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調研地點 | 調研形式 |
2022-07-27 | 拓邦股份 | 公司會議室 | 分析師會議,電話會議,現場會議 |
參與機構 |
華融證券資管部,盤京資本,遵道資管,信泰人壽,涌峰投資,寧泉資管,Parantoux Capital,德邦證券自營部,頤和久富投資,汐泰投資,玄元投資,卓尚資管,紅華資管,中庚基金,安信證券資管,信達澳銀基金,添橙投資,理成資管,澤銘投資,中信保誠基金,中信建投證券,元葵資管,Point72,建信基金,上海高毅資管,紅塔紅土基金,泉汐投資,匯泉基金,諾安基金,華杉投資,翎展私募基金,三耕基金,上投摩根基金,景熙資管,海富通基金,華安財保資管,賢盛投資,唐融投資,上海同犇投資,朋元資產管理,進崟投資,萬家基金,凱豐投資,FIL Investments International,中國人壽資管,興健資管,鎏石私募基金,五礦證券,昊晟投資,景泰利豐資管,生命保險資管,招商證券自營部,共青城意志力私募基金,鴻道投資,平安基金,Teng Yue Partners LP,豐嶺資本,共同基金,德邦資管,農銀理財,淳厚基金,源乘投資,西藏合眾易晟投資,東方證券,新華資產管理,東莞證券資管部,東吳基金,恒越基金,千合資本,拾年投資,紅土創新資管,睿遠基金,澄懷投資,幸福人壽保險,金科投資,永安資管,創金合信基金,國泰君安資管,華創證券自營,登程資管,楓池資管,平安資產,廣發銀行理財,國聯安基金,中泰證券自營,中銀基金,西部利得基金,高毅資管,富國基金,天時開元基金,恒泰證券,中融基金,國都證券(自營),光大證券資管,浦銀安盛基金,展博投資,興業基金,平安資管,興業銀行資管理部,高翊投資,交銀施羅德基金,路博邁基金,天弘基金,尋常投資,紅土創新基金,太平基金,華福證券(資管),金廣資管,天朗資管理,興業證券自營,國泰君安證券資管,新華養老保險,Rays Capital,仁橋(北京)資管,博時基金,中金資管,興證全球基金,富安達基金,灃沛投資,光大保德信基金,磐厚投資,森錦投資,崇山投資,海通證券,華夏財富創新投資,point 72,里思資管,賦格投資,正圓投資,中國人保資,南方基金,財信證券,Hony Goldstream Capital,瑞萬通博,復弈投資管理,西南證券資管,贏動私募基金,融通基金,篤誠投資,景林資管,格林基金,國泰基金,東方阿爾法基金,易同投資,華創證券,諾德基金,東方證券自營部,九泰基金,天風證券,光大證券(自營),長城基金,建信養老金,浙商證券資管,中銀國際證券,乾惕投資管理,安信證券,理凡投資,中意資管,匯豐晉信基金,國金證券自營,華林證券資管,太平養老,太平資管,鼎薩投資,米倉資本,納盈私募證券基金,亙曦資管,招商證券資管,晉江和銘資管,渤海匯金證券資管,華福證券,上銀基金,銀葉投資,聆澤投資,智誠海威資管理,禾永投資,嘉實基金,廣發基金,留仁資管,行健資本,明亞基金,國華人壽,國信證券投資部,盈峰資本 |
調研詳情 |
一、2022年半年度業績解讀:2022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42.28億元,同比增長16.02%,歸母凈利潤2.47億元,同比下降42.43%,扣非凈利潤2.05億元,同比下降36.00%。2季度單季實現銷售收入23.6億,同比增長21.3%,環比增長26.3%,扣非凈利潤同比下降11.45%,降幅大幅收窄,環比一季度增長155%。2022上半年,疫情+戰爭+通脹,對制造業來說非常艱難。上半年國內多地疫情反復,一季度公司總部所在地深圳石巖經歷了兩波疫情,生產經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二季度上海及周邊疫情,影響面更廣,“長三角”客戶及上游半導體供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從年初開始,董事會決策很明確,要求管理層及全體員工,面向疫情,我們絕對不能躺平,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盡全力和政府溝通、保證員工安全的情況下復工復產。