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情況介紹公司是一家擁有磁性材料+器件、光伏+鋰電兩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企業。磁性材料+器件:業務伊始,穩定的現金牛。磁性材料作為公司的初始業務,歷經41年,已成長為行業的龍頭企業,為公司研發及新業務拓展提供穩定持續的現金流。公司正積極拓展金屬磁粉芯、納米晶/非晶納米晶、電感領域,市場空間廣闊。截止目前,公司已具有年產20萬噸預燒料、17萬噸永磁鐵氧體、4萬噸軟磁鐵氧體、塑磁2萬噸的生產能力。從目前的經營情況看,公司磁性材料的收入占比不到40%,但因該業務的綜合盈利能力較強,高于其收入占比。光伏+鋰電:高速發展注入新動能。公司自2010年開始布局光伏產業,前面十年均處于穩步發展階段,自2020年度開始加大2投資力度,隨著新項目后續投產,營收規模將達到百億級別。新能源板塊均走差異化競爭策略,在做好、做強的基礎上穩步做大。光伏產業主要聚焦于海外分布式發電市場;鋰電池產業自2015年開始投資,現主要聚焦于電動二輪車、便攜式儲能、電動工具等小動力市場,差異化的市場布局讓新能源產業保持了較好的盈利能力。預計到年底公司內部將具有年產600MW硅片、8GW電池、3.5GW組件、2.5Gwh鋰電池的生產能力。從目前經營情況看,太陽產業因受硅料和海運費漲價影響,其在收入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盈利能力的幅度遠低于收入增長幅度,但在同行業中對比,東磁光伏產業的盈利能力仍屬中上水平。公司目前處在快速發展期,磁材業務主業穩定發展,市場地位突出,提供了穩定的盈利來源。光伏、鋰電業務產能快速擴張。器件業務,電感、隔離器/環形器、無線充電模組持續放量,公司的各個板塊中都有可以放量的空間。二、問答環節1、公司未來各業務增長規劃?答:磁性材料行業年均增長率5—10%的樣子,自去年疫情以來,大客戶對供應商的要求變高,使得訂單向抗風險能力強,信譽良好、品質可靠的頭部供應商聚集,客戶新品開發權的比例也有所提升,同時,新應用領域、新產品的出現使得磁性材料需求量增加,使得公司收入的增長比例會遠高于行業平均增長水平。預計未來幾年,公司磁性材料產業仍將穩定增長,但在該模塊,不同的產品增長比例會不一樣,如永磁增長幅度相對會小些,軟磁和塑磁的增幅會高一些。光伏產業今年新投的4GW電池已于11月底投產,2GW組件項目也投產在即,明年放量將比今年多,若明年原材料價格不像今年這樣大幅上漲,成本端壓力趨緩,盈利能力將有望上行。鋰電池產業今年預計能完成8-9億的收入,同比增長幅度較大,主要是原有產線滿產釋放,且1.48億支鋰電新項目也于今年8月投產,新投產的項目明年會釋放,待其穩定滿產后不排除公司會根據市場情況適時擴大產能。2、鋰電池下游客戶結構情況?答:下游應用領域占比較多的是便攜式儲能、電動工具、其3次是電動二輪車、掃地機器人等領域。目前客戶主要以國內為主,部分產品有銷往境外。3、公司鋰電池毛利較高的原因是什么?答:其實與頭部企業如億瑋鋰能等相比,公司鋰電池毛利并沒有他們高,主要原因是公司規模較小,還不具有規模效應,需要通過高性價比來吸引客戶,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司仍能保持較高的盈利水平主要是因為,在原材料上漲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戰略儲備,同時產品質量也得到客戶的認可,在循環壽命、高倍率方面有自己的優勢。4、公司明年鋰電池營收預計?答:公司今年鋰電池約有8、9億收入,由于今年8月有1.48億支高性能鋰電池項目新產能釋放,根據項目投資公告,該項目若達產后,能新增年銷售收入約8.03億元,利潤總額約1.11億元。因此,若市場拓展順利的話,該產業明年收入仍會保持高速的增長。5、公司鋰電池新產能釋放,訂單情況能否保證?答:公司是以銷定產模式,尋求的是規模與效益相匹配的發展。公司項目投資是建立在市場供需已出現缺口基礎上進行的。從目前經營來看,下游客戶開發情況良好。6、公司光伏產業全年毛利情況?