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國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疊加趨嚴的行業監管力度和政策,公司經營環境持續承壓,面對諸多外部風險和挑戰,公司積極適應,并適時調整經營策略,一方面更加強調經營發展的健康可持續,持續夯實核心技術底座;另一方面積極化解外部環境及監管政策帶來的壓力和不確定性,減少系統性風險的影響,確保公司可持續發展。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3.70億元,剔除公司持有的股權資產價格變動以及行業事件等非經營性擾動,公司扣非歸母凈利潤為4.58億元。
2023年第一季度,在市場環境確定性增強、消費復蘇、宏觀經濟回暖背景下,公司搶抓機遇,不斷優化經營策略、調整資產配置,重點把握國內線下消費復蘇和海外移動支付快速發展的時代機遇,經營業績實現較快增長。公司營業總收入達18.99億元,同比增長6.0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99億元,同比增長257.1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凈利潤為2.49億元,同比增長38.01%。
問題1:公司年報披露了與中科院自化所在AI大模型上的研發合作,如何理解新大陸業務未來AI能落地的場景,以及新大陸做AI模型的優勢是什么?
回復:新大陸和中科院自化所早在2021年年底就開始了關于紫東太初多模態大模型的合作,新大陸是紫東太初創始合作伙伴之一,也是聯盟的首批成員單位。紫東太初是一個覆蓋了語言、音頻、視頻等多模態的大模型,目前主要應用在感知AI和認知AI兩大場景。在感知AI維度,新大陸主要基于大模型的海量數據,通過提取,蒸餾和剪枝的方式,在深耕的垂直場景里進行優化,形成垂直場景應用的小模型,實際效果來看,小模型應用的泛化性非常好,這也幫助新大陸在中國鐵塔的相關算法項目上取得了比較好的進展。在中國鐵塔關于算法項目的招標里,新大陸的算法入圍數量排名第二,算法質量排名第一。在認知AI領域,新大陸主要聚焦數字人民幣的智能合約應用進行前期探索。新大陸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上的優勢,可以總結為兩個,其一,數據優勢,新大陸在商戶運營及增值服務、運營商大數據服務等領域,通過持續的深耕,積累了高頻海量的數據資源。以中國鐵塔為例,新大陸是中國鐵塔最大的軟件服務提供商,同時中國鐵塔大模型的標注庫以及算法服務整體都是由新大陸來主導設計的。新大陸具有產業端合作的先發優勢。其二,技術優勢,新大陸具備邊緣側算法優勢,紫東太初大模型具備天生的泛化性優勢,在此基礎上,新大陸具備云邊協同、軟硬結合的優勢疊加,尤其在行業場景里,基于行業數據的敏感性和安全性,需要做私有化部署,新大陸在智能終端領域尤其是數字支付、智能感知識別領域擁有全系列產品和軟硬件創新能力,通過云側和邊緣側結合,形成分布式算力,賦能產業數字化。
問題2:收單行業歷經強監管洗牌后,如何看待未來1-3年的行業競爭格局?對于新大陸來說,在收單規模擴展的戰略上有什么規劃?
回復:在愈發趨嚴的行業監管政策和環境下,第三方支付行業將加速出清,短期看,整體影響主要在2022年已經體現,中長期看,趨嚴的監管政策將有利于行業更加健康可持續發展。目前具備全國性銀行卡收單牌照的支付機構共21家,從發展趨勢看,有比較明顯的向頭部聚集的趨勢。從公司發展角度來說,新大陸已經成為頭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堅守合規底線基礎上,公司當前更加追求有效的交易規模,而不是盲目去追求規模的擴張。在合理合適的情況下,新大陸會系統考慮,在規模、質量、效益上尋找最好的平衡點,確保商戶運營及增值服務板塊實現高質量的可持續發展。
問題3:對整個銀行卡收單市場未來的監管展望,最難的時候是否已經過去,未來是否還有更嚴厲的監管措施,目前監管態度是怎么樣的?
回復:從監管角度看,最難的階段已經過去,持續引導行業朝合規方向發展,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且整體環境在逐步得到改善,管理與交易的規則也更加清晰。監管機構支持并鼓勵支付機構更好地服務于線下的中小微商戶,為推動我國線下消費的復蘇,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問題4:數字人民幣對公司商業模式帶來的改變?
