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問公司所在區域的新能源發電情況?
答:據2023年1月4日新疆日報公布,截至2022年底,自治區新能源裝機4,065.5萬千瓦,占新疆電網總裝機容量的36.09%,其中,風電裝機容量為2,614.6萬千瓦、光伏裝機容量為1,450.9萬千瓦。2022年新疆電網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404.2萬千瓦,同比增加254.17%,新能源裝機容量增長迅速。其中,新增風電裝機206萬千瓦、光伏裝機198.2萬千瓦。 據2023年1月29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統計局公布,2022年,全年發電量4,668.9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全年火力發電量3,646.5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0.3%;水力發電量300.4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7.1%;風力發電量558.3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5%;太陽能發電量163.66億千瓦時,同比下降4.3%。2022年,新疆電網新能源發電量累計達到768.43億千瓦時,占新疆電網總發電量的近兩成,新能源利用率96.4%,疆內風光新能源消納持續提升。
2.請介紹下公司主營業務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在資源上的優勢?
答:公司目前運營的風電場、光伏電站主要位于新疆,區位優勢明顯。新疆地域遼闊,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資源豐富,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推進建設的大型清潔能源基地。風能資源方面,年平均風功率在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面積約為
12.6萬平方千米,新疆各地區均被列為全國Ⅰ類、Ⅲ類風能資源區;風能資源總儲量8.9億千瓦,70米高度潛在開發量≥200瓦/平方米的風能資源技術可開發量7.8億千瓦,占全國技術可開發量的15.4%,居全國第二。風能資源富集區主要集中在達坂城、阿拉山口、塔城老風口、額爾齊斯河谷、小草湖、哈密三塘湖—淖毛湖、哈密東南部、十三間房、羅布泊、準東等十大風區,非常適合大型并網風力發電項目;太陽能方面,新疆地區具有日照時間長,大氣透明度高,光照充足等特點,全疆各地全年日照小時數介于2,550—3,500小時,年輻射照度總量居于全國第二位,僅次于西藏高原,各地區被列為全國Ⅰ類、Ⅱ類太陽能資源區,新疆戈壁、沙漠、荒漠等未利用土地廣闊,非常適合規模化開發建設太陽能發電工程。
3.控股股東在公司業務開展及推進上能給予的支持主要體現在哪里?
答:公司控股股東新能源集團是自治區一家以“綠色產業”為鮮明特色的國有獨資企業,是自治區加速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投資運營平臺,在新疆具有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較強的行業影響力。公司是新能源集團旗下唯一以風電與光伏發電項目投資、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為主業的專業化新能源公司,新能源集團為公司主營業務的拓展和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幫助。新能源集團與自治區各級政府的良好戰略合作關系亦為公司新能源發電項目的資源配置提供了有利條件。
4.請簡要介紹下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
答:2020年,國家確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全面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大力推進清潔能源發展。在此行業背景下,新疆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太陽能和風能資源儲量大、開發條件好、互補優勢強,是國家確定的“三基地一通道”。立新能源作為自治區國資系統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點企業,同質化產業整合的重要平臺,將緊跟國家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政策,把握生態文明建設、能源供給側結構優化升級的發展機遇期,“十四五”期間繼續聚焦主責主業,以“疆電外送”通道大基地配套新能源項目、環塔里木新能源基地項目等為契機,以新疆區域作為穩健發展立足點,在國內扎點擴面實現突破發展,持續做大新能源裝機規模,力爭“十四五”末裝機規模突破5,000MW。同時以綜合能源應用服務轉型和科技創新為引領,拉長拓寬產業鏈上下游,探索儲能設備制造、共享儲能、發電側儲能電網調峰等行業新業態,通過開發“源網荷儲”示范項目和分布式光伏項目,光伏+農業(畜牧)、智慧運維檢修、售電等相關產業,構建相關多元化發展道路,進一步塑造品牌價值和核心競爭力,力爭在“十四五”末發展成為一家穩健增長、具有鮮明特色的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服務企業。
5.請問貴公司是如何發展“西電東送”配套電源項目的?其項目的成功研發會給貴公司帶來怎樣的效益?
