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公司基本情況:泰和新材是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公司,是中國高性能纖維的開拓者和領導者,有五大主導產品,分別是紐士達?氨綸(居全球第五位)、泰美達?間位芳綸(居全球第二位)、泰普龍?對位芳綸(居全球第四位)、民士達?芳綸紙(居全球第二位)和萊特美?發光纖維(全球第一位),其中前四個產品均為國內首家,第五個產品是全球首創。公司是國內高性能纖維的先行者和引領者,我們有領先的創新平臺,設有行業唯一的國家芳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國民經濟和國家戰略的服務者和支持者,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戰略提供關鍵性、基礎性的支撐和保障。介紹公司主營業務:一是氨綸,它是一種聚氨酯彈性纖維,它的產品特性主要是高彈性、高回彈、適應性、舒適性,廣泛應用于時尚靚裝、生活裝飾、泳裝內衣、針織襪品、醫用衛材等領域;二是間位芳綸,它是一種耐高溫芳香族聚酰胺纖維,俗稱“1313”,它的產品特性是耐熱性、阻燃性、抗腐蝕,廣泛應用于個體防護(部隊、消防、工裝等)、環境保護等領域;三是對位芳綸,它是一種高強高模芳香族聚酰胺纖維,俗稱“1414”,它的產品特性是高強度、高模量、耐熱性,廣泛應用于信息通訊、防彈防護、橡膠增強、復合材料等領域;四是芳綸紙,它是全球公認的最佳C級絕緣材料,它的產品特性是耐高溫、高強度、絕緣性,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電氣絕緣、新能源等領域;五是智能纖維,它是一種將發光技術與纖維制備技術結合的全新電子纖維產品,智能可控發光,它的產品特性是強度高、直徑細、防水性、耐磨性,廣泛應用于汽車內飾、智能服裝、消費電子、高端玩具等領域。介紹公司歷史表現:上市以來,公司收入、利潤總體呈上升趨勢,近兩年再上新的臺階;芳綸業務的收入占比總體呈上升趨勢,今年上半年首次超過50%;2017年以來,多數年份芳綸業務的利潤占比均超過氨綸,僅2021年除外(氨綸迎來十年難遇的景氣周期);芳綸業務的銷量、收入、利潤總體呈上升趨勢,2021年銷量首次突破1萬噸,收入突破15億元,2022年增長的趨勢仍然比較明顯。介紹公司未來規劃:堅持“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存量業務提升、增量業務拓展、產業鏈條延伸三個方面,實施規模、營收、利潤“三輪倍增計劃”。體制機制優化方面,完善公司治理體制機制、健全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強化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激發科技創新動力,最終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創新能力建設方面,全國“1+1+N”創新布局,即1個煙臺總部,1個寧夏研發中心,N個聯合實驗室,打造“創新中心+創業中心”雙輪驅動新局面;存量業務提升方面,做強、做大以氨綸、芳綸為主導的化學纖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成為全球芳綸行業領導者、國際高性能纖維產業龍頭企業;增量業務拓展:以新材料領域“卡脖子”產品為重點,圍繞智能穿戴、綠色制造、生物基材料、信息通訊、新能源汽車、綠色化工等領域開拓新業務,成為全球新材料行業的趨勢引領者。助力公司高質量發展,啟動再融資計劃,擬通過非公開發行方式融資29.87億元,用于間位芳綸及對位芳綸建設。公司的發展愿景是建設行業領先、股東滿意、員工自豪、社會尊敬的領軍企業。投資者:寧夏芳綸項目的進展情況?答:寧夏那面的投資,萬噸的投資密度大約是10億元,比煙臺這邊的投資密度要低一半以上。新項目的投資公司都有一定要求,大體的要求是投資密度要減半。一方面公司芳綸技術已經實現幾代的更新迭代,不是最初的初創技術;另一方面是工程項目設計等各方面的優化,具體投資情況,我們已經公告了。關于項目進展情況,目前土建工程已經封頂,下個月會具備安裝條件,我們初步打算明年中期要實現部分投產。投資者:對位和間位未來成本下降空間是不是很大?