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是否還會延續之前的多元化投資思路,繼續投資并購企業,然后孵化上市?
公司將堅持“大健康”發展戰略,聚焦醫藥、醫療主業,對外審慎投資。如存在和主業高度相關的投資機會,在時機合適的情況下,公司也會考慮投資并購。
2、公司旗下是否還有子公司有上市計劃?
公司參股企業漢王藥業、普瑞金、譜新生物等均有上市規劃,目前正在有序推進中,敬請關注。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漢江藥業和秦嶺旅游,從業務和經營業績來講,都具備上市的可能性。
3、公司下屬企業較多,如何實現對子公司的良好管控,是否有足夠的精力?
公司在2015年即確定了聚焦醫藥、醫療“大健康”的發展戰略,醫藥、醫療子公司受到公司直接領導。近年來,公司穩步推進農化、新材料、旅游業務獨立發展,目前穎泰生物、凱盛新材、麗江股份均為上市公司,在各自板塊內實行獨立運營,公司主要通過事業部制進行管理,如農化新材料事業部、旅游事業部等等,同時積極發揮作為控股股東在其三會治理中的關鍵作用。
4、公司旗下各醫院的盈虧情況?
重慶松山醫院和北京華生康復醫院分別于2020年4月和2021年5月開業運營,目前兩家醫院都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尚未實現盈利,但醫院的營收和就診人次保持穩定增長,發展趨勢良好,隨著業務的發展,公司將擇機加開床位,推動醫院營收水平進一步提升。
此外,疫情三年中,海外醫療機構的客流量受到一定沖擊。公司在以往年報中已對瑞士巴拉塞爾生物診療中心的母公司瑞士生物進行了商譽減值計提。未來公司將綜合運用多種手段,盡可能降低疫情對海外醫院的影響,并努力使兩家海外醫院的經營回復至正常水平。
5、松山醫院作為非營利性醫院,如何實現對上市公司的價值?后續是否會轉為營利性醫院?
公司創辦松山醫院時,根據公司的定位以及政策,選擇了非營利性醫院。非營利性醫院可以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比如免稅、醫保和在相關的政府配套政策上面得到顯性和隱性的支持,同時也可以獲得和公立醫院深度合作的機會。對上市公司而言,將在非營利性三級醫療平臺的基礎上,延展更多的創新醫療項目,從而在價值鏈上實現商業收益。
關于是否轉成營利性醫院,市場中存在這種先例,但是很少這樣做。從公司的長期發展規劃看,非營利性醫院性質并不影響公司未來業績的實現,市場中也有很多知名的非營利性醫院發展得很好。
6、公司醫藥板塊產能實現了大幅提升,對于多出來的富余產能,公司如何利用好?
公司產能利用率整體穩定,各生產基地將根據產品營銷策略、市場需求等因素綜合確定投產情況。對于醫藥板塊富余產能,公司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利用:(1)滿足公司現有產品的中長期生產需求;(2)公司擬新組建藥物研究院,作為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發工場,積極推動醫藥板塊的整體研發工作;
(3)積極探索和實施CDMO/CMO業務,公司已組建專業化團隊,對外承接“外用、口服、無菌”等多劑型的制劑CDMO項目,目前已與多家企業開展生產研發和產品代工合作。
7、公司對華邦制藥人和生產基地有什么規劃?
人和生產基地所處的位置是重慶兩江新區的核心地帶,臨近兩江幸福廣場和照母山國家森林公園,按規劃不能再建生產廠房。因此,公司在完成從人和生產基地到水土生產基地的產品轉移后,擬對園區進行升級改造,從單一制藥工業廠區向“產、研”融合升級,通過成立華邦藥物研究院、引進國內外優質項目資源等方式,進一步整合公司海內外醫藥、醫療資源。
8、公司是否會做股權激勵?
為促進公司長遠、穩定發展,公司一直以來通過多種方式和在多個層次實施管理層及核心團隊激勵,未來公司會根據業務發展情況分業務版塊實施更多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