答:“西電東送”戰略重點工程是“吉泉直流”外送項目,公司于2020年新建的吉木薩爾合計360MW光伏發電項目。吉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總投資達407億元,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高的特高壓輸電工程。隨著吉泉直流功率提升,西北電網外送能力進一步加強,當前3,608萬千瓦的直流外送功率已經超過了西北單個省份負荷的歷史最大值,充分展現了特高壓直流超遠距離大容量送電的優越性,保障了全國東部地區的電力供應。
6.請問貴公司會如何加強信息披露和投資者關系管理?是否會持續優化法人治理結構?
答:公司嚴格遵守《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指引》《公司章程》及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制度》相關規定,設置了董事會辦公室作為投資者關系管理的具體實施機構,致力于以更好的方式和途徑使廣大投資者能夠平等地獲取公司經營管理、未來發展等信息。公司通過投資者“互動易”平臺、投資者咨詢電話、公開電子信箱等多元的溝通渠道和投資者調研工作,積極回復投資者關心的重要問題,并廣泛聽取投資者關于公司經營和管理的意見與建議,向投資者提供了暢通的溝通渠道。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和上市公司規范治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三會一層”法人治理體系。深入貫徹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重大決策部署,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與契約化管理,切實增強經理層成員的任期意識、崗位意識、權責意識,不斷激發經理層擔當作為、干事創業的活力。
7.國家頒布《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清潔能源消納行動計劃2018—2020》的政策,對貴公司來說“棄風棄光限電”的風險是否減小?
答:盡管近年來全國“棄風棄光限電”現象逐步好轉,但能否實現全額并網發電仍取決于當地電網是否擁有足夠輸送容量、當地電力消納能力等多種因素,如未來政策或經濟環境出現變化,“棄風棄光限電”問題出現反復,將可能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公司將繼續通過對市場結構、特點的分析、市場主體交易模式等,精準研判電力交易規則及市場行情,綜合制定交易策略。
8.貴公司裝機規模持續增長,經營效益不斷攀升,項目開發實現新的飛躍,請問面臨什么樣的風險?
答:產業政策調整風險,國內新能源發電行業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國家對可再生能源行業,尤其是風光電行業在上網電價保護、強制并網、強制購電以及各項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如果未來國家支持風光電行業的相關政策弱化,項目的收入將可能減少。公司將時刻關注國家政策導向,積極應對行業政策變化。項目投資風險,“十四五”以來,全國多個省份陸續明確提出鼓勵新能源電站配置儲能,并優先支持配置儲能的新能源發電項目。2022年3月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發布《服務推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操作指引(1.0版)》中明確,新能源項目建設7條推進路徑中包含配套儲能推進路徑。新增風電、光伏項目配置儲能已逐步成為行業常態,勢必增加項目初始投資成本。2022年國家對新核準陸上風電項目、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和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延續平價上網政策,加之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比例逐步提高,可能導致項目投資難以達到預期的收益水平。
9.公司未來的經營計劃,具體是什么?
答: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延續“同期開工、同期生產、同期儲備”的滾動發展策略,獨創具有立新能源特色的資源獲取方式,建立動態資源儲備庫,提速資源轉化和落地,最大化挖潛增效保證投資收益。聚焦多元培育,優化產業結構,更大力度探索新型能源供給模式,籌劃產業相關上下游業務補鏈、強鏈、延鏈,通過新技術、新概念研究賦能,實質性突破,助推立新能源向綜合能源供應商定位轉型。聚焦精益管理,市場化思維多角度深化國企改革,鞏固和拓展資本運作能力,做好人才強企戰略頂層設計,推動項目全壽命周期的資源稟賦、建設質量、投資造價、生產營銷精細化和標準化管理,注重電網消納環境變動,多措并舉提升項目的邊際收益。
10.對于交直流特高壓通道、能源大基地、區域競爭性配置項目資源,貴公司是如何計劃分配的?