我們利用國內多地產能布局及海外工廠的優勢,優化產能的調配,增加對緊缺物料的備貨,最大程度保障了客戶訂單的及時交付。上半年,尤其在4月份時,公司整個的供應鏈受到了非常大的挑戰,物料的恐慌性短缺及非理性漲價。現在來看雖然有所緩解,但在當時尤其是在四五月份上海疫情很嚴重的時候,大家不知道這個疫情什么時候可以結束,我們只能盡可能多的去備一些物料,來應對未來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因此從目前來看,疫情的后遺癥就是公司還是有一定的庫存和成本的壓力。從宏觀經濟的影響來看,從2020年疫情開始,大家都非常擔心下游的需求。有時候一個行業新聞就能引起資本市場的恐慌。站在實體經濟的角度,對外部環境波動的反映會平穩一些。公司作為產業鏈的中游,還是有一定的緩沖能力,來對抗和調節宏觀經濟造成的不利影響。站在當下的時點,我們認為從去年下半年到今年到未來兩至三年,外部的宏觀環境可能會面臨動蕩和不確定性,未來我們都要去適應這種外部環境。二、投資者提出的問題及公司回復情況:問題1:公司工具、新能源板塊半年度毛利率同比下降較多,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毛利率三季度會不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拐點?回復:公司半年度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是材料成本和產品結構的影響,(1)上半年受疫情等外部環境影響,公司備了比較多的安全庫存,隨著高價材料上半年進入成本,因此材料降價形成的毛利率提升不明顯;(2)新能源部分正極材料、負極材料上半年漲幅大,對該板塊毛利率影響較大,上半年隨著通信備電訂單交付,對新能源板塊毛利率有一定影響;(3)進口芯片的價格企穩和回落,并沒有回落到漲價前的水平,因此上半年來看,不會那么快的反映到我們的毛利端。公司產品的綜合毛利率主要跟3個因素相關:包括產品結構、匯率、材料成本,基于目前外部環境穩定、材料相對穩定。隨著公司內部新品的推出、內部供應鏈管理經驗的積累,降本增效工作在下半年會有初顯成效,我們認為三季度的毛利率具備向上空間。目前看匯率對下半年的毛利的影響不大,內部產品的結構對毛利影響比較大。三季度有望環比有所提升。問題2:新能源業務整體的進展情況?新能源板塊全年預期增速如何?儲能的增速情況如何?回復:作為公司培育了多年的成長的業務,增長的邏輯是圍繞鋰電池的應用,在各種場景提供解決方案,在這個板塊公司“四電一網”技術應用最為完整,我們產品包括逆變器、電芯、電池管理系統、電池包、換電柜、PACK等產品和完整的系統解決方案能力。隨著低碳化所帶來的歷史機遇,歐洲地區因戰爭、惡劣天氣所造成能源的緊張,我們認為對于這種能源、戶用儲能、便攜式儲能各方面的需求,未來幾年預期還會延續高增長態勢,新能源業務的應用領域較多,戶用儲能、便攜式儲能是今年增長的主力,通訊備電有望獲取持續訂單,整體會根據產能逐步交付。我們的產品布局,在這些領域的應用空間還很大。上半年新能源板塊實現了60%+的增速,預計全年會有50%+的增速;其中儲能增速更快,超過新能源板塊整體增速。問題3:新能源產能是怎么規劃的,南通基地前預期投產的情況?回復:新能源中控制器產品的產能是充足的,電芯產能短期較為緊張,原來計劃在惠州新增電池及電機的產能,因惠州拿地延期,為滿足應用市場快速增長的需求,產能建設轉移到南通。上半年疫情影響,上海及華東地區生產、施工均受到限制,南通投產延期。目前隨著疫情逐步穩定,公司正在積極與政府部門協調。今年新能源電芯產能會通過租賃、外包的方式補足,目前設備采購、人員招聘在穩步推進。未來隨著惠州二期、南通產能投入,之后產能壓力會逐漸變小。問題4: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幾塊主要業務收入增速?