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介紹
2022年公司業績繼續保持穩健增長的良好態勢,實現營業收入35.06億元,同比增長5.65%;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97億元,同比增長8.55%。在2022年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消費市場需求放緩等因素的影響下,公司克服困難、頂住壓力,實現了經營業績的穩定提升。
2022年是豪鵬科技創立的第二十周年,二十年來,豪鵬始終聚焦新能源電池主業,堅持多元化發展戰略,不斷夯實公司抗風險能力。公司2022年度軟包鋰離子電池收入18.07億元,占收入比重51.56%;圓柱鋰離子電池收入10.62億元,占收入比重30.30%;鎳氫電池收入6.03億元,占收入比重17.21%。隨著公司整體收入體量的逐年增加,鎳氫業務收入占總收入比例也將繼續收窄。
隨著下游消費市場需求的逐步回暖,以筆記本電腦、手機為代表的傳統消費類電池出貨量將穩步提升,可穿戴設備、電子煙、智能家居、機器人、輕動力、車載T-Box、便攜式儲能等新興領域的快速發展也將為消費類電池行業帶來更多新機遇。而消費類電池產品是公司起家且賴以生存的代表產品,作為國內消費類電池領域的龍頭企業,未來公司的戰略方向將朝著繼續鞏固、擴大消費類電池產品市場占有率展開。因此,在2022年公司也已進行了提前加碼布局,研發投入2.15億元,較去年同比增加19.03%,以期在行業發展紅利期搶占更多市場份額;未來公司將繼續保持研發投入的絕對值增長,錨定未來。
與此同時,公司正在按計劃穩步推進廣東豪鵬新能源研發生產基地建設項目(一期)項目的建設進度,項目建成后,將在現有產品系列基礎上,不同程度地擴建聚合物軟包鋰離子電池、圓柱鋰離子電池及優化鎳氫電池的產線,推動公司產業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開拓新的營收和利潤增長點,提高市場占有率和綜合競爭力,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同時,擴建產線能夠增強公司在承接訂單量大、時效性強等目標客戶訂單的能力,從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項目建成后也將極大地提升公司生產效率及規模效應,進一步鞏固公司的行業地位。
而公司首發募集資金凈額遠低于募投項目投資總額,募投項目投資存在較大資金缺口,公司短期內以自有資金投入該項目的資金壓力較大,因此,公司將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人民幣110,000.00萬元,加快該項目建設進度。該事項已經進行了預案公告。
另外,伴隨著鋰電池儲能行業由起步期邁入高速擴張階段,全球電力系統儲能及戶用儲能裝機規模呈不斷增長態勢。公司擁有豐富的電芯研發及生產經驗,具備儲能業務開拓的能力。未來公司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兼顧儲能系統、大型儲能電芯領域,此外公司將重點在軟件系統研發、儲能電芯電化學平臺搭建、產品分析及應用場景研究等領域加大投入,充分論證技術方案及可行性,為未來業務開拓發展做好技術研發儲備。在“穩”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質量、結構、速度、效益等各方面的“進”,以長遠的眼光和心態做好豪鵬口碑,相信會得到市場正向的回報。
目前,豪鵬科技的發展路線已經得到了來自世界五百強、細分行業前十名的品牌客戶的認可和支持,現有業務訂單量保持長期穩定提升態勢,同時老客戶新項目、新客戶均穩定開拓中。未來公司將繼續聚焦有引領行業發展潛力的新客戶或新行業,以戰略大客戶需求為牽引,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并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在相應的領域不斷提升產品的綜合競爭力,在深挖原有客戶潛力的同時,積極開拓戰略性新客戶與此同時,公司海外業務占比持續提升,占整體營業收入比重達到70.23%,較上年同比增長9.15%。因此,為強化海外客戶需求的交付保障,更好地服務海外客戶,公司擬通過全資子公司于越南投資設廠,該事項已進行公告。此舉將利用越南市場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能源、產業及關稅政策,同時分散地緣政治風險,提升公司國際市場競爭力。
2023年,將是豪鵬科技“消費類+儲能”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希望圍繞“消費類市場達到足夠的市場份額,掌握足夠的話語權;儲能市場加速研發,推動產品落地進程”開展相應的建設工作。保持強大的戰略耐心和毅力,通過創新驅動,拓寬和加深“護城河”,把公司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先發優勢”不斷夯實和釋放,真正領跑未來。
二、投資者主要問題
1.公司股權激勵目標設定2023年業績達到45億,其中增量來自哪些領域?是否會有來自大型儲能產品的貢獻?
