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者提出的問題及公司回復情況:問題1:未來3-5年,哪一兩件事公司覺得是最激動?回復:智能化、低碳化、國產替代帶來的市場機會,打開了行業發展的空間。如發電端的光伏設備、儲電端的儲能及換電、用電端的綠色出行等。公司通過“四電一網”的技術迭代,實現產品升級(低能耗、高功率、智能化),助力低碳化、國產替代的進程。公司只要沿著這個方向,聚焦投入,加強能力構建,是可以抓住這個歷史機遇,一步步長大的。問題2:從公司發布的半年報來看,收入增長是超出了市場預期的,請問下您認為公司可以長期實現收入增長的原因是什么?回復:受外部環境的影響,上半年公司的增速放緩,低于公司年初制定的目標。未來外部形勢的不確定和動蕩可能會成為常態。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去應對這種變化,在變局中尋找確定性。公司長期收入增長的原因可以從兩個維度來看。首先是行業的維度,行業處于成長期,且容量大。智能化社會加速到來,控制器的應用場景在增加,公司的底層能力可以復用。控制器作為中游產品,受行業周期性影響有限。從趨勢來看,國產化替代及向專業第三方轉移、向頭部集中已非常明確。其次是公司競爭力維度,主要有以下兩點:1、產品策略和客戶策略。公司的頭部客戶策略,可以兼顧規模、成長性及盈利能力。受下游單一客戶的影響有限。產品平臺策略,有利于縮短產品從0到1的進程,構建研發敏捷性和規模優勢,目前公司有規模的產品平臺逐年增加,降低了單一品類對公司增長的影響。2、組織形態的變革及內部運營能力的提升。市場是復雜多變的,目前的組織形態有利于提升市場敏銳度及抓取機會的能力。內部運營能力的提升能保障訂單實施落地。問題3:如果碰到有重疊控制器或者一站式解決方案的供應商,我們的競爭優勢在哪里?回復:技術創新、保供及品質保障能力。下游的頭部客戶在關注成本的同時,更關注企業的成長性(技術創新能力)、品質保障體系,公司在控制器行業深耕26年,技術創新及品質保證能力是領先的。這兩年,外部環境變化較大,疫情、戰爭及通脹等因素給經營帶來不確定性和風險,客戶在關注成長性及品質保障的同時,供應鏈的安全、保供能力會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下游客戶對公司綜合能力的認可已經在過去幾年收入的增長中得到驗證。我們在行業積累二十余年,每個場景應用并非簡單的跨行業,底層技術和能力是可以復用的。相對行業新進入者,有信心保持我們的技術優勢。雖然相對行業頭部下游整機廠家,沒有渠道優勢,但我們認為行業應用不全是成本、渠道的競爭,很多場景需要對下游需求的理解和洞察力,需要研發及制造的快速交付。目前公司打造的IPD研發體系及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流程體系的能力,能提升我們在研發和制造端的柔性化帶來的敏捷、快速交付能力,能讓多場景應用以及產品定制化的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問題4:儲能是自有品牌,還是代工?今年轉型儲能的公司多,拓邦轉的較早,往后拓邦的優勢在哪?從轉型企業看有的是渠道優勢,我們認為拓邦的制造做的還不錯,大家現在主要在拼什么?回復:儲能是新能源的重要方向,其市場規模巨大,增長速度非常快。目前占新能源板塊的收入比重是7-8成。我們在儲能領域的布局可以從產業鏈、應用領域和業務模式三個維度來看。從產業鏈維度看,我們以“四電一網“深厚技術為基礎,重點發展了鋰電池電芯、BMS、逆變器、鋰電Pack等重點產業鏈環節,大部分產品均有3-8年左右的的技術沉淀,都已經形成了技術領先、成熟量產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從儲能應用來看,我們重點覆蓋了便攜儲能、家庭儲能、工商業儲能等領域,每個領域都已經形成規模化突破。從業務模式看,我們采取了多樣化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品牌、白牌和ODM三種模式,我們對于合作模式采取開放的策略,合作模式的選取主要是基于我們自身的競爭力和合作伙伴的需要。