答:固定成本應該會降,但是不確定因素也有,包括原材料、資源成本等,但是總體來說投資成本下降,對我們的競爭力提升是有幫助的。投資者:如果新的項目出來,將來軍工那邊還是煙臺的產品嗎?答:寧夏新的產品是可以做到全覆蓋的。投資者:2023年對位產能會達到1.6萬噸是嗎?答:因為有中期投產的,2023年全年達不到,但是到年底某個時點是可以達到的。投資者:上半年的產銷量有多少?答:上半年氨綸不到兩萬噸,芳綸接近七千噸。投資者:新業務這塊,芳綸隔膜用的是對位芳綸還是間位芳綸?答:間位和對位這兩款產品我們都有,主要是根據客戶目前的需求來定。相對來說,間位芳綸做的涂覆,成本比對位芳綸低一些,性能上也會有些差異,我們會根據不同的市場及客戶,來提供不一樣的產品。投資者:目前跟市場上的PE隔膜比,我們的成本相差多少?答:目前市場上的PE隔膜成本大約在一塊二到一塊五左右,如果做完陶瓷涂覆的話,大約在兩塊錢左右;我們是在PE隔膜上涂覆芳綸,涂完后成本大約增加六毛。我們未來要取代的目標產品更多是陶瓷涂覆產品。投資者:后面產能如果釋放出來,對市場的推動作用如何?答:官方機構給出的數據是,2025年隔膜需求會達到462億平米。我們根據這個數據來預估,涂覆按照70%的滲透率來計算,2025年涂覆整體的需求量會達到300億平。若芳綸涂覆隔膜能取代十分之一的市場,那將會給芳綸帶來萬噸級的增量;若能取代三分之一,就能帶來三萬到四萬噸的增量。所以我們認為,芳綸涂覆隔膜對芳綸整體市場的推動作用還是比較大的。投資者:海藻纖維是否也會帶動芳綸這邊的市場?答:不是,海藻纖維是一種生物基纖維,主要從海中的海藻中提取出來物質做成纖維。未來在市場上是跟芳綸攜手并進的。投資者:海藻纖維跟市場上的其他可降解纖維成本比較起來如何?答:海藻纖維的性能是非常好的,現階段市場規模受限的原因是成本比較高。海藻纖維市面上售價大約在二十到二十五萬一噸,它在日韓及歐美市場的接受程度高一些。我們將其劃分為新業務,主要是因為能解決一些“痛點”,比如能耗、污染等,從而降低產品成本,這也是這個項目的優勢。投資者:這個產業是在煙臺還是寧夏?答:目前計劃是在煙臺。投資者:規模能達到多少?答:首期準備是五千噸左右。投資者:綠色染整是不是可以替代染料?答:擬建設的四萬噸是一個示范工廠,綠色染整用的是普通的染料,并不取代染料。它的核心是對棉花纖維、粘性纖維等進行了改性處理,染色過程中只使用染料和水,從而降低污染和能耗。投資者:現在芳綸紙的業務如何?答:芳綸紙現在還是不錯的。一個是作為蜂窩復合材料的原料,再有是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芳綸紙作為絕緣系統的主要原材料。投資者:芳綸紙上半年有多少的產銷量?答:有六百噸左右。現在是有在建,建成后能達到3000噸的產能。投資者:對位芳綸這塊,有一個應用是復合材料,具體是指什么,有哪些應用領域?答:民用方面的話,一方面是電子消費品的保護,比如手機/電腦的殼體、行李箱等;再有涉及一些運動器材,比如羽毛球拍、乒乓球拍、滑板等,很多芳綸的應用是跟碳纖維相結合的;還有圍繞新能源、儲氫氣瓶這方面,我們做過驗證,在氣瓶外面纏繞一圈芳綸,可以更好的提升氣瓶的抗沖擊性能。還有軍工方面有一些復合件是會用到對位芳綸的。投資者:在橡膠增強這個領域,我們目前的應用有哪些?這塊也屬于增量業務是吧?答:是的,橡膠領域是芳綸應用比較重要的一個領域。目前國內主要是汽車膠管這些管路系統,包括輸送帶的一些產品,像一些遠距離的大型輸送帶;還有輪胎的簾子布,這方面在國內還是處于初期階段,對位芳綸在國際市場上輪胎的應用就接近六七千噸。我們常規的產品可以涵蓋到現有的應用方面,另外針對橡膠具體應用,公司有專門課題,提前做預處理之后可以與膠體更好結合,相信新的產品在汽車輪胎和輸送帶方面都能得到非常好的應用。另外我們和國內企業進行了合作,來增強國內輪胎板塊的應用。投資者:9000噸間位芳綸的項目,計劃今年投產多少?答:目前產能是1.1萬噸,計劃今年提高到1.6-1.7萬噸。其實我們目前的產能效率還可以提升,從最近的數據來看,我們的生產效率已經提升了25%左右。投資者:芳綸隔膜涂覆有沒有與下游的廠商進行一些驗證,目前的進展情況如何?答:芳綸涂覆隔膜我們前期接觸的也比較多,跟市場上的客戶交流溝通過。之前我們的產品就已經拿到國內和日韓企業做過驗證,大家對于芳綸涂覆隔膜所帶來的性能提升都是比較認可的。