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參觀東南網架展示中心二、投資者互動交流:1、請介紹下公司的業務情況?公司是空間鋼結構的龍頭企業之一,擁有先進的十大核心技術和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體系。公司業務領域涵蓋創新基礎設施、傳統基礎設施(機場、高鐵)、裝配式鋼結構醫院、學校、住宅、體育場館、文化會展中心、超高層商業建筑等。公司在醫院、學校EPC項目建設領域經驗豐富,同時公司充分借鑒大股東在蕭山醫院的建設和運營方面的成功經驗,逐步形成了在大健康領域項目承建的獨特優勢。未來公司將繼續實施“總承包項目+1號工程”雙引擎發展戰略,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擴大競爭優勢。此外,公司積極響應政府“碳達峰碳中和”號召,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穩步推進光伏建筑一體化業務。公司已與杭州市蕭山區衙前鎮人民政府、杭州市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山西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天津港保稅區管理委員會簽署了相關協議開拓分布式光伏市場,并成立了光伏建筑一體化碳中和研發中心。截至目前,公司成功承接了“浙江碳一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分布式光伏”、“浙江恒逸化纖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杭州科百特過濾器材有限公司分布式光伏”、“浙江蕭山醫院總院分布式光伏”、“衙前鎮政府大樓分布式光伏”等重點項目。2022年上半年,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東南綠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與杭州錢塘新區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龍焱能源科技(杭州)有限公司三方強強聯合,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東南綠建控股51%。該合資公司將共同開發光伏建筑一體化市場,致力于開發適用市場的光伏建筑一體化產品,并模塊化生產、建設,同時推進BIPV相關施工、驗收等國家地方標準或規范的建立。近期,公司又與江蘇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擬投資建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生產高端光伏組件,包括輕柔組件,能有效地解決存量屋面異形、老化、荷載不足等問題,有利于公司進一步開發分布式光伏市場。同時,雙方緊密合作,研發具有創新性的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開發相應的光伏產品,應用于個性化BIPV建筑的場景。2、光伏建筑業務相關的市場需求情況?在以“碳中和”為目標的國家綠色發展戰略背景下,未來我國的能源結構將發生重大的調整,光伏等清潔能源在能源中的比重將大幅增加。在“限電政策”對一些高耗能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以及工商業電價上漲,加裝光伏對業主來說,益處不局限于帶來單純的投資回報。通過加裝光伏來解決限電停產、碳指標這些更大的痛點,相比于之前現在業主加裝光伏的意愿更強,需求也在不斷增加。但公司在存量建筑中推廣分布式電站時發現,大量屋面存在異形、老化、荷載不足等問題,而這一類建筑市場本身及用電需求都非常大,若使用常規組件將大大增加分布式電站的開發難度和開發成本。為有效地解決這一痛點,近期,公司與江蘇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日托光伏致力于打造高端光伏電池及MWT組件、輕柔組件的研發,制造及銷售。雙方將充分發揮建筑光伏一體化技術、企業品牌、工程業績、資本融資、技術研發、生產制造、方案設計、產品優化、電站建設、電站并網與運營管理、系統維護等方面的優勢,強強合作共同開發建筑光伏一體化市場。3、公司如何看待未來BIPV業務的發展趨勢?在國家“3060碳達峰碳中和”政策帶來能源轉型壓力驅動下,光伏相關政策逐步推出。2021年6月,國家能源局綜合司下發《關于報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方案的通知》中明確,黨政機關建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50%;學校、醫院、村委會等公共建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40%;工商業廠房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30%,農村居民屋頂總面積可安裝光伏發電比例不低于20%。2022年4月1日起住建部《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正式實施,規定未來所有新建建筑必須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從政策上來看,光伏建筑窗口期已到。在國家大力推進“碳中和”的政策背景下,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將成為主要發展方向,該強制性政策的推出,我國光伏建筑一體化有望迎來快速發展期。當前“建筑+光伏”企業強強聯合已成行業趨勢,光伏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于BIPV產品開發,建材、施工層面缺乏經驗,項目資源有限。而建筑企業項目資源、施工經驗豐富,但BIPV產品開發技術壁壘高,難以快速進入賽道。建筑施工企業與光伏企業結合,是一種必然趨勢。建筑施工企業通過股權合作或戰略投資,與光伏企業合作,才能發揮出“聚變”效應,帶動合作雙方效率提升、業績增長,實現產品快速放量,搶占市場先機。4、公司應收賬款情況如何改善?公司應收賬款余額逐年增長,主要原因是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導致應收賬款相應增加。由于建筑工程項目存在建設周期,工程款一般按施工進度支付,公司的應收賬款賬齡主要在1年內及1-2年以內。公司通過多渠道加大應收賬款的催收力度:在合同評審環節加強客商的資信評審并進行付款信譽調查;加強業務員與應收賬款回款掛鉤的考核;工程施工工程中結合付款情況及時溝通協調收款,對收款嚴重違約的客商及時提起法律訴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