回復:整體來看的話,家電和工具的增速都不算特別快,新能源這個板塊二季度增長最快,因為一季度受疫情物流等影響,有些貨沒有及時運出。問題5:電動工具板塊需求如何?回復:去年基數比較高,去年受外部環境影響,客戶端也儲備了一定的庫存,因此公司在制定今年工具預算也考慮了基數的影響,對全年預期增速設定不高。今年上半年渠道庫存基本出清,今年下半年到明年除了歐美之外的市場滲透率很低,同時很多工具的周邊應用場景如加熱、娛樂等,能產生新的需求,產品的邊界會打開。我們在第一大客戶之外客戶市占率都不算高,同一個客戶的不同地區、不同產品品類增速都不同,我們希望用已有的基數積累找到適用平臺,提升份額,未來3-5年工具的增長沒有看到天花板。問題6:二季度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環比一季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公司去庫存策略如何?回復:二季度收入增加,體現在報表上主要是應收賬款。在二季度,公司收的是一季度的貨款,付的是三季度及以后的預付款;公司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收入不高,按照歷年情況三季度可能是銷售旺季。因此在二季度,因為疫情恐慌,備了一些物料,采購和出清正好錯配;經營性活動現金流環比下降是相對正常的。庫存要看結構,一、隨著業務的自然增長,會進行原材料備貨,存貨會增加;二是為了保障交付,一季度除了原材料,也有成品庫存,這部分成品庫存二季度在下降;三是受疫情影響,目前深圳有可能加重,我們會增加因疫情常態化帶來的戰備庫存,以應對供應不足的問題。所以目前庫存沒有大幅下降。問題7:請介紹下前期布局的新增產能的投產進度情況?回復:公司產能主力在惠州,目前是滿產狀態,海外產能占總體10%左右,越南一期滿產,越南二期、印度、寧波處于爬坡期,今年會貢獻部分產能;南通、羅馬尼亞、墨西哥今年主要處于建設期,不會有太多產能,目前控制器產能充足,短期緊缺的電芯產能主要通過外租、外協方式解決;隨著惠州二期、寧波、南通的產能釋放,壓力會逐漸變小。問題8:海外宏觀經濟可能會有衰退,會不會對海外的戶用儲能市場有一些影響?回復:儲能板塊的增長剛剛開始,這個板塊的景氣度下半年不會有問題,需求不用擔心,現在主要的問題是電芯產能,但控制器的產能是沒問題的。對于這個板塊,我們下半年就是要全公司集中精力保產能。問題9:家電板塊上半年實現了不錯的成績,請問主要是哪些客戶有突破?下半年家電板塊的增速預期如何?回復:公司在家電板塊深耕20多年,家電整體行業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上半年還是實現了一個不錯的增長,二季度環比一季度在加速改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海外市場以及大客戶的開拓還是不錯的,客戶的數量和體量都在加大,創新的產品也在不斷涌現,以空調、潔凈產品以及服務機器人為代表的品類增長還是比較迅猛的,打開了整個家電板塊的增長空間。公司多產品類布局的能力和優勢在逐步體現。隨著政策利好釋放,家電板塊全年有望可以保持現有增速。會議總結:上半年,公司收入實現了16%的增長,低于年初預期。但在目前疫情反復的情況下,公司管理層及員工盡最大的努力保證了交付。從下半年的情況來看,公司雖然還會面對較復雜的環境和困難,但我們對完成股權激勵目標充滿信心。從利潤端來看的話,全員建立降本意識,預期下半年公司的各項降本效益會逐步體現。即使在經濟景氣度下行的情況下,能夠通過開源節流、成本控制等方式來促進公司的穩定增長。展望明年后年,我們認為只要熬過了今年,邁過收入百億大關,我們的整體抗風險能力、市場的獲取能力都會提升。我們認為公司管理層和員工對市場的敏感度在近幾年復雜環境下得到了不錯的進步。對于未來,我們長期看好公司在未來的成長,希望各位投資者長期關注公司。 |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