答:公司全力搶抓交直流特高壓通道、能源大基地、區域競爭性配置項目資源,積極開拓直供電、源網荷儲、屋頂光伏等新興能源領域,全線出擊搶抓機遇,全年獲得金潤綠原達坂城4.95萬千瓦分散式風電項目、新疆立新能源若羌縣米蘭5萬千瓦風電項目、吉木薩爾縣15萬千瓦“光伏+儲能”一體化清潔能源示范項目、三塘湖20萬千瓦儲能+80萬千瓦風電項目、奇臺縣12.5萬千瓦儲能+30萬千瓦(風光同場)新能源項目開發權,收購新疆兵團第九師166團3.6萬千瓦農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公司始終緊盯發展任務,集中自身優勢力量聚焦“西電東送”配套電源項目,堅持市場化發展道路,多措并舉拓展項目資源開發儲備。
11.公司第一大客戶銷售額占年度總銷售額的比例超過90%,是否合理?
答:報告期內,公司投資的新能源電力項目主要位于新疆區內,公司對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銷售占比較高,是由于電力行業特殊性導致的,具有合理性。
12.公司年報披露整體負債率為68.67%,請解釋下原因?
答:公司所處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負債率水平屬于行業正常范疇,公司投入了大量自有資金及銀行借款用于光伏電站、風力電站建設等資本性支出。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募集資金到位后,資產負債率有一定的下降,財務結構得到改善,償債能力和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
13.公司是否有規劃建設光熱發電項目或者綠氫項目?
答:公司的主營業務為風力發電、光伏發電項目的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公司的主要產品是電力。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控股子公司31家,已投產控股裝機容量為1,251.0MW , 其中,風電621MW;光伏630MW。公司已核準在建和擬建風光電項目裝機規模為1,538.5MW。目前除了風力發電和光伏發電,暫無在建光熱發電項目。公司也正在積極關注研究和規劃布局光熱發電、儲能、新能源充電樁、氫能等技術。14.請介紹下公司在人才隊伍培養上做了哪些工作。
答:公司十分注重人才培養并持續投入大量資源,通過不間斷的內部輪崗培訓、定崗培訓等多種形式培養復合型人才和專業崗位人才,不斷提高員工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公司核心管理團隊成員致力于電力行業多年,熟悉新能源行業業務模式和發展趨勢,在項目投資、開發、建設、運營等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截止2022年末,公司正式員工175名,平均年齡35歲,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占比為62%,經過多年實踐已培育出一支年齡結構合理、文化層次高、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好的人才隊伍。
15.請介紹下公司風力發電機組變槳柜散熱系統形目的的進展,對公司的業務有什么影響?
答:項目進展如下:1,風力發電機組變槳柜散熱系統項目目前已經完成現場勘查并收集風機變槳柜數據、參數;2,編制項目立項報告及研究方案;3,對研究方案進行實際論證和示范技改;4,材料采購及加工;5,根據全年檢時間,按計劃進行施工;6,編制技改研究效果評估報告及結題報告;7,完成項目驗收、結題;8,取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證書1份。風力發電機組變槳柜散熱系統項目提高公司所轄風電場設備可利用率,降低風力發電機組故障頻次,同時降低機組能耗,進而降低風電場廠用電率,提升風電場經營效益。
16.公司IPO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先期投入及置換情況如何?答:置換前期投入33,009.74萬元,其中:伊吾淖毛湖49.5MW風力發電項目22,198.67萬元、伊吾白石湖15MW分散式風力發電項目6,272.85萬元、小紅山8MW分散式風電項目4,538.22萬元;補充流動資金27,063.65萬元,尚未使用的募集資金根據公司募投項目后續審計決算情況,建設資金需逐步支付。
17.請問貴公司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