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參加了浙商證券組織的交流峰會,以線上電話交流的方式與投資者就公司的經營、發展、財務等方面進行了溝通。現將電話交流會時的公司情況介紹及問答環節主要內容整理如下: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公司擁有“磁性材料+器件”和“光伏+鋰電”兩大業務板塊,是全球最大的鐵氧體磁性材料生產企業、全國領先的振動器件生產企業,也是單晶電池的領跑者企業。磁性材料+器件:業務伊始,穩定的現金流。磁性材料作為公司的初始業務,歷經41年,已成長為行業的龍頭企業,為公司研發及新業務拓展提供穩定持續的現金流。預計到2021年底公司將具有年產20萬噸預燒料、17萬噸永磁鐵氧體、4萬噸軟磁鐵氧體、塑磁2萬噸的產能。同時,公司正在積極拓展金屬磁粉芯、納米晶/非晶納米晶、電感器件領域,市場空間廣闊。光伏+鋰電:高速發展注入新動能。預計到2021年底公司光伏產業將具有年產600MW硅片、10GW電池、5GW組件的產能。隨著4GW電池和2GW組件兩個新項目后續逐步投產,營收規模將達到百億級別。公司光伏產業主要走差異化競爭路線,目前產品主要是大尺寸高效電池和組件,主要聚焦于海外分布式發電市場;鋰電池產業預計到2021年底將具有年產2.5GWh鋰電池的產能,現主要聚焦于電動二輪車、便攜式儲能、電動工具等小動力市場。差異化的市場布局讓新能源產業保持了較好的盈利能力,公司的發展策略是在做好、做強的基礎上穩步做大。財務數據方面:公司經營一直處于穩步上升情況,財務指標穩健。主要體現在1、營業收入增長快。2、貨幣資金充裕。3、凈資產收益率高。4、盈利能力強,磁性材料、光伏、鋰電池各業務板塊的盈利能力均高于行業平均水平。5、資產負債率低,近幾年資本開支從18年的7億多到21年20多億,一直在增長的情況下,資產負債率始終保持在較低水平,體現出公司的償債能力和抗風險水平強。科技創新方面:公司搭建了多個創新平臺,包括國家級的科研博士后工作站,國家級的磁性材料技術中心,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等。公司研發技術人員將近兩千人,特別是磁性材料行業領域,公司走在行業前沿,有主導制定IEC國際標準5項、參與制定IEC國際標準9項、主導制定國家標準4項,主導制定行業標準10項等。擁有有效專利988項,其中發明專利最多。數字化轉型方面:公司一直很注重工廠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公司下屬永磁十五廠在全國磁性材料行業中是首家通過了國家兩化融合認證。公司光伏電池片六廠也被評為“浙江省首批未來工廠”。光伏、鋰電產業新投的新工廠布局也都是以數字化工廠為基準來建設。因此,近兩年公司在員工人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保持收入大幅增長。客戶方面:公司產品在歐洲、美洲、韓國、日本、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享有極高的信譽,核心客戶大多是全球500強企業或行業領先企業。磁性材料產業有如華為、特斯拉、博世、博澤、三星、法雷奧、松下、電產、格力、美的等。器件方面,除了蘋果以外的一線手機廠商,包括小米、華為、三星、OPPO、vivo等都是公司的客戶。二、問答環節1、鐵氧體磁性材料原材料上漲,公司利潤是否有明顯的變化?答:目前鐵氧體原材料有的漲有的跌,部分材料價格回落較快,如高檔鐵紅從高位的2萬/噸降到現在8000元及以下/噸的正常水平,但部分材料如四氧化三錳等的價格在快速上漲。公司有進行一定的原材料戰略儲備,同時作為龍頭企業,轉嫁能力較強,產品價格也會根據市場供需情況進行調整,盈利處于可控范圍,預計今年毛利比去年略有下降。2、軟磁鐵氧體在高端應用領域的變化?答:軟磁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計算機、工業電器、家電及通信等領域,如濾波、DC/DC、AC/DC轉換等功能方面,有電子電路的都會應用到。軟磁主要有鐵氧體軟磁和復合軟磁(金屬磁粉芯、非晶納米晶等),軟磁合金化后有更高的Bs,更加適用于高頻小型化的器件,鐵氧體軟磁則更適用于需要低頻特性的器件。新能源汽車、光伏新能源等高端領域對鐵氧體軟磁、復合軟磁材料都有需求,只是不同器件的需求不同,復合軟磁的增速會更快些,鐵氧體軟磁增速會慢些。3、公司軟磁材料銷往國外的收入占比?答:雖然公司軟磁材料許多客戶在境外,但大部分產品交貨是在國內,軟磁材料的出口占比約30%。4、公司永磁、軟磁、塑磁的收入增幅分別如何?答:今年1-11月公司永磁增幅超20%,軟磁增幅超30%,塑磁增幅超30%。5、電感今年收入情況?應用領域有哪些?答:今年電感收入約1億。早先就已批量進入汽車品類市場、后續有進入電腦服務器領域,安防以及消費電子的市場也在開發眾多頭部客戶。