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者提出的問題及公司回復情況:
問題1:今年工具行業不太好,但公司上半年有增長?我們的優勢主要在哪?目前月度間景氣度變化如何,有沒有大幅好轉趨勢?
回復:截止3季度末,工具業務有增長。工具板塊優勢主要是具備電控、BMS、電機、整機等多種技術和產品能力、供應鏈的敏捷性、國際化運營能力,已形成非常好的客戶口碑及可靠性。
全年訂單較穩定,沒有大幅波動。隨著疫情影響減小、消費逐步恢復,海外工廠開始投產,預期明年工具板塊會恢復增長。
問題2:家電板塊的增長邏輯?
回復:目前家電板塊市占率不高,在大客戶端的占比很低。未來隨著產品力逐步提升,供應鏈優勢增加,市占率及單位價值都將提升。我們將聚焦大家電幾個重點行業做大拳頭產品,明年隨著消費的逐步恢復、品類的拓展,小家電有望恢復增長。市場方面,國內、國外同步推進。未來大客戶突破及海外市場的快速增長,將帶動家電板塊的成長。
問題3:家電、工具行業明年的增速展望?毛利率、凈利率能回到正常水平嗎?公司原材料主要有哪幾類?
回復:2023年外部環境及消費預期逐步好轉,家電、工具行業將恢復增長。毛利率、凈利率受外部環境及公司業務結構影響,近兩年毛利率受芯片等材料漲價的外部影響較大,2022年新能源業務受上游材料大幅漲價的影響較大,公司內部的產品力、業務結構及綜合能力均在逐年提升,2023年毛利率有望受益于材料成本的改善。上游原材料品類較多,主要有半導體及功率器件,占2-3成,以進口品牌為主,目前在加速國產替代。其它占比較大的有PCB、接插件、晶體管及發光顯示器件等,電池的材料主要有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
問題4:新能源的ODM、白牌占比?綁定了哪些大客戶?新能源定位?相比專業戶儲企業,我們有哪些優勢?如何跟蹤業務實現的確定性?
回復:新能源業務以ODM為主。新能源業務以大客戶合作為主,戶儲主要是出口給歐美的集成商和渠道商及品牌商,綠色出行主要瞄準新能源車廠及運營商。
公司在新能源業務的定位非常明確,將聚焦儲能和綠色出行應用領域。儲能目前以戶儲為主,未來有望借助公司的控制優勢,提升產品的精度及耐用性、用戶體驗,利用積累多年的BMS技術,打造電池管理的一致性、均衡性,以電源管理技術(逆變器、PCS)為抓手,豐富不同功率的產品線,快速提升該領域的市占率及盈利能力。目前該業務板塊處于高速成長期,展望2025年,新能源業務將成為公司重要的業務板塊之一。
隨著產品力的加強及品類的落地,產能的逐步釋放,國內外市場同步推進,業務將按照既定的戰略快速推進。
問題5:今年到明年的增長邏輯?
回復:1、智能化、低碳化的趨勢帶來的增量空間及國際化帶來的存量市場份額的提升;2、資源及人才向頭部集中;3、明年有改善預期。在外部環境不太確定的情況下,我們作為中游部件企業,下游應用領域多,業務的確定性是比較強的。既有基本盤的長期穩定增長,也有高成長業務帶來的業績彈性。
問題6:海外建廠的盈利能力會比國內差?
回復:海外建廠服務于“客戶親密”戰略,是多區域化運營的重要戰略舉措。海外基地建設前期是投入期,短期盈利能力會有一定影響,但影響有限,對市場份額提升非常有意義。按照公司的管理經驗,1-2年的供應鏈完善和產能爬坡后,盈利能力會逐步體現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