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潤貝航科簡介環節
二、 互動交流環節
1.請問公司很多產品是從國外進口,那么在國際局勢比較復雜的情況下,如何確保采購不受到重大影響?
從供應穩定性來說,公司所進口的產品主要為民用航空領域的航材,由于國內運營中的飛機主要采購的是波音、空客的各型客機,波音、空客等公司均在國內進行飛機制造的轉包生產,航空產業鏈的國際分工程度較高,產業鏈分工較為成熟,因此供應鏈穩定性相對較高。另一方面公司深耕航空材料供應鏈十幾年,與主要的航空材料上游供應商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而采購成本方面,2018年8月受貿易摩擦影響,潤滑油和潤滑脂等產品曾經實施過加征25%的關稅,但2019年9月起不再加征,并對已加征的關稅稅款予以退還。2020年9月,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相關公告,繼續保持不加征關稅的政策。2021年3月,財政部及海關總署發布通知,自202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1日,對民航相關航材免征進口關稅。在0關稅的背景下,整體來說采購成本也是具有穩定性的。
2.目前全球疫情反復,部分地區供應鏈可能不穩定,公司如何確保給下游客戶供給航材的時效性呢?
公司較早在行業內開啟信息化管理,積累了大量客戶應用數據。公司會根據下游客戶經營特點,如航班飛行狀況、飛機的維修或定檢計劃、飛機制造商生產計劃等因素,并結合公司自身的庫存狀況對通用性較強且使用頻率較高,用量相對較大或者相對穩定的航材進行針對性備貨,既能保障客戶對航材的安全庫存,又避免倉庫積壓浪費。
此外,公司與部分客戶采用寄售服務模式,公司將相應的產品發送至客戶指定的寄售倉庫,客戶可隨時領用,定期結算。此種模式能有效降低客戶備貨壓力,同時也提高了客戶對公司的粘性。
物流方面,為及時響應航空領域客戶時效性要求,公司在全國建立倉庫或服務網點,并需要了解航材存儲特殊要求,做好庫存管理,動態跟蹤客戶的產品消耗情況,及時配送。
3. 公司向上游原廠采購的價格如何確定?有些交付周期較長的航材成本波動水平是怎樣的,公司如何保持合理的利潤水平?
公司與主要的供應商通常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或授權分銷書,主要供應商會基于雙方的歷史合作情況及公司的年度采購計劃,在產品分銷商面價基礎上給予公司一定的折扣,最終協商出具體產品的年度采購價格,該價格年度內相對穩定。公司在銷售時定價整體采用成本加成原則,并且由于航空業對專業性、安全性及適航性要求極高,下游客戶必須根據飛機維修手冊等專業技術資料采購航材,價格敏感度較低,因此公司對于成本波動的傳導有一定主動權。
另外,對于向海外供應商采購的匯率波動風險,公司財務部門定期監控公司外幣交易和外幣資產及負債的規模,并根據匯率變化靈活安排購匯付匯時間,以在一定程度緩沖匯率波動風險。此外,公司將在充分調研與分析可行性的基礎上,擇機考慮通過遠期結售匯、外匯套期保值等手段努力規避匯率風險。
4.公司國產化航材的增長,在行業方面有哪些促進因素?
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商飛C919的交付商用,將提升飛機制造領域對于航空材料的需求。公司全資子公司潤和新材料的部分國產化航材已獲得中國商飛工藝材料產品批準書,未來品類料將不斷擴充,這是公司國產化航材業務的機遇之一。
另一方面,全資子公司航信科技、潤和新材料已取得民航局批準的PMA認證(零部件制造人批準書),民用航空用化學產品設計/生產批準函、MDA(改裝設計批準書)、CTSOA(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等多項適航認證,并開發出幾十款國產化航材產品,可以在國內航司飛機上使用,用于替代進口航材。在民航產業國產化提速的大背景下,公司另外兩類客戶(航空公司和飛機維修領域客戶),對于在飛機運營維護修理當中選用航材的國產化替代,是另外一方面的機遇。
5.公司國產化航材業務方面有什么優勢?
公司是行業內為數不多且較早從航材分銷業務向國產化自主研發航材轉型的企業。經過多年在航材領域的沉淀,公司布局了豐富的產品研發技術儲備,建立了完善的適航認證體系。同時依靠公司成熟的銷售與服務體系,快速實現從研發、認證到銷售的閉環。在產業鏈上相當于把握住了“微笑曲線”的高附加值的左右兩端。未來我們將不斷加強研發投入,努力提升國產化航材市場占有率,實現拓品類和拓市場的雙向發展。
6.疫情防控政策優化,對于航空業整體以及公司業務的影響是怎樣的?
根據行業內的數據統計,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對于航班量是有一定提升的,比如航班管家、飛常準等最新數據顯示,上周(12.5-12.11)民航國內客運航班量達到3萬多架次,環比上上周增長在60%以上。但是由于疫情反復,各地出現疫情高峰的情況也有區別,所以對于行業整體復蘇的情況,我們也在觀望當中。
具體到對于公司業務的影響,公司的主要產品有幾類:航空油料、航空原材料及消耗件、航空化學品、地面支持設備等,其中與航班量直接相關度最高的是航空油料。而針對其他幾類產品而言,在飛機的維修保養方面,客戶常采用日歷小時與飛行小時/飛行循環孰先達到即進行檢修的方式,所以航班量的變化對于這幾類產品消耗量的需求影響,相對于航空油料而言顯著性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