此業務板塊應用領域廣,行業發展空間大,是后續公司重點發展領域。6、電感應用在汽車品類市場的具體哪里?答:主要是汽車的電源及電控等電路中,如濾波、DC/DC轉換、AC/DC轉換,升降壓時都需要用到電感。7、合金事業部的收入是否歸在其他收入類別里?頂錘產品情況?答:公司合金事業部的營收是劃分在磁性材料類別里,因為以前該部門主要是供公司磁性材料部門所需的模具材料和誠基電機所需的質量塊等產品,內供為主。頂錘產品是該部門近幾年開發的產品,主要面向鉆石生產廠家,其單只95千克的硬質合金頂錘在業界樹立了很好的品牌,市占率不在斷提升,同時單只120多千克的頂錘也已于今年8月份實現了銷售。8、公司給華寶供的電芯比重有多少?鋰電池業務未來增速如何?后續是否有擴產計劃?答:華寶是公司鋰電產業的前五大客戶。公司鋰電池產業自2015年開始投資,起初先介入的大動力領域,但因為產能小只有1GWh,車企雖很多,訂單一來卻只能服務一到二兩家公司,且受補貼政策影響大,貨款回籠有難度,隨后便放棄了大動力市場,戰略性的調整至小動力市場,主要聚焦于電動二輪車、便攜式儲能、電動工具等市場。今年8月投產了1.5GWh項目,經過幾個月的產能爬坡期,現在已經接近滿產狀態。明年1-8月屬于新產能的增量,因此市場拓展順利的情況下,明年公司鋰電產業仍會保持高速增長。后續公司將根據市場需求情況擇機布局新的產能。目前產品全部為三元圓柱鋰電池,未來也不排除會往儲能領域介入,拓展其他材料產品。具體情況請大家關注公司的信息披露。9、鋰電池業務各領域的占比情況?市場競爭是否激烈?答:公司鋰電池應用在電動二輪車和便攜式儲能領域占比約80%,電動工具、掃地機器人等其他小動力市場是公司明年主要拓展的方向,爭取全面拓展以此來調整產品結構。目前訂單情況較好。10、鋰電池業務發展較好是因為行業增速的帶動還是公司技術優于同行的原因?答:兩個因素都有。一方面,有受到國內外小動力多元化市場銷量大幅增長的帶動,另一方面,公司有通過引進人才來提升技術優勢、降低成本,目前523、622、811都有在做,未來8系材料比例會逐步提高。11、三季度以來,鋰電池原材料上漲,四季度公司是否有往下轉嫁?答:公司有部分向下游進行轉嫁。隨著新項目的產能釋放,公司產能提升,采購議價能力也有所提升。同時,公司會進行一定的價格鎖定措施,新項目自動化程度高,使得公司毛利率保持較平穩。12、公司鋰電池利潤率比其他公司高的原因是什么?答:其實與頭部企業如億緯鋰能相比,公司鋰電池毛利并沒有他們高,與其他鋰電池企業比,公司能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一方面是對材料的上漲趨勢評判較好,在原材料上漲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戰略儲備;另一方面,技術性能指標有自己的優勢,比如在循環壽命、高倍率、一致性等方面優于同行,使得產品質量也得到客戶的認可。13、四季度的鐠釹漲價,對公司有什么影響?答:鐠釹屬于稀土材料,稀土材料的價格波動對公司影響不大,公司磁性材料以鐵氧體為主。14、光伏產業今年銷量?未來規劃?答:公司光伏組件全年出貨量約有5GW,因為部分訂單會通過外協,公司會輸出管理、品牌以保證外協產品的性能、品質及成本。預計年底公司將有600MW硅片、8GW電池、3.5GW組件的內部產能,今年新投產的4GW電池和2GW組件將保障明年的增速,產能將在明年才能全面釋放,外協訂單比重會逐步減少,新項目的投產及市場拓展,會使得公司光伏產業明年仍處于高速增長狀態。目前光伏產業出口占比較大,明年將加大國內市場的開發力度。15、公司器件是由公司軟磁材料做成的嗎?答:公司器件主要有應用在手機上的振動器件、5G基站里的環形器/隔離器以及軟磁材料下游的電感器件。公司振動器件去年出貨量有3億多只,全球市占率超20%,除了手機應用外現在還有在拓展非手機應用領域,如電動牙刷、美容儀、汽車觸覺反饋等。環形器/隔離器則大功率、小功率的射頻器件都有。電感器件則主要用在汽車電子、服務器、消費電子、安防等領域。16、電感產業未來增速如何?答:目前公司電感產業體量不大,2020年度銷售約5000萬元,2021年在前一年基數上保持了高速增長。在產品和市場端,電感在汽車端應用已大批量供貨,服務器端今年下半年開始批量供應,消費電子、安防等市場多款產品尚處于新客戶開發階段。在投資端,公司已先后投資了一體電感、T-core、薄膜電感、疊層電感等各類生產線,為后續的發展打下較好的基礎。中長期來看,預計公司電感產業將處于相對高速增長狀態。17、國內做電感廠家多,毛利也不高,公司怎么看?答:中低端電感生產商競爭相對激烈,毛利率會低一些。從產品層面來看,公司瞄準的是中高端市場,對標的是臺灣、日本的頭部企業。毛利高低與投資階段有關,處于投資初期,則投入大產出少,毛利自然不會高,等投資到了后期穩定階段,產出多,則毛利會相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