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公司經營和產品的情況(以調研機構提問,公司高管回答的方式展開)
問題一: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大約120億元,扣除新冠檢測試劑盒的80多億,其他常規檢測試劑盒的收入還是有30多億的,常規試劑盒的業務規模相對于疫情前還是增長了不少。今年公司常規試劑盒的銷量還能維持這個水平嗎?
答:這30多個億中,包含儀器、配套試劑和耗材,并不都是非新冠檢測產品的試劑盒收入。實際上今年一季度的常規檢測產品的銷售額和2019年同期相差不大,但是出倉量相比2019年同期有所增加,主要是因為這兩年一些常規檢測產品的價格在下調,有一部分試劑盒的價格下降了大約30%以上。
問題二:我們關注到公司去年發布了一個《調價通知函》,這個在行業里面還是引起了比較大的討論。公司是基于什么戰略考慮的呢?
答: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為了響應國家相關政策,醫療產品是要滿足老百姓的日常需求的,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還有就是行業集采招標的政策導向。第二個方面是基于公司的自身能力考量。通過規模化的生產,公司可以控制并且降低產品的成本,這樣既能響應國家和行業政策,又能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
問題三:從公司近兩年披露的年報中,公司的產品結構有很大的擴充,比如測序、化學發光、質譜以及配套相關儀器全部都面向市場推廣了出來,而且公司也準備進入IVD全領域。公司為什么會突然有這個打算呢?
答:公司很早之前就做了準備。我們的下屬子公司都是專業隊伍,全資子公司中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1991年成立的,控股子公司廣州市達瑞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2003年成立的,全資子公司廣州達泰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是2004年成立的。這些都不是新成立的公司,都是老品牌,經過了時間的沉淀。所以公司不是這兩年才決定進入IVD全領域的,之前就有布局,但是那時候公司能力沒那么大,這兩年我們有這個能力了,未來公司會繼續做大做強,向全診斷全系列發展。
問題四:我們之前有了解到,公司與廣州開發區投資促進局有共同投資開發一個擴產項目,想問問是做什么的?然后現在建設進度怎么樣了?
答:公司知識城擴產項目主要用于耗材及原材料的自動化生產線建設、高端IVD儀器設備研發和產業化能力建設以及生化診斷試劑研發和自動化生產線建設。目前公司知識城擴產項目正在加緊施工建設當中。
問題五:我們關注到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的毛利率指標比2019年指標更好一些,想問問這是什么原因呢?
答:從成本結構方面來講,我們是指總體毛利率水平,不是單品的毛利率水平。主要是因為公司整體的運營結構比較合理,包括原材料、人工等,實現了規模化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