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公司的基本情況公司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9年上市,總部位于浙江省臺州市,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浙江
江蘇
山東
福建
廣東
重慶
內蒙古。公司主營業務以含氟精細化學品為核心,主要產品按照終端應用領域分為三類,包括醫藥類
農藥類
鋰電及其他材料類。其中醫藥
農藥板塊在縱向上構建了從中間體到原料藥和制劑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鋰電及其他材料類產品主要有鋰電池材料(六氟磷酸鋰
雙氟磺酰亞胺鋰
VC
FEC等)
含氟液晶中間體等。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73億元,同比增長32.25%;公司整體毛利率34.56%,同比增加6.61個百分點;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5億元,同比增長65.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11億元,同比增長200.79%。二
公司鋰電材料板塊經營情況和未來發展1
鋰電材料板塊今年的經營情況:六氟磷酸鋰產品生產情況和VC的產能釋放情況按計劃正常推進。其中:目前六氟磷酸鋰產能約2000噸/年;新增的6000噸/年的產能建設順利,計劃于12月底投產,屆時六氟磷酸鋰產能合計將達到8000噸/年。VC產品今年8月份投產了5000噸/年的產能,正在建設的2.5萬噸/年的產能預計按原計劃于2022年年底前投產。2
鋰電池板塊未來3年產能情況:根據公司已披露的項目建設公告,未來3年內鋰電池材料主要產品將形成如下產能規模:(1)六氟磷酸鋰:固態8000噸/年,液態67000噸/年。(2)雙氟磺酰亞胺鋰:固態500噸/年,液態67000噸/年。(3)VC:30000噸/年。(4)FEC:8000噸/年。未來產品戰略:公司將根據下游客戶的需求,加大鋰電池電解質
溶劑
添加劑等產品的研發和布局,形成相對完善的電解液產品矩陣,并在產品矩陣上實現閉環,以良性的產品戰略構建垂直一體化的綜合性生產平臺。三
就部分問題進行了交流1
公司放棄控股子公司永太高新股權轉讓的優先購買權是出于何種考量?公司放棄此次股權轉讓優先受讓權,是基于對公司長期發展戰略和經營規劃的整體考慮。公司希望以子公司永太高新作為合作的基點,與下游龍頭企業展開更全面和深入的合作,因此公司放棄優先購買權,為子公司引入行業領先的戰略投資人。2
目前永太高新關于鋰電材料的各個項目進展如何?永太高新作為公司鋰電材料板塊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主要承擔鋰鹽產品的生產,包括六氟磷酸鋰和雙氟磺酰亞胺鋰等重要鋰鹽。公司目前已投產2000噸固態六氟磷酸鋰,500噸固態雙氟磺酰亞胺鋰,預計于今年年底新增投產6000噸固態六氟。公司日前公告的6.7萬噸液態六氟以及6.7萬噸液態雙氟項目處于前期準備工作中,將按計劃有序建設。3
目前鋰電材料供需關系緊張,價格處于歷史較高位,公司近段時間加緊擴張該類產品項目,是否充分考量未來價格下跌的風險,對此公司是否有相關防范措施?首先,公司對鋰電材料類項目的擴產規劃是在綜合考量下游客戶市場需求
行業發展增速等多方面因素,并通過多方數據驗證后做出的審慎決定。產品現有供需緊張的狀況不會導致公司盲目做出決策。其次,公司目前已投產部分鋰電材料項目,具備相對成熟的生產工藝,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并建立了較為健全的質量管理體系。因此,公司鋰電材料的擴產項目建設周期較快,同時能夠充分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最后,由于產品價格受供需關系影響,未來存在價格下跌風險。因此,公司基于審慎原則,在對項目進行可行性分析時,充分考慮了未來市場價格變動的影響,以較為保守的預測價格進行項目測算。同時,公司與部分下游主要客戶簽訂長單協議,以對抗產品下跌風險。4
公司對鋰電材料板塊未來的發展規劃如何?公司目前對自身的定位和發展目標是打造成為一個具有相對完善的電解液材料產品矩陣的公司。縱向搭建上中下游材料垂直一體化平臺,完善上游供應鏈體系,與下游形成戰略合作關系。5
公司目前有500噸固態雙氟磺酰亞胺鋰產能,公司是基于什么考慮大幅擴產6.7萬噸液態雙氟?公司前期雙氟產能較小主要在于對雙氟生產技術上如降低成本
副產物循環回收等方面進行反復研究。目前技術已經達到我們設定的目標,因此加大了擴產力度。6.公司擴產的液態六氟磷酸鋰和液態雙氟磺酰亞胺鋰,與前期公司生產的固態六氟和雙氟有何不同?相對固態鋰鹽,液態鋰鹽的生產過程主要省去了部分結晶
干燥等步驟,加入了溶劑后以液態形式銷售,工藝有所不同,因此在投資成本
生產成本等方面相對有所降低,但運輸成本相對有所提高,兩者各有所長。7
部分鋰電材料產品原材料價格上漲,公司相關產品成本會隨之上升嗎?公司如何應對該類問題?公司對部分原材料會提前做足戰略庫存準備,有效控制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公司產品成本造成的上漲風險。同時,公司將通過與產業鏈上游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
對產品工藝進行升級或改造以及在不改變反應路線的情況下,加大力度進行連續化生產改造
副產物回收利用等方式降低公司產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