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貴公司未來規劃方向?有沒有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對于負債率過高有什么措施?一季度業績同比下降較多,對后期業績的展望?
答:您好,從幾個方面來答復您的問題。首先,未來公司將以“大平臺+精專業”為核心,全力打造以電子元器件為核心的電子元器件應用創新與現代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持續推動網信系統、人工智能、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業務領域的應用創新成熟落地;連接產業上下游,探索產業生態運營模式,全面提升對產業鏈的覆蓋能力以及對下游行業的應用技術實力,加快公司數字化轉型升級進程,助力電子信息產業健康發展。第二,公司分銷產品下游應用范圍廣泛,人工智能是其中重要的應用領域,中電港持續關注重點應用領域的發展趨勢,及時調整資源配置結構,提升把握市場機會的能力。第三,公司的負債率較高是和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的商業模式、行業特點密切相關的,同時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速度較快、業務規模較大,資金需求也較大。針對負債率較高的問題,公司將積極控制應收賬款及存貨規模、積極開拓融資渠道、獲取充分的銀行授信額度保障資金鏈安全,從而實現優化負債結構、保證資金鏈安全、穩定的目的。第四,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經營業績的下滑是受2022年下半年,特別是第四季度以來經濟環境影響造成的。電子信息產業全行業目前處在去庫存的調整階段,隨著國家整體經濟形勢的復蘇,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也將會逐漸恢復到正常的發展軌道中。謝謝您的關注。
2.與同業競爭中有哪些優勢?什么原因造成毛利率為什么比同業低?
答:您好,中電港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授權資源優勢,截止2022年末公司上游授權產品線達到136條,已經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優質的授權資源是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2、客戶資源優勢,公司憑借優質的授權分銷資質、全面的產品線布局、完整的業務體系,在多年業務發展中積累了眾多領域的優質客戶資源;3、歷史沉淀及規模優勢,公司近三年來營收規模穩居國內電子元器件分銷企業第一位,長期的歷史沉淀讓公司與供應商、客戶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較大的市場份額為公司進一步拓展業務、鞏固競爭優勢提供了重要保證;4、技術優勢,公司多年來扎根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專注于消費電子、通訊系統、計算機、工業電子、汽車電子等多個下游應用領域,對電子元器件產品的技術研發、運用場景具有深刻的見解,并儲備了一批高素質人才隊伍和專業技術知識;5、綜合服務優勢,中電港已經發展成為涵蓋電子元器件分銷、設計鏈服務、供應鏈協同配套和產業數據服務的綜合服務提供商;6、生態優勢,公司通過“大平臺”建設,集聚了產業鏈上下游大量的產業資源,為業務的可持續增長提供動力。目前同行業企業毛利率水平呈現以下特點:1、包括中電港在內,營業收入規模較大的企業毛利率水平普遍在5%以下;2、中等規模分銷商的毛利率水平普遍在5%-10%,高于公司的毛利率水平;3、規模較小的分銷商更加聚焦于某類產品、領域等,其專業化運作使毛利率保持了相對較高的水平,普遍在10%以上。謝謝!
3.未來產品應用市場怎么樣
答:您好。截止2022年末公司分銷業務的授權產品線136條,分銷產品包括CPU、GPU、MCU等處理器及存儲器、射頻器件及無線連接產品、模擬器件、分立器件、傳感器、可編程邏輯器件等完備的產品類別,下游應用廣泛覆蓋了消費電子、通訊系統、工業電子、汽車電子、人工智能等眾多應用領域。謝謝。
4.財總,您好!請問公司目前的經營情況如何?
答:您好。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433.0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12.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0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96%;資產總額197.28億元,較期初減少2.90%。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2.4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37.2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7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46.87%;資產總額194.42億元,較期初減少1.45%。具體可參閱公司披露的2022年年度報告及2023年第一季度報告等定期報告,謝謝。
5.請問歸母凈利潤同比降低的原因是?
答:您好。根據公司披露的《2023年一季度報告》,公司歸母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原因系:(1)受2020年下半年以來供給需求變動等影響,市場出現“缺芯”,公司銷售規模持續增長,2022年1-3月收入、利潤水平處于歷史高位,使2023年1-3月的比較基數較高;(2)2022年下半年以來,在宏觀經濟整體下行等因素的影響下,電子元器件終端需求較為疲軟;加之較多電子元器件短缺已得到緩解,部分客戶降低了備貨庫存。謝謝。
6.目前公司獲得了哪些廠商的授權分銷資格?
答:您好。截至2022年12月末,公司在國內外獲得了136家電子元器件原廠的授權分銷資格。公司的授權分銷產品線既包括Qualcomm(高通)、AMD(超威)、NXP(恩智浦)、Micron(美光)、ADI(亞德諾)、Renesas(瑞薩)、Nvidia(英偉達)等國際頂尖品牌,還包括紫光展銳、小華半導體、瀾起、豪威科技、兆易創新、長鑫存儲、圣邦微、矽力杰、思瑞浦等國內知名品牌。謝謝。
7.貴司2022年毛利不超過百分之四,請問今年上市后毛利率能否上升
答:您好,公司2020-2022年度毛利率水平分別為3.87%、3.53%和3.65%,保持了相對穩定的水平。不同電子元器件分銷企業由于經營策略、業務規模、分銷產品線品牌、產品種類、下游產品應用領域等方面不同,從而毛利率水平也不相同。包括中電港在內的銷售規模較大的分銷商從深度、廣度方面全方位服務各類型客戶,對接了眾多原廠,并提供種類繁多的電子元器件的分銷業務,業務特點表現為多產品線和產品品種、多領域覆蓋,同時也對接了較多毛利較低的業務,并拉低了公司整體毛利率,使毛利率穩定在5%以下。謝謝。
8.公司今年分紅方案?