答:公司業績考核目標的設定一方面是基于公司對下游客戶需求的把握和判斷,公司現有客戶需求保持穩定增長、潛在客戶開拓穩步進行,未來增量相對可觀,對上述業績考核目標的實現具備一定支撐性;另一方面希望通過業績考核目標來牽引員工積極開展工作,爭取更高的績效,以“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互為平衡的方式,激發團隊發展活力。主要的收入增量來自以下方面:
1)經過多年的發展,公司便攜式儲能業務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研發、生產工藝及市場開拓能力,2023年將發力新的大客戶并進入量產供貨階段,此部分的業務收入增量較為可觀。2)公司在輕動力、電子煙、游戲機、手機等幾大新業務方面,也將實現較大進展,業務體量較2022年均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而在儲能系統、大型儲能電芯領域,公司將重點在軟件系統研發、儲能電芯電化學平臺搭建、產品分析及應用場景研究等領域加大投入,充分論證技術方案及可行性,為未來業務開拓發展做好技術研發儲備。
2.公司拓展大型儲能業務的出發點及產品研發進展情況?
答:目前公司正在按計劃開展儲能系統、大型儲能電芯產品的研發和論證工作,公司擁有多年的電芯生產經驗,具備該項業務的研發能力。
大型儲能市場當前被定義為新基建產業,客戶端對于產品品質要求較高。因此,公司希望能夠向市場輸出有價值、有品質的產品。所以在戰略打法上,公司會繼續堅持穩中求進,在“穩”的基礎上努力實現質量、結構、速度、效益等各方面的“進”,以長遠的眼光和心態做好豪鵬口碑,相信會得到市場正向的回報。
3.公司此次可轉債募集資金會投向儲能領域嗎?
答:儲能系統、大型儲能電芯領域將是公司研發投入的重點領域之一,公司將在充分論證技術及產品可行性的基礎上進行后續的規劃。公司現有消費類業務的拓展勢在必行,因此加快廣東豪鵬新能源潼湖工業園的建設,提前做好準備,進一步提升公司現有業務的集成供應能力,為公司持續擴大營收規模提供根本支撐,也增厚了公司開拓新業務的底氣。
此外,公司將繼續堅持多元化融資渠道,考慮以最有效率、最合適的方式規劃新產品投入。
4.潼湖工業園的建設進展情況及后續產能轉移規劃?
答:潼湖工業園正按計劃推進建設工作,今年陸續有部分產能將轉移至潼湖工業園進行生產,而整個工業園預期將在2024年達到預計可使用狀態。
未來公司深圳廠區的產能都將陸續轉移至惠州潼湖工業園,一方面可以將原來分散的產能集中起來,開展集約化、規模化生產,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可配套進行生產線擴產,增強公司在承接訂單量大、時效性強等目標客戶訂單的能力,從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5.公司產能利用率情況?
答:目前公司產能利用率整體處于較為合理的水平。2023年公司收入目標較2022年整體收入情況將有較大幅度增長,因此公司也將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的增長,提前規劃布局相應產能。
在原業務領域,鞏固現有客戶并拓展新客戶,通過增設新產線、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提升筆電、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領域的客戶占比;與此同時,對新技術、新應用領域始終保持敏感度,及時把握行業發展動向,以前瞻性的判斷能力、扎實的研究設計及制造能力,持續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6.公司未來新增的產能主要依靠那些業務領域消化?
答:公司消化新增產能的應用領域主要包括兩大方面:1)老客戶的老項目訂單擴量及新項目簽單,隨著公司產品核心競爭力和產品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和提升,會有更多的項目開案;2)公司鞏固現有客戶的同時,將積極拓展新客戶,通過增設新產線、優化產業結構,進一步提升筆電、手機、電子煙、便攜式儲能、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細分領域的市場占有率,進一步消化新增產能。
7.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下調,公司利潤情況是否會加速提升?
