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做孵化器和科技園區與可比公司的區別?答:公司科技創新服務是一個成體系化的創新業務,公司通過構建科技創新服務生態平臺體系,有效地助力并提高創業企業、創業團隊的創新效率,孵化器、科技園區只是作為公司科技創新服務的一個手段,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科技型企業。如果僅僅以某一單項業務進行對標,難以體現公司整個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價值所在。因為公司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并非簡單的“1+1=2”的疊加效果,而是各個創新要素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一個互相疊加生態的服務體系。2、公司科技創新服務的盈利模式?答:公司科技創新服務業務的盈利主要來源于基礎孵化服務、園區載體銷售、園區運營服務、體系推廣及產業咨詢服務和人才培訓服務等,投資孵化產生的利潤依據會計準則列在投資收益。在公司為科技企業或創業團隊提供科技成果轉化以及企業成長不同階段所需創新服務的過程中會獲得投資機會和回報,并且通過人才培訓、產業咨詢、資源對接等創新服務進一步提高投資孵化的成功率,同時通過創新基地建設及企業孵化賦能帶來產業聚集與區域價值提升,此外有產業聚集需要的地方政府或有轉型升級需求的大型企業也采購公司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上述各項業務的盈利方式和互相疊加而成的體系服務價值,共同構成了公司科技創新服務業務的盈利模式。3、公司的利潤來源有很大一部分比例都來源于投資和園區銷售,如何保障利潤的可持續性?答:力合科創的業務本質是構建專業化的科創服務平臺,在對外拓展區域服務和產業領域時,輸出的是基于服務平臺的服務方案,構建的是適應科技創新本地化和產業化的宜長生態。整體服務過程有其系統性,按照現有的會計準則,很多服務更多的是體現在優質創新資源(如創新載體、優質科技企業股權等)的獲取,難以單項計費并體現在報表上,導致公司利潤反映出來相當一部分簡單呈現為投資收益和園區載體銷售等。但公司業務并非簡單的投資和園區銷售的概念,其核心在于我們所提供的科技創新服務的有效性和系統性,與一般創投機構相比,公司建立了系統性獲取優質科技項目豐富資源的渠道和體系,投資孵化服務對象主要針對硬科技類企業,并通過科技轉化、孵化賦能等手段有效地服務企業成長,這就幫助公司投資孵化企業的成功率遠高于一般的創業投資機構。所以,有創新資源、懂前沿科技、會轉化成果、可賦能企業、能聚集產業構成了公司利潤可持續性的重要保障。4、公司投資孵化業務的核心優勢?答:公司的核心優勢是擁有優質科技創新資源聚集、挖掘、孵化能力。首先,公司擁有非常豐富的科技成果的來源,這樣在投資決策期就已經經過一輪篩選,能夠在同領域內找到較好的創新技術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其次,科技企業的創始團隊與力合科創團隊能夠互相認同,并不僅限于提供資金幫助,而是進行長期的孵化服務,這樣科學家們就只需要關注解決核心技術問題,涉及到企業發展的其他問題就由公司的專業人士幫助完成,包括資源對接、融資對接、大客戶拓展、商業計劃到最后商業談判、退出機制等等。從而減少科技企業的創業風險,提高科技企業的創業成功率。5、公司今年全年業績情況如何?未來幾年的業務規劃主要在哪些地方?答: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58億元,同比增長17.35%;實現凈利潤4.16億元,同比增長41.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0億元,同比增長27.07%。三季末總資產127.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36%。未來,公司將圍繞國家“十四五”規劃,通過不斷加強科技成果轉化力度,與高校、科研院所展開深度合作,深入參與高校院所概念驗證工作,實現體系化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過運營全品類空間載體,為科技企業提供從孵化加速到研發辦公到中試量產的全線空間載體和增值服務;通過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企業孵化能力,不斷打造新興產業宜長生態,更好助力科技企業成長;通過對優選企業持續加大全方位服務與投入力度,以不限于并購等方式聚焦部分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培育一批富有影響力和高成長性的科技領軍企業。6、力合云記的自消殺抗病毒功能材料目前已開始產業化嗎?產品形態有哪些?市場價格分別為多少?答:力合云記的自消殺抗病毒功能材料目前已經開始產業化,主要有“水性自消殺成膜劑”和“自消殺抗病毒薄膜”兩類產品。“水性自消殺成膜劑”的市場參考價格為100元/平米,“自消殺抗病毒薄膜”的市場參考價格為380元/平米。7、未來公司還會有優質的項目出來嗎?答:公司圍繞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規劃,重點培育和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重點新興產業,并依托創新基地網絡和投資孵化平臺,通過人才引進、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培育了一大批業內優質企業。未來也將通過對優選企業持續加大全方位服務與投入力度,以不限于并購等方式聚焦部分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支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步培育一批富有影響力和高成長性的科技領軍企業。8、原來通產麗星的新材料業務是如何規劃的,會有置出的計劃嗎?答:新材料業務是國內化妝品塑料包裝行業龍頭,提供高端化妝品、保健品及食品塑料包裝解決方案,內容覆蓋創意設計、材料研發、工藝開發、包裝制造、OEM、ODM、標準及檢測認證、物流配送、塑料包裝廢棄物循環利用等全產業鏈服務。主要客戶包括寶潔、歐萊雅、資生堂、雅詩蘭黛、瑪氏等國際知名化妝品、食品制造商,今年受化妝品包裝板塊原材料價格上漲和限電等因素影響,全年業績可能會存在一定不確定性。未來將延伸產業鏈條,從貨架化妝品延伸至保健品、食品、輕醫美領域,同時向配方內容、日化核心原材料、彩妝、食品包裝和檢測等方面延伸,公司目前暫無置出計劃。9、公司對外投資及對外拓展,資金端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資金成本如何?答:公司一方面運用自有資金進行滾動發展,另一方面也在靈活運用資本市場的融資工具,滿足公司對外投資以及對外拓展的資金需求。公司在2020年6月成功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配套資金5億元,主要用于募投項目“力合仲愷創新基地”的建設運營。此外,為滿足生產經營及戰略發展的資金需求、降低融資成本,全資子公司力合科創集團也在公開發行公司債券和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合計規模為42億元,截止到目前已成功募集資金11億元。其中,公司債券發行規模為5億元,票面利率為4.30%;中期票據發行總額6億元,發行利率為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