答:光伏產業去年利潤總額約3個億。由于今年受原材料大幅上漲、遠洋運輸費用大幅上漲等多重因素影響,光伏產業今年營收增幅將大大高于盈利的增幅,但預計毛利率仍能保持在10%以上。7、公司光伏產能翻倍后,盈利水平是否可以同行業二線企業的水平計算?答:不能簡單的用國內批量生產的方式計算公司光伏產業的盈利水平。因為公司原有業務以出口銷售為主,并選擇了境外差異化市場,如車棚、大棚、戶用光伏電站等特定場所進行拓展,通常該部分盈利能力會比國內招投標的批量生產項目強一些。8、公司光伏組件后續是否會擴產跟電池片一樣?答:不一定會做到完全匹配,但公司從前幾年開始,對光伏4產業的經營策略就已經調整為電池轉組件,組件轉系統。公司在江蘇的組件生產基地也留有擴產的空間。待今年新的兩個項目投產后,后續我們會先穩穩,一方面看看硅料的發展情況,因硅料的價格波動對產業的影響較大,另一方面我們會著重評判未來產能擴張應布局的新技術和新產品。公司目前大尺寸高效電池規模占比大,在技術和規模上有自己的優勢,且2020年和2021年新股的項目均留有提升為TOPCON的空間。目前N型TOPCON、HJT技術我們均有在跟蹤、研發。9、公司江蘇項目是否有電站指標?答:公司在江蘇投資項目時,當地政府就為我們搭橋牽線了幾大央企,投產后將有望采購部分組件,另一方面公司也有機會向政府爭取當地電站的建設,公司可以通過電站建設消化部分組件并獲得電站投資、運營帶來的收益。10、工信部節能高效電機的政策是否會影響鐵氧體磁性材料產業?答:鐵氧體電機和釹鐵硼電機都屬于永磁節能電機,鐵氧體針對的是小型微型電機,而釹鐵硼應用的是大功率電機。兩者都可以做到國家新的高能效標準。11、公司目前金屬磁粉芯的產能和客戶情況?答:金屬磁粉芯產能約5000—6000噸,預計2022年會超1萬噸。國內客戶開發較少,主要是北美大客戶、日立、SolarEdge、Enphase以及部分國內外光伏逆變器的生產商等。12、公司電感產業未來規劃?客戶情況?答:目前電感產業已進入汽車品類、電腦服務器,安防以及消費電子的市場也在開發眾多頭部客戶,預計明年會形成大批量供貨。后續公司會根據客戶需求情況,適時加大投資力度。13、公司今年組件出貨量有多少?答:公司組件產品今年產能是1.5GW,到年底將擁有3.5GW的產能。由于有外協部分訂單,預計今年組件出貨量會超5GW。14、公司光伏產品銷往境外為主,海外渠道建設情況?答:公司有通過在海外設立子公司,聘請當地專業銷售團隊、技術人員進行市場開拓。例如歐洲設立了德國、荷蘭子公司,負5責歐洲德國、法國、荷蘭、盧森堡等地的市場拓展。15、公司戰略決策機制是什么?答:“做強磁性、發展能源”是公司的發展戰略,公司各業務板塊是事業部制管理,各事業部均有專業的管理團隊進行相應產業的專業化經營管理,從戰略層面來看,每塊業務都有各自經營目標、技術研發、項目投資、市場拓展的規劃。重大項目的決策機制將通過董事會、股東大會的形式來進行。16、公司與英洛華是否存在同業競爭的情況?答:不存在同業競爭的情況。因為兩者從原材料、加工工藝、應用領域和成本方面均不同。鐵氧體原材料容易獲取,耐高溫,成本低,釹鐵硼則屬于稀有材料,加工工藝復雜,成本高,磁力強,同時對于應用環境方面,釹鐵硼不耐高溫且在潮濕有鹽霧的地方容易氧化,而鐵氧體耐高溫,因此各自的應用領域不同。如永磁鐵氧體主要應用在家電、汽車輔助電機等方面,而釹鐵硼主要應用在汽車的驅動電機、風力發電、電梯、軌道交道等方面。但也有一小部會重疊,如空調的壓縮機電機方面,以往有的客戶選擇鐵氧體、有的客戶選擇釹鐵硼,后來隨著能耗指標的提升,釹鐵硼就應用的更多了。所以說兩類產品會有小部分市場的替代,但大部分市場有各自的領域。17、公司核心競爭優勢是什么?答:公司的經營理念是穩步、可持續發展、百年企業。公司的核心優勢主要體現在研發技術、管理經驗、客戶結構等方面。公司在研發投入上逐步增加,材料技術開發能力強;企業管理通過40多年長時間的累積有著一定的優勢,如精益制造、成本管控;公司客戶大多為行業領先企業,這些企業在未來發展方向和新品布局上具有天然優勢,公司綜合競爭強可以優先獲得這些客戶新產品、新項目的開發權,以進一步保障公司在新產品、新應用領域的優先介入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