答:2022年公司利潤增速受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公司產品銷售價格相對于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公司整體利潤情況有所下滑。而目前來看,碳酸鋰價格下調,成本壓力有所緩解,且隨著消費市場的逐步復蘇,公司毛利率也有望逐步回調。
但同時,新能源電池行業市場競爭極為激烈,要求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這也是為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所以短期來看,公司利潤增速將低于收入增速。
8.公司未來在幾大費用投入方面的考慮?
答:管理費用方面,需要考慮人才體系匹配公司發展戰略,因此在核心崗位方面需要增加和培育相應的專業人才,所以2022年也增加相了應的投入,補短板、固優勢,增強管理團隊綜合能力;但隨著組織結構的穩定,以及未來產能轉移后的管理效率提升,管理費用也會趨于穩定水平,且隨著收入規模的增長,占比也會有所降低。銷售費用方面,公司聚焦世界五百強及細分領域前十名的品牌商客戶,雖然后續將持續追加一些戰略大客戶開發,但銷售費用整體保持平穩態勢,同時隨著收入規模的持續提升,銷售費用率也將維持在穩定水平。財務費用方面,公司外幣結算的收入規模占整個集團業務的比重較大,為了對沖外匯波動的影響,公司堅持風險中性原則,按照既定的制度和流程進行外匯套期保值,匯率的波動會對財務費用造成一定影響,但結合業務整體情況來看,該操作是公司對沖風險的合理方式。
在研發費用投入方面,未來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以匹配公司既定的業績提升目標。在現有消費類產品領域,公司將繼續保持研發投入、追求研發效率,提升產品安全性、能量密度和倍率等性能,滿足下游品牌客戶終端產品升級對電源性能的需求。同時,在儲能系統、大型儲能電芯領域,公司將重點在軟件系統研發、儲能電芯電化學平臺搭建、產品分析及應用場景研究等領域加大投入,充分論證技術方案及可行性,為業務發展做好技術研發儲備。
9.公司固態電池的研發進展情況?
答:固態電池的發展是新能源行業的技術創新路線之一,決定其大批量、規模化應用的因素,更多地取決于整個產業鏈的成熟和配套。而目前市場上比較火熱的半固態產品理念,相較于鋰電池技術路線并沒有絕對優勢。因此,公司當前研發的主基調還是以鋰電池研發投入為主,兼顧半固態、固態電池的前瞻性研究。
10.公司在手機業務方面有什么規劃?
答:手機作為消費類電池應用領域的最大模塊之一,始終是公司重視的發展方向。但早期公司受制于整體產能規模,并未在手機業務領域著重發力,而是優先選擇聚焦筆電業務。隨著公司筆電業務的市場占有率、客戶認可度的提升,公司產能的提升預期,公司目前已經具備了大力開拓手機業務的技術和產品供應能力。
公司在手機業務開拓方面的策略主要是,先通過供應二線品牌廠商積累足夠的出貨經驗,同時不斷縮小與標桿企業的技術差距,按計劃開拓并切入一線品牌廠商。目前公司已向部分手機品牌客戶批量供應手機電池產品。在公司2023年的45億收入規劃中,手機產品業務的收入貢獻也會進一步提升。
11.目前消費類市場是否出現價格導向型趨勢,公司如何應對?
答:公司始終秉承研發技術、產品品質競爭理念,不做低價競爭,定位服務世界五百強及細分領域前十名的品牌上客戶,在產品和服務上更好地滿足客戶要求。且電池作為終端應用產品的核心部件之一,客戶對其安全性和品質的可靠性要求苛刻,所以也會從品質出發,考慮綜合性價比。
12.消費類市場復蘇情況?未來空間還有多大?
答:2022年是消費類市場整體較為低迷的時期,隨著各項利好政策的出臺,相信消費市場將逐步復蘇。尤其是展望2023年下半年,市場給予了較強的預期和信心。
隨著現代電子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安全、清潔、高效的二次電池在工業、國防、科技、生活等領域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在消費電子市場保持穩步發展的同時,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等概念逐步實現商用化,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全面應用,將加速公司所處行業的發展。粗略估算,消費類市場仍有超過3000億的市場規模。在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