第一個就是耐溫性得到了極大提升,芳綸涂覆可以做到250度以上,陶瓷涂覆只能達到180度;第二是浸潤性比較好,陶瓷屬于無機產品,而芳綸是有機的,電解液本身也是有機的,對于電池的快充有極大提升;第三是穿刺性比較好,芳綸涂覆的針刺實驗是能達到百分之百,陶瓷涂覆只能達到百分之二十五;第四是抗氧化性比較好,電池壽命比較高,目前實現數據顯示,相對于現有涂覆產品,芳綸涂覆隔膜的電池壽命會提升百分之三十以上。投資者:現在來看往下游推廣市場,最大的難點是什么?答:目前正在建設中試線,初步打算是明年一季度能出產品。產品出來之后會選擇國內、日韓一些企業進行推廣。電池驗證正常是分為三個階段,A階段是對材料本身進行檢測,看它的性能如何;B階段是加工成電池后,對電池的性能進行檢測;如果電池的性能通過了,C階段是對電池性能的穩定性、工作能力的考察。如果一切進展順利的話,驗證周期差不多是6個月,明年三四季度能看到一個相對比較明確的答案。投資者:芳綸紙下游客戶的行業占比情況是什么樣的?答:芳綸紙應用最主要分為兩個領域,一個是電機絕緣,包括高鐵的電機、風力發電的電機、變壓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第二個應用領域是蜂窩結構。目前來看蜂窩結構的占比在10-20%,電氣絕緣占比在80%左右。后面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應用增加,芳綸在電氣絕緣領域的占比會進一步拉高。投資者:目前來看氨綸這塊未來的規劃和打算是什么?未來氨綸是不是一個成本比拼的情況?答:從去年以來,氨綸大行情的繁榮也帶來了各個企業產能的擴張,包括消費的降級、疫情反復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紡織行業的交樣,基本集中在上海疫情特別嚴重的那段時間,基本相當于一個季度多一點沒有新的訂單,消費影響比較大。氨綸行業未來的發展,我個人認為有幾個方面。第一個是行業集中度會逐漸清晰,未來像江浙廣東特別是東部沿海的一些企業,都會面臨成本、環保等各方面的壓力。再就是我們公司在產品升級方面有一些規劃和想法,一個是向中西部發展,也是國內比較早完成新老裝置轉換的,目前大部分的產能都在寧夏,煙臺只有一小部分裝置在開啟;再就是差異化路線,寧夏也有一些耐高溫、高回彈的產品在逐漸開啟當中,比如我們公司的粗旦絲,目前全球只有我們一家在擴張粗旦絲的規模。投資者:粗旦絲主要是在醫療防護領域應用?答:醫療防護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應用領域,像醫用繃帶、運動繃帶、口罩等。另外,像女士內衣的針織帶、高端的蕾絲等都有應用。投資者:氨綸未來規劃差異化和傳統的占比情況大概是幾比幾?答:隨著新產能的不斷提升,未來的生產線會實現柔性化的生產,可變化的。差異化的占比會越來越大,未來甚至能達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差異化占比。投資者:氨綸原料成本占比比較大,這方面有沒有一些規劃?答:公司成立了化工事業部。關于氨綸的話題我再補充幾點,未來氨綸的規劃有幾個方面。一個是從我們的角度考慮,氨綸行業的整合勢在必行,氨綸行業的集中度一定會提高,我們是國內第一家氨綸企業,目前沒有想法放棄這方面的業務,可能未來會持續增加這方面的投資,希望在行業集中度提升之后,剩下的企業有我們的身影。第二個想法是差異化方面,目前我們可以做的文章比較多,我們會注重氨綸差異化生產能力的建設,我們的柔性生產的能力。一個是我們最早的拳頭產品,像粗旦氨綸,這一塊的優勢是要繼續加強;還有短板要補上,以前一些差異化品種沒有大規模生產,比如耐高溫氨綸,有些市場量比較大的產品要進行進一步的提升。第三個方面是產業鏈建設方面,氨綸原料有考慮在布局,寧夏那邊有規模相對比較大的BDO的產能,公司有一個想法,BDO我們可能不會做,但是會用BDO作為原料生產PTMG,是有這方面的考慮,會結合各家的長處來進行這方面的規劃。還有一個補充一下,氨綸的大部分應用是民用紡織品,泰和在做新的賽道的時候,有考慮怎么加強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競爭力,比如綠色染整這個項目,它的競爭力不止體現在環保這方面,還有在染色的時候,有可能實現即時染色,色牢度很高,這就有可能改變整個紡織服裝行業的玩法,為紡織行業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