我們認為不同產品、不同應用、不同業務模式下的競爭力有共性也有差異。其中比較共性的關鍵點有:技術能力、產品、供應鏈、產能和服務能力等,我們在這些方面有持續的投入和長期積累,在行業內處與相對比較領先的位置。而大客戶營銷、品牌、渠道等差異化的能力,我們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構建,通過敏捷的組織和流程實現不斷進化,能良好地匹配業務需要。今年半年度,公司在新能源板塊實現了62%的收入增長。未來隨著產能的逐步釋放,這個板塊有望持續一個較快的增速。問題5:電動工具下半年展望明年的需求的情況如何,大家都比較擔心海外需求情況?回復:工具板塊,去年受外部環境影響,客戶端也儲備了一定的庫存,因此公司在制定今年工具預算也考慮了基數的影響,對全年預期增速設定不高。據我們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渠道庫存基本出清。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整個工具板塊除了歐美之外的其他市場,它的滲透率還很低。園林工具OPE周邊的產品及其他周邊應用場景,如加熱、娛樂等,新產生的需求、產品邊界正在逐步打開。另外,我們在第一大客戶之外市占率都不算高,同一個客戶不同地區、不同產品品類增速都不同,我們希望用已有的技術積累找到適用平臺,提升份額,未來3-5年工具板塊的增長是可持續的。問題6:半年報的披露,如果分國內外口徑去看的話,國內的毛利率同比國外的毛利率下降很多的原因是什么?回復:毛利率主要受產品結構影響較大。上半年國內業務中,家電板塊占比較高,另外新能源業務里面有一部分基站通信備電,受原材料漲價影響,毛利率下降較多。問題7:原材料壓力是否緩解?二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剔除匯率影響,實際經營情況如何?回復:原材料的供應除個別的料件外,壓力已基本緩解,價格的壓力未恢復到漲價前。二季度毛利率受匯率影響不大,剔除匯率因素,環比變化不大,基本持平。主要是受疫情影響,儲備了部分庫存,二季度部分高價存貨進入成本。另外公司平均毛利率與產品結構相關,二季度新能源板塊收入占比提升,受上游材料漲價影響,毛利率環比下降,目前電芯原材料價格已企穩,盈利能力將逐步提升。問題8:新能源板塊在上游原材料穩態的狀態下,毛利是不是會提升?電芯上游原材料漲價厲害,公司能否向下游傳導?各領域漲價傳導能力差異?回復:新能源板塊的綜合毛利率會跟板塊的產品結構相關,便攜式儲能和戶用儲能在儲能板塊占比較高,盈利較好,對整個板塊毛利率是正向影響。在材料供應及價格平穩后,外部環境沒有重大變化情況下,下半年該板塊盈利能力將逐步恢復。電芯上游材料漲價、緊缺,是行業現象,原材料大幅漲價的情況一般可以向下游傳導。不同業務模式的傳導能力會有差異,ODM和自主研發的產品傳導較順利,招標業務的價格傳導會有難度。問題9:家電需求Q3、Q4展望?家電行業有沒有復蘇跡象?回復:家電下游體量大,目前公司市場份額不高,還有較大提升空間。2022年上半年,部分品類及大客戶開始放量,同比實現12%的增速。下半年隨著疫情逐步穩定,經營活動恢復常態,在消費政策及平臺大促的帶動下,國內家電逐步復蘇,國外市場會出現結構性復蘇,如機器人、空調、熱泵、潔凈等產品。問題10:對于全年有沒有營收、毛利率指引?今年是否可以完成股權激勵目標要求?回復:在外部環境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公司有信心完成股權激勵的收入目標。毛利率跟公司的業務結構相關,在下半年匯率及供應市場相對穩定的情況下,毛利率具備提升的空間,有望逐季好轉。問題11:智能解決方案下半年會不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增長?回復:目前它的體量不大。公司的產品從單體控制器到部件到解決方案,是我們未來的一個規劃,短期內增長可能不會很快,但成長空間比較大。未來隨著專利技術、自主產品平臺的導入,公司自主可控業務占比會得到一個較快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