回復:數字人民幣在數字中國建設中,是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數字人民幣是由央行發行并由央行來主導推動,再通過各大運營機構分發,商業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互聯網企業共同參與逐層遞推的方式。從新大陸自身產業發展看,新大陸在硬件、軟件、場景運營服務等產業都具備了一定的市場地位和規模,通過數字人民幣的推廣和商業模式創新將有效將相關產業實現串聯,帶來新的產業空間。在軟件方面,新大陸是最早一批參與數字人民幣研發的企業,是中國銀行總行數字人民幣受理系統建設服務商,也是北京冬奧會唯一指定的數字人民幣受理系統建設服務商,在銀行軟件系統建設上具有很強的行業積累,同時新大陸在電信運營商、能源、交通、政務、教育等領域都具備很強的軟件服務和系統建設能力。在硬件方面,新大陸是數字貨幣研究所數字人民幣硬錢包標準制定的參與者之一,同時也是全球前三的數字支付終端供應商,2022年出貨量超1,100萬臺,當前公司全系產品均可受理數字人民幣,并且完成了支付終端在雙離線場景中的技術預研,其中條碼類產品已支持部分雙離線場景應用。在場景建設與運營方面,新大陸擁有全國性銀行卡收單牌照,超過1,000萬的存量商戶,通過與銀行開展聯合收單的模式,助推數幣活躍度提升和場景落地。目前新大陸與19家銀行展開合作,累計服務商戶超200萬戶,實現近4,000億交易流水。公司與建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進行數字人民幣相關系統對接,實現了基于數字人民幣的聯合運營模式。未來,公司數字人民幣業務的推廣主要聚焦兩個方向,對內助力國家金融治理的現代化,通過數字人民幣在智能合約場景的應用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數字人民幣試點和全面推廣,公司已經先后助力中國銀行在供應鏈金融、柜臺業務升級、公共交通等場景全面應用;對外通過持續輸出支持受理數字人民幣的數字支付終端以及參與銀行的跨境支付系統建設,助力數字人民幣國際化,公司已經先后在新加坡、香港、澳門等地協助相關銀行搭建數字人民幣支付跨境受理系統。
問題5:線下經濟復蘇情況,以及對公司的影響?
回復:伴隨經濟發展大環境的轉變,線下消費復蘇,今年一季度我國社零總額為11.49萬億元,同比增長5.8%。從新大陸業務數據反映看,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第一,商戶運營及增值服務業務,公司該部分業務主要聚焦我國線下中小微商戶并為其提供一站式服務,2023年一季度,公司支付服務總交易量達到6,600億,同比增長超20%;其二,消費復蘇對終端的需求也有所增加,同時得益于公司智能終端集群海外業務的本地化部署策略,公司海外業務保持持續高增長,一季度境外收入同比增長22.8%。
問題6:公司的智能硬件海外業務今年的增長情況如何?對跨境支付業務的布局例如海外牌照的收購有何考量?
回復:公司智能終端集群從2015年起就開始布局海外,同時公司海外布局不是簡單的當做一個銷售網點和窗口,而是走自營向下延伸的本地化部署策略,目前新大陸在亞太、歐洲、北美、拉美等地區都已經實現了本地化部署。近幾年,公司本地化部署策略效果逐步得到釋放,2022年度,公司海外業務收入同比增長超46%,今年一季度增長率超22.8%。拉美及中東非等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設備滲透率的持續提升,將為公司業務發展帶來充足市場空間。從海外業務的長遠發展看,公司當前的重點是先將公司硬件、軟件以及服務能力賦能出去,未來,在條件許可以及人員、能力適配的前提下,不排除在優勢地區向收單運營等方向做延伸。
問題7:公司智能感知識別終端業務在零售、倉儲物流等細分領域已經成為頭部企業,請問除了以上領域外,有無拓展更多場景和客戶?拓展了哪些機器視覺場景的應用?
回復:新大陸的智能感知識別終端業務主要聚焦兩個方面,其一是基于自身核心的條碼識讀技術延伸出的系列產品和服務,目前主要應用于倉儲物流、新零售等商業場景,同時近幾年公司加大在工業、醫療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尤其是在工業場景應用上,工業條碼要求更高更快的識讀速度、景深、精度,在這一領域新大陸創新直接物品標識——DPM碼,并且直接標識在玻璃、金屬材質等各類工業材質上,目前新大陸已經參與了工信部制定的7個行業標準,其中有2個將上升為國家標準,并且基于DPM碼識讀技術推出了一系列產品。其二,機器視覺層面,公司持續致力于人工智能視覺領域的技術研發與沉淀,2022年度公司成功申請了3項計算機視覺專利,完成視覺軟件架構設計并推出首款視覺軟件產品,包括測量、識別、定位等視覺功能以及小樣本學習算法、AI自動學習平臺。在工業應用領域,公司圍繞著生產過程的追溯需求研發出多款固定式掃描器,實現了重點客戶的開拓,穩步提高在電子制造、新能源、汽車裝配等行業的業務量級。
問題8:新大陸在數字中國建設的角色和未來規劃?
回復:在數字中國國家戰略大旗下,新大陸致力于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先鋒企業。公司將聚焦“以人為中心”的治理理念創新,圍繞城市治理中人、錢兩大核心要素,深度參與國家數字人民幣試點與推廣以及可信數字身份的產業實踐,為國家實現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建設城市樣板,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城市數字化治理解決方案。同時,公司將持續推動數字化轉型走深走實,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以數字支付終端為例,公司數字支付終端智能化、數字化成為了大的趨勢,且營收占比正逐步提升。公司將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夯實傳統產業根基,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核心技術加持下,形成數字化服務的綜合復合能力,為城市治理現代化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