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新能源大發展的背景下,請問公司的發展戰略是什么?
公司將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首要任務,秉持因地制宜,靈活采用低成本、目標集聚、差異化的發展策略,牢固樹立“三駕馬車、雙核并發、四輪驅動”的發展思路。自主開發方面,深挖項目資源、發展潛力,加強與地方政府的溝通對接,用好集團公司的優勢資源條件,做好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大文章”;合作開發方面,建立長期供應鏈合作關系,協同配合,推動產業落地,力爭開發指標;充分解放思想,創新項目開發模式,積極尋找合作伙伴,穩健開發“新能源+”項目;抓好落實“以大代小”技改項目,全力推動項目落實,借鑒寧夏、新疆等區域示范項目改造經驗,擴大增容改造空間。堅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舉,統籌“基地式、場站式、分布式”開發。同時,突出風電主業,持續鞏固風電行業領先地位;加強光伏開發,優化新能源裝機結構;推動氫能、氨能、新型儲能、地熱、光熱等新興領域取得突破。
2)公司在大基地方面有怎樣的發展規劃,進展如何?
公司積極推進大基地項目的發展規劃,成立工作專班,超前謀劃,提早布局,強化戰略協同,專職推動基地項目各項工作穩步前進。目前已取得廣西、甘肅、天津以及寧夏等區域的多個基地型項目開發指標;以及江蘇、海南等區域的海上風電基地項目。在國家第二批沙漠、戈壁、荒漠基地項目規劃中,根據集團統一安排,公司負責牽頭推進多個千萬千瓦級大基地項目。例如公司建設的寧夏中衛騰格里新能源基地項目,是國家“沙戈荒”基地中首個備案、開工的光伏治沙發電項目。公司提前謀劃、精心組織,充分保障了項目建設速度,目前一期項目逐步投產。生態治理方面,通過草方格固沙等方式,開展多元治沙模式和治沙經濟,達到綜合治理的生態效益。項目計劃運用‘林光互補’、‘農光互補’技術,采取‘林草藥結合’模式,形成光、林、草、藥相結合的林沙產業新模式。
3)公司2022年裝機容量達到31+GW,能否介紹下2023年公司預計新增裝機容量情況,會否大幅度增加?
公司2022年全年取得開發指標突破18.37吉瓦,2021年至2022年,公司累計取得開發指標36.74吉瓦,充足的資源儲備為為公司新能源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2023年,公司將大力推進項目落實,預計全年新增裝機容量較2022年度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4)公司數字化轉型成效如何?
2022年,公司加快推進安全生產數字化技術平臺和管理體系建設,實現數智賦能管理。深挖數據價值,解決中斷設備長周期運行問題;開發故障預警模型,建成全覆蓋的在線振動監測網絡,從“被動檢修”向“預知維護”轉變。不斷創新設備監管方式,部署機組攝像頭、移動布控球和工作記錄儀,實現生產車輛、船舶實時定位,有效掃除安全管理盲區。推行運檢分離、集中監控、區域維保新模式,整合區域資源,打破場站間壁壘,解決人員忙閑不均、技術不平衡等問題;優化工作流程,實現作業標準化,通過推行標準作業票卡包,將風險預控、安全措施、維護質量、檢修工藝融入生產作業全過程,實現作業安全和設備維護質量可控在控。
5)公司的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回收情況如何?
2022年,公司可再生能源電價補貼款回收情況較好,共收到補貼款207.72億元,較過往年度有較大幅度提升。同時,公司靈活采取保理、ABS等資產證券化方式盤活應收補貼款。補貼回收加快有利于改善公司現金流情況,對公司未來新能源項目投資提供資金支持。
6)作為重資產行業,請問公司是怎么降低資金成本的?
2022年,公司密切關注政策導向,用足用好綠色金融政策,不斷優化融資結構,主動開展存量貸款置換,壓降存量貸款資金成本。同時借助本集團信用優勢加大資本市場債務融資頻率,本年順利完成DFI(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注冊工作,確保超短融資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產品融資渠道通暢。2022年,公司成功發行了二十五期超短融資券、一期短期融資券、一期中期票據、一期綠色中期票據。全年資金成本繼續保持行業優勢。
7)公司在電力營銷方面有哪些措施,是否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消納水平?
公司堅持市場化方向和量價協同原則,客觀全面分析電力供需、政策變化、外送條件等關鍵要素,優化電力交易策略,多渠道尋求盈利模式,優先爭取高質量交易。組織分子公司積極參與綠色電力交易,持續擴大交易規模,拓寬平價項目盈利模式,提高交易收益;抓住火電燃料成本高位運行的市場因素,積極開展風火置換交易,提升協同創效能力;建立權責清晰、靈活高效的決策機制,提高新能源消納水平。近年來,新能源消納比例持續提升,限電率明顯下降。
8)企業對ESG有加大重視嗎?
公司自上市以來,已連續11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連續5年在年報中設置“環境、社會和管治”章節。為響應國務院國資委“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體系”的要求,公司于今年首次發布了獨立的ESG報告,近期董事會還增設了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目的是為了優化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管理架構,充分發揮董事會對ESG事項的管理決策以及監督作用,也顯示了公司對ESG的重視程度。未來,公司將進一步完善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工作機制,提升ESG績效,在資本市場中發揮帶頭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