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的基本情況公司成立于1999年,并于2009年上市,總部位于浙江省臺州市,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浙江、江蘇、山東、福建、廣東、重慶、內蒙古。公司主營業務以含氟精細化學品為核心,主要產品按照終端應用領域分為三類,包括醫藥類、農藥類、鋰電及其他材料類。其中醫藥、農藥板塊在縱向上構建了從中間體到原料藥和制劑的垂直一體化產業鏈,鋰電及其他材料類產品主要有鋰電池材料(六氟磷酸鋰、雙氟磺酰亞胺鋰、VC、FEC等)、含氟液晶中間體等。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73億元,同比增長32.25%;公司整體毛利率34.56%,同比增加6.61個百分點;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5億元,同比增長65.25%;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4.11億元,同比增長200.79%。二、公司鋰電材料板塊經營情況和未來發展1、鋰電材料板塊今年的經營情況:六氟磷酸鋰產品生產情況和VC的產能釋放情況按計劃正常推進。其中:目前六氟磷酸鋰產能約2000噸/年,每月實際生產量超過200噸,目前供應緊張,將爭取提高產出;新增的6000噸/年的產能建設順利,計劃于11月底至12月投產,屆時六氟磷酸鋰產能合計將達到8000噸/年。VC產品自8月份投產以來,產能爬坡情況良好,目前實際生產量約每天10噸-15噸,爭取盡快穩定達到5000噸/年的設計產能,努力提高產量。正在建設的2.5萬噸/年的產能,其中5000噸/年的產能計劃在2022年一季度先投產。2、鋰電池板塊未來3年產能情況:根據公司已披露的項目建設公告,未來3年內鋰電池材料主要產品將形成如下產能規模:(1)六氟磷酸鋰:固態8000噸/年,液態67000噸/年。(2)雙氟磺酰亞胺鋰:固態500噸/年,液態67000噸/年。(3)VC:30000噸/年。(4)FEC:8000噸/年。未來產品戰略:公司將根據下游客戶的需求,加大鋰電池電解質、溶劑、添加劑等產品的研發和布局,形成相對完善的電解液產品矩陣,并在產品矩陣上實現閉環,以良性的產品戰略構建垂直一體化的綜合性生產平臺。三、就部分問題進行了交流1、面對近階段鋰電池材料上游原料的價格上漲,公司是如何應對的?公司主要通過三個方面進行應對:(1)與產業鏈上游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降低原料采購成本;(2)對產品工藝進行升級或改造,比如2萬噸固態的六氟磷酸鋰改成現在的液態6.7萬噸,降低生產成本;(3)在不改變反應路線的情況下,加大力度進行連續化生產改造、副產物回收利用等。2、公司對六氟磷酸鋰后續價格走勢有何看法?受下游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國家利好政策的強勁推動,六氟磷酸鋰的需求強勁,價格走勢較好。隨著產業擴產節奏的加快,其價格會有一定的下跌風險。但短期看來,其供需狀況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3、公司各個業務板塊對業績的影響程度如何?公司2021年上半年醫藥類、農藥類、鋰電及其他材料類以及貿易類的占比分別為32.43%、18.72%、18.46%、30.01%。其中醫藥類占比仍保持第一,但鋰電類增速最快。從毛利貢獻來看,醫藥類、農藥類、鋰電及其他材料類和貿易類的占比分別為39.17%、29.03%、58.81%、8.42%,其中鋰電及其他材料類利潤貢獻增長最多,主要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行業的快速發展。4、公司的液態六氟磷酸鋰和液態雙氟磺酰亞胺鋰在技術工藝和成本結構等方面與前期生產的固態有何區別?相對固態鋰鹽,液態鋰鹽的生產過程主要省去了部分結晶、干燥等步驟,加入了溶劑后以液態形式銷售,工藝有所不同,因此在投資成本、生產成本等方面相對有所降低,但運輸成本相對有所提高,兩者各有所長。5、公司VC擴產速度較快,是如何做到的?一方面,公司多年來與下游跨國企業的合作形成了較強的市場應對能力,并積累了豐富的設備嫁接融通經驗;另一方面,VC產品的主要反應工藝、生產步驟,與公司多年從事精細化工的生產過程有較高契合度。6、請問公司生產的VC行業壁壘高嗎?VC目前價格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么?VC溶劑的生產工藝技術及其三廢、環保方面的要求較高。目前VC價格較高主要受行業供需狀況影響,由于下游電解液需求增長,供給端產能不足,導致目前VC整體供不應求。7、公司目前雙氟磺酰亞胺鋰的產能較小,本次新建67000噸雙氟溶液項目,擴產力度較大,公司是出于何種考量?公司前期雙氟產能較小主要在于對雙氟生產技術上如降低成本、副產物循環回收等方面進行反復研究。目前技術已經達到我們設定的目標,因此加大了擴產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