據領先地位,相信民用各領域應用今年會有所突破、多點開花、再創佳績!4、公司前幾大客戶中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內部成員是集團內部軍貿公司嗎?答:一部分,有軍貿公司。5、年報中按地區分項,國外產品都是無人機嗎?答:百分之八九十。6、2021年公司產品結構變化,毛利率下滑,2022年毛利率展望答:2022年,隨著國外業務回歸正常水平、交付數量增加,毛利率將有所提升;如無重大供應鏈價格上漲,國內無人機業務毛利率應該不會再下行;此外,無人機與機載武器兩大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也會影響毛利率水平;綜上所述,2022年毛利率估計有希望好于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