答:您好。根據《公司法》、《公司章程》的有關規定,在符合公司利潤分配政策、保證公司正常經營和長遠發展的前提下,為積極回報全體股東并與全體股東分享公司發展的經營成果,擬訂2022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為:擬以公司現有總股本759,900,097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1.42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107,905,813.77元,公司2022年度不送紅股,不進行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謝謝。
9.請問董事長,公司并非簡單的提供芯片分銷代理,而是通過軟硬件支持提供解決方案。但為何毛利率這么低?
答:您好。中電港是行業領先的電子元器件應用創新與現代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依托三十余年產業上下游資源積累、技術沉淀、應用創新,已經發展成為涵蓋電子元器件分銷、設計鏈服務、供應鏈協同配套和產業數據服務的綜合服務提供商。公司主營業務以電子元器件分銷為核心,設計鏈服務、供應鏈協同配套和產業數據服務都是圍繞電子元器件分銷業務展開的,從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來看分銷業務收入占比超過99%。謝謝。
10.主要客戶有哪些,占比多少
答:您好。截至2022年末,公司客戶已遍布消費電子、通訊系統、工業電子、計算機、汽車電子等多個領域,并與包括消費電子領域的小米、傳音、創維、美的、海爾、海信,通訊系統領域的中興、移遠通信,工業電子領域的浙江中控、雷賽智能,計算機領域的華碩,汽車電子領域的比亞迪、華陽集團,電子制造領域的富士康等全球知名電子信息產業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前五大客戶占年度銷售總額比例為19.80%。具體可參閱2022年年度報告,謝謝。
11.公司有AI系統服務嗎?
答:您好。公司分銷產品應用領域包括人工智能領域。未來公司將持續推動人工智能等業務領域的應用創新成熟落地,加快數字化轉型升級,助力電子信息產業健康發展。謝謝。
12.請問總經理,日前國家再申要“要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支持平臺企業引領發展”,貴司作為芯片平臺頭部企業在后期將采取何舉措引領行業發展?
答:您好,電子元器件分銷行業處于電子信息產業鏈中游環節,通過技術、產品、應用、數據、資金、人才等生產要素的集聚和高效配置,將上游原廠與下游電子產品制造商緊密聯系在一起,保障電子元器件供應鏈穩定,成為連接產業上下游的重要紐帶。一方面,公司通過自身在行業市場、客戶網絡的布局,幫助原廠積極推廣新產品、開拓新客戶,解決了上游原廠難以有效覆蓋眾多客戶的痛點,降低原廠的營銷成本;另一方面,公司通過市場人員、現場應用工程師FAE深入服務下游電子產品生產制造企業,整合客戶需求,降低客戶采購成本,在為客戶供應電子元器件的同時,在產品設計、產品應用等方面為客戶提供技術支持和應用解決方案,實現技術增值和服務創新。謝謝您的關注。
13.請問董事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有何預期,以及戰略部署?謝謝
答:您好。首先,公司的發展規劃:未來,公司將以“大平臺+精專業”為核心,全力打造以電子元器件為核心的電子元器件應用創新與現代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持續推動網信系統、人工智能、智慧視覺、智慧音頻、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業務領域的應用創新成熟落地;連接產業上下游,探索產業生態運營模式,全面提升對產業鏈的覆蓋能力以及對下游行業的應用技術實力,加快公司數字化轉型升級進程,助力電子信息產業健康發展。第二,公司發展戰略具體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1、打造以電子元器件為核心的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圈,全面提升公司為生態圈企業賦能的能力公司將持續完善電子元器件授權分銷業務的產品線配置,不斷提升應用創新能力,為各細分行業領域的客戶提供選擇更豐富的“一站式”產品解決方案,全面提升公司在電子信息產業供應鏈中的綜合服務價值。同時,公司將全力推進供應鏈協同配套平臺建設,以現有“虎門倉”為核心,完成三級倉體系建設和落地,建設和完善自動化與信息系統,配置全球化儲運體系,提高供應鏈整體管理與協同水平,協助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提高全球資源配置的效率。公司將通過建設與整合電子元器件分銷、設計鏈服務、供應鏈協同配套、產業數據服務四大業務板塊,完善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促進生態圈企業相互協同、相互賦能,提高生態圈整體運營效率,成為電子元器件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圈的領跑者。2、以“新基建”為方向、“精專業”為依托,深入拓展下游應用領域公司將加大在網信系統、人工智能、智慧視覺、智慧音頻、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精專業”應用領域的研發投入力度,拓展豐富公司電子元器件產品的下游應用場景,增強公司產品技術研發實力,使得公司在下游各細分領域形成一定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公司亦計劃以新基建相關市場作為業務重點拓展方向,以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增長引擎,最大化覆蓋行業標桿客戶,全方位推進新基建相關業務增長。3、數字化轉型升級,探索大數據服務新模式公司將依托大平臺產業資源集聚優勢,進一步升級優化電子信息產業數據引擎“芯查查”,探索大數據新商業模式,以大數據驅動公司業務深入穩定發展。未來公司將重點打造集產品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大數據、行業趨勢大數據于一體的產業大數據平臺,成為電子信息產業中數據挖掘、分析、運營的專業服務提供商。謝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