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司的基本情況公司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9年上市,總部位于浙江省臺州市,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浙江
江蘇
山東
福建
廣東
重慶
內蒙古。公司主營業務以含氟精細化學品為核心,主要產品按照終端應用領域分為三類,包括醫藥類
農藥類
鋰電及其他材料類。其中醫藥
農藥板塊在縱向上構建了從中間體到原料藥和制劑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鋰電及其他材料類產品主要有鋰電池材料(六氟磷酸鋰
雙氟磺酰亞胺鋰
VC
FEC等)
含氟液晶中間體等。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73億元,同比增長32.25%;公司整體毛利率34.56%,同比增加6.61個百分點;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5億元,同比增長65.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11億元,同比增長200.79%。二
公司鋰電材料板塊經營情況和未來發展1
鋰電材料板塊今年的經營情況:六氟磷酸鋰產品生產情況和VC的產能釋放情況按計劃正常推進。其中:目前六氟磷酸鋰產能約2000噸/年;新增的6000噸/年的產能建設順利,計劃于12月底投產,屆時六氟磷酸鋰產能合計將達到8000噸/年。VC產品今年8月份投產了5000噸/年的產能,正在建設的2.5萬噸/年的產能預計按原計劃于2022年年底前投產。2
鋰電池板塊未來3年產能情況:根據公司已披露的項目建設公告,未來3年內鋰電池材料主要產品將形成如下產能規模:(1)六氟磷酸鋰:固態8000噸/年,液態67000噸/年。(2)雙氟磺酰亞胺鋰:固態500噸/年,液態67000噸/年。(3)VC:30000噸/年。(4)FEC:8000噸/年。未來產品戰略:公司將根據下游客戶的需求,加大鋰電池電解質
添加劑等產品的研發和布局,形成相對完善的電解液產品矩陣,并在產品矩陣上實現閉環,以良性的產品戰略構建垂直一體化的綜合性生產平臺。三
就部分問題進行了交流1
公司對鋰電材料業務板塊業務有何長期規劃?鋰電產品從長期看必然要經歷迭代創新,公司將與龍頭企業深度合作
攜手發展,不斷研發創新,占據有利的戰略地位,形成三大護城河:供應鏈護城河
創新護城河
高端客戶護城河。2
公司未來各個業務板塊的發展重點如何?公司主要產品按照終端應用領域分為醫藥類
農藥類
鋰電及其他材料類,未來幾年公司將重點發展醫藥和鋰電材料類業務,并繼續經營其他板塊業務。醫藥板塊方面,公司將立足于垂直一體化產業鏈平臺,繼續依托特色含氟中間體和手性酶催化技術等核心技術,在心血管
糖尿病
抗病毒
消化系統等領域深度發展;鋰電及其他材料板塊,公司將根據下游客戶的需求,加大鋰電池電解質
添加劑等產品的研發和布局,橫向構建涵蓋多種電解液材料產品的完整矩陣,樹立更高的行業地位。3
公司在鋰電材料板塊業務有什么競爭優勢?公司目前已經形成多方面的競爭優勢:產品質量可以滿足甚至超過下游龍頭企業的需求;具有成熟的經營團隊,具有化學和無機化學合成
提純的豐富經驗,具備快速擴產的能力;具有相對多樣化的產品矩陣,能夠為下游提供多產品的服務;具有自主研發的生產技術和知識產權;具有持續迭代和持續研發創新的能力,儲備了較多產品和技術;具有上下游產品整合,融會貫通,形成垂直一體化的能力等等。4
子公司內蒙古永太目前鋰電材料相關項目進展如何?公司鋰電材料相關項目實施基地主要包括內蒙古永太和永太高新,其中內蒙古永太建設項目以有機化學品為主,主要承擔添加劑產品的生產。目前內蒙古永太已于今年8月份投產5000噸/年的VC產能和3000噸/年的FEC產能,正在建設的2.5萬噸/年的VC產能和5000噸/年的FEC產能預計按原計劃于2022年年底前投產。5
公司目前鋰電材料類相關產品是否以散單銷售為主?公司目前鋰電材料類產品銷售結構由長單和散單組合構成。長單方面,由于今年以來鋰電材料類產品價格漲幅較高,出于降低該類產品價格波動風險的考慮,公司已與寧德時代簽訂了物料采購協議,約定未來5年六氟磷酸鋰
雙氟磺酰亞胺鋰(LIFSI)
碳酸亞乙烯酯(VC)的供貨情況。散單方面,目前鋰電材料類產品市場供需狀況緊張,為滿足下游生產需要,公司將會有選擇性地支持部分優質客戶群的采購需求,持續為客戶提供良好的服務。下游客戶的訂單以均衡分配為主。6.公司目前產品銷售是以國內銷售為主還是以出口為主?公司2021年半年度報告披露顯示,公司國內銷售和出口銷售的占比分別約為48.38%和51.62%,接近5:5的結構,內銷和外銷收入分別同比增長50.05%和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