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公司2022年報的業績解讀、業務發展情況的介紹。
2022全年,公司主營集裝箱業務逆勢保量提價,市場占有率穩步提升。公司全年營業總收入162.3億元,同比增長6.19%,歸母凈利潤33.37億元,同比增長24.26%。ROE為7.54%,同比實現提升0.55個百分點,每股收益EPS達1.61,同比提升15%。公司全年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46億標準箱,同比增長7.0%。其中國內港口項目完成箱量1.05億標準箱,同比增長10.5%,對公司主業增長形成有力支撐。海外項目完成箱量3千38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0.9%,在外圍環境復雜多變的背景下依然實現正增長,實屬不易。
另外,公司在綜合開發、智慧科技等方面,圍繞主業進行多方位賦能,保障公司運營提質增效。整體來看,公司圓滿地完成了本年度既定戰略目標和各項經營指標。
第二部分:互動交流。
1、請問公司怎么看待行業趨勢及業務展望?
答:根據交通運輸部于2023年1月發布的全國港口吞吐量數據,2022年全國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95億TEU,同比增長4.7%;全國港口貨物吞吐量為156.85億噸,同比增長0.9%。展望2023年,我國堅持多邊主義,主動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助力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同時加大吸引外資力度,以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國家對于進出口的預期是促穩提質。可以預見,今年上半年,大概率延續去年第四季度國際貿易需求下降趨勢,下半年隨歐美庫存周期壓力影響,貿易量和貨物吞吐量將呈現復蘇形勢。疊加我國各項貿易協定的落地,貿易投資便利化水準將進一步提升,中國和貿易伙伴之間合作的紐帶將進一步增強,進而增強商品進出口動能,港口行業必將從中受益。此外,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的持續推進,也將為港口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3年,全球經濟復蘇仍受地緣政治局勢不穩、通脹、后疫情等潛在危機的不確定因素影響。但是隨著全球疫情趨緩,仍有部分經濟體釋放被壓抑的需求。集裝箱供應量持續上升,港口操作效率將有所提升,全球海運集裝箱運量增速將趨于正常化水平。本公司及旗下碼頭將持繼續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全年業務量爭取實現平穩增長。
2、請問公司關于一帶一路港口運營投資情況?
答:自2008年開始海外拓展以來,公司海外業務發展迅速,目前已布局全球6大洲25個國家地區50個港口,形成較為完善的港口、物流和園區網絡。2022年,海外收入實現41.25億元,同比增加10.48%,占總收入比重近25%,成為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其中海外主控項目表現突出,斯里蘭卡科倫坡CICT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21.5萬TEU,同比增長5.1%,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凈利潤突破7000萬美元,創開港以來新高。
下一步,按照“精耕東南亞、細耕中東拉美”的海外戰略部署,招商港口及相關子公司2023年將加大海外投資力度,重點關注東南亞RCEP區域、中東、拉美等經濟增速較快,制造業發展潛力較大的區域。目前,公司及相關子公司正在積極跟進多個投資項目,力爭年內有所突破。
3、請公司介紹一下數字化轉型的進展和成果?
答:招商港口近年持續打造智慧港口新標桿,數字化轉型成果豐碩。媽灣自動駕駛項目成功入選交通部首批智能交通先導應用試點,智慧港口解決方案入選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成功推薦目錄,于2022年8月獲得2021年度中國港口協會唯一的科技進步特等獎。與騰訊合資的深圳港騰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推出門到港數字供應鏈多項服務,轉單業務及其他增值服務陸續完成上線并取得初步成效。大灣區組合港區塊鏈平臺截止2022年底共開通25個點位,服務大灣區進出口企業超過4,700家,累計實現業務箱量26萬TEU,進一步強化以深圳西部母港為核心的立體多維業務協同聯盟圈。招商國科獲得交通部TOS攻堅項目立項,招商局智慧港口解決方案取得階段性成果。
未來,招商港口將繼續堅持把數字化轉型作為重要的戰略舉措,提升科技創新發展研究院能力,聯合外部研究機構,搭建多元科研平臺,在港口相關核心技術、前沿技術方面加大科研投入,并加強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提升存量資產的運營效率與效益;同時,繼續推進在港口供應鏈服務、綠色智慧港口等領域的商業模式創新,探索港口綜合服務新模式,推動公司高質量轉型升級。
4、請問公司說明三年分紅政策具體情況?
答:公司充分考慮股東回報,堅持現金分紅優先的基本原則,提出未來三年(2022-2024年度)分紅規劃,在滿足現金分紅條件、保證公司正常經營和長遠發展的前提下,公司保持利潤分配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原則上每年以現金方式分配的利潤不少于當年實現的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
公司擬按2022年末總股本24.99億股為基數,每十股派發現金股利4.5元(含稅),共計11.25億元。約占2022年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33.37億元的34%,達到港口行業平均水平。按現行股價約16.16元/股計算,股息率約2.66%,處于港口行業上市公司的中等偏上水平。從對股東負責任的角度來說,公司會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分紅比例,未來我們分紅率會維持一個比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