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公司2021年報的業績解讀、業務發展情況的介紹。業務情況:2021年,公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3639萬標箱,同比增長12.0%,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中國內地港口項目完成箱量9514萬標箱,同比增長10.9%,高于國內整體增速(交通部公布的全國沿海港口2021年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7.0%);海外項目完成箱量3357萬標箱,同比增長16.3%。公司完成散雜貨吞吐量6.13億噸,同比增長35.0%,主要受益于參股公司大連港吸并營口港,整體變更為遼港股份,自2021年2月起,公司將營口港業務量納入統計。綜合開發、智慧信息和輔助產業,也都基本達到預期指標,雖然占比還較小,但增長空間很大。財務情況:2021年,招商港口實現營業收入152.84億元,同比增長19.8%。完成扣非歸母凈利潤23.56億元,同比增長85.3%。雙雙創出歷史新高。主要得益于業務快速增長,主控和參股項目經營效益雙雙提升,反映港口核心業務表現良好。完成歸母凈利潤26.86億元,同比增長29.5%,ROE達到6.99%,同比提高1.32個百分點,實現較大提升。2022年,公司將重點做好母港建設、海外拓展、綜合開發、創新發展、市場商務、運營管理和資本運作七大方面工作,扎實推動世界一流港口綜合服務商建設,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盈利能力,努力為股東創造更好回報。第二部分:互動交流。1、請問公司未來國內港口布局的主要方向是什么?答:國內港口布局方面,公司將緊抓供給側改革機遇,立足于“區域整合、提升協同”的目標,從沿海五大港口群中持續尋找整合合作機會,進一步擴大和完善國內港口網絡布局,突出重點,全力推進,引領區域港口整合的新方向,不斷提升港口發展質量,實現港口資產效率最大化,立足珠三角做強母港,發展長三角提升資產質量,輻射其他地區港口擴大公司影響力。未來,公司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為目標,致力于成為世界一流港口綜合服務商。始終堅持「內生增長+創新轉型」兩大發展路徑,不斷提升客戶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為股東謀取更多回報,為支持當地經濟產業發展,推動港口行業的良好發展作貢獻。2、公司對港航市場運價持續高位運行的看法是什么?是否有計劃提高裝卸費率?答:公司認為航運市場繁榮的環境為港口裝卸費用提升提供了有力空間,同時,國內裝卸費用水平距離國際水平仍有很大空間。公司2022年各港口的費率談判已到尾聲,在運價高企和部分港口已經發布的費率提升的有利環境下,今年國內港口費率都有不同百分比的增長,而海外項目的費率預計會按各地通脹率增長。3、請介紹下公司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項目的推進進展?答:粵港澳大灣區組合港項目是與平安集團合作打造的貿易便利化平臺,截至2021年底,組合港模式已推廣至順德、北滘等10家大灣區支線碼頭,累計完成14個組合港碼頭的數據上聯和聯調測試,服務大灣區進出口企業超1300家,助力大灣區貿易便利化持續提升。今年,組合港模式預計將繼續推廣10個碼頭,為大灣區內進出口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便捷的物流服務,助推大灣區高質量發展。4、俄烏沖突對公司業務是否有影響?公司如何研判后續對行業的影響?答:從對招商港口影響來看,公司旗下深赤灣散雜貨碼頭及吉布提碼頭的散雜貨業務進貨量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但由于業務規模占比較小,總體影響有限。短期來看,俄烏沖突造成歐洲部分港口集裝箱的出口和轉運受到不確定性影響,部分歐洲港口出現擁堵,需積極關注其對供應鏈運行的影響。長期來看,俄烏沖突會影響黑海區域的干散貨運輸,世界港口業將面臨主要貿易航線的結構性調整。該地區的貿易限制將導致進出口貿易轉向其他國家,類似中國、中亞、阿拉伯與北非等谷物需要轉從美國、南美進口,航線距離拉長。5、新冠疫情防控對公司有哪些影響?下一步公司對疫情防控有哪些部署?答:目前公司國內外主要港口運行情況基本平穩,但因國內外新冠疫情的反復也給碼頭生產帶來了一定挑戰。2021年,國內各地區疫情零星反復,部分港口相應提升疫情防控等級,導致在港船舶的等泊時間延長,影響了碼頭處理能力,造成集裝箱裝卸往返周期拉長。船公司為避免船期延誤也會調整航線、采取跳港等方式應對,因此各港區均有不同程度重箱滯港。同時,疫情導致的船舶延誤,也使得空班船、加班船多于往年。面對近期疫情形勢復雜嚴峻的態勢,招商港口通過多種手段,力保供應鏈體系暢通、穩定。招商港口旗下各碼頭積極優化操作流程,盡可能壓縮船舶在港時間,并積極與船公司及貨主溝通推行重箱預約制,減少重箱在堆場的滯留時間,在保證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加強生產經營統籌協調。另一方面,持續完善防控機制,積極推進港區服務驛站建設,并對一線重點人員實施閉環管理,有效的化解了疫情的相關風險。總之,招商港口既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也堅持安全生產經營。在疫情嚴峻復雜的情況下,把國門、守底線,高標準常態化的推進疫情防控,保證了中國國內員工無感染,海外能控制的穩定安全局面;同時落實聯防聯控機制,有效協調各相關方,保障港口安全生產運營,維護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雙鏈」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