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工科技2022-08-25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華工科技2022-08-25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
    微信
    微信
    QQ
    QQ
    QQ空間
    QQ空間
    微博
    微博
    股吧
    股吧
    日期 股票名 調研地點 調研形式
    2022-08-25 華工科技 公司二樓會議室 特定對象調研
    參與機構
    千合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保誠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RBC Global Asset Management (Asia) Limited,銳方(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銀國際(中國)有限公司,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灝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正德泰投資有限公司,東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資管部,北京灃沛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沙鋼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富安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益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煜德投資管理中心,新華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長江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晉江和銘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友瑩格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華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非馬投資管理,信達澳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興證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百年保險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三峽資本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雷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北大方正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匯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西藏合眾易晟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東方嘉富(寧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涇溪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杭州興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睿合銀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永安國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自營,北京潤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紅華資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航證券有限公司,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紅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廣州鉅米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國都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河清投資有限公司,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浙江臻遠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湖南源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景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恒泰證券,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拾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Platina Capital,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興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銀河自營投資總部,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銀河金匯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珠海常傾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前海聯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趣時資產管理,景泰利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尋常(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證券資產管理部,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白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萬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天時開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鑫然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萬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Ten Asset Management,匯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金證券上海自營分公司,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金香港資產管理,恒識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國投泰康資管公司,建信信托有限責任公司,交銀康聯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匯豐晉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安財保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鼎薩投資有限公司,上海潼驍投資發展中心,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東方睿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海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自營,杭州米倉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瑞信致遠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臺灣富邦證券有限公司,寬遠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調研詳情
    一、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劉含樹先生介紹了公司基本情況。華工科技產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成立于“中國光谷”腹地,2000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是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集團,2015年評定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成立以來,公司堅持“以激光技術及其應用”為主業,投資發展傳感器產業。經過多年的技術、產品積淀,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術為重要支撐的智能制造裝備業務、以信息通信技術為重要支撐的光聯接、無線聯接業務,以敏感電子技術為重要支撐的傳感器業務格局,聚焦新基建、新能源、新材料,汽車新四化、工業數智化等賽道,開展多層次開放式創新,參與構建全聯接、全感知、全智能世界。今年上半年,華工科技克服國際環境更趨復雜、國內疫情頻發帶來的不利影響,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實現營業收入62.18億元,同比增長34.0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63億元,同比增長61.34%,扣非凈利潤5.30億元,同比增長71.05%,可以說業績表現較為突出。從三大主業來看,感知業務拳頭產品PTC加熱系統已經全面覆蓋國內知名車企和造車新勢力,戰略新品壓力傳感器正式投產、IMR產品在家電和衛浴市場全面鋪開;聯接業務再次入列全球光模塊供應商TOP10榜單,數通產品持續放量,并通過了數家互聯網大廠的測試和審廠;智能制造業務聚焦新能源汽車、工程機械等重點行業,大客戶訂單大幅增長;在PCB、泛半導體、日用消費品等多個行業開發出技術領先的產品和自動化解決方案;已成為工程機械、重工、智能建造等行業龍頭企業智慧工廠解決方案的重要提供商。從上半年經營業績來看,公司持續增長的態勢會得到較好的保持,三大主業均拓展了新業務,有望形成新的增長點:在感知業務方面,實現了自研1800v高壓PTC芯片,在耐高電壓、功率密度及輕量化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并拿下了壓力傳感器項目首單,關鍵產品國產化進程進一步推進,還開拓了應用在家電外殼及汽車內飾的新業務,獲得了家電行業知名品牌的膜內注塑轉印產品供應方資質,在家電、衛浴、清潔電器等領域開發多線并進。在聯接業務方面,除了保持高端光模塊和數字小站產品快速增長的同時,圍繞個人、汽車、家庭、企業等多個產品應用場景,積極布局800G硅光模塊、皮站等產品。在智能制造業務方面,成立了智能制造事業總部,從原來的單一生產激光設備轉變為向客戶提供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打造自動化產線或智慧工廠,并在新能源電池動力焊接、半導體等方面開發了新產品,形成了新的增量。為提升公司的經營質量,增強內生增長動力,我們對產品力的打造方面進一步加強,在今年公司整體規劃中,我們做了5個方面的布局:(一)面向“三新兩化”豐富產品鏈、延伸產業鏈,打造新能源、智能制造兩大增長極。(二)積極應對國際形勢變化,開發戰略新產品,以“行業領先、國產替代”“專精特新”為研發重點,推進研發體系變革。(三)堅持重利潤大于重規模,實施精準考核,把提升毛利水平作為關鍵考核指標,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質量。(四)聚焦高端人才,完善引進、培養鏈條,推進實施“核心員工創新能力建設3年行動”,進而提升公司創新能力。(一)堅持“強管控”治理理念,加強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設,持續提升合規治理水平。在上述這5個方面,公司也給各核心業務板塊的團隊下達了目標任務,圍繞打造公司核心競爭力、提升新產品輸出能力、提升創新能力、提供更多的“行業領先”,“國產替代”和“專精特新”的產品,公司將以持續穩定增長的經營業績回報股東和廣大投資者。二、問答環節提問:1、公司傳感器業務今年增速較快,對全年該業務的展望?答復:傳感器業務是公司增速最快的業務之一,公司在保持溫度傳感器在大白電市場占有率領先地位的同時,提前布局汽車電子領域,目前公司的車用傳感器產品已進入蔚來、理想、上汽、東風等大部分國內主流車企及造車新勢力。新產品方面公司在家電領域拓展了小家電的感溫、加熱、防干燒等產品,汽車領域針對新能源汽車快充開發了適用于高電壓的PTC芯片,保證我們的產品高壓環境下也可以應用,開發了車用壓力傳感器,應用在汽車的空調管路、發動機、變速箱、剎車等方面,此外還有充電槍感溫的NTC,國家電網的測溫類NTC產品等。傳感器產品結構從去年年報來看,家電占約7成,汽車電子占約3成,今年預計可以達到各一半。去年傳感器產品整體銷售規模有15億,今年半年度已經突破10個億,增幅比較明顯,并且目前在手訂單充裕,預計今年全年能夠保持30%以上的增長,整體來說我們非常有信心。提問:2、公司車用傳感器產品優勢?行業內是否有競爭對手?答復:公司通過提前布局,目前PTC領域高理占了國內近一半市場份額,依托國家敏感陶瓷研發中心的研發平臺,在氧化物,陶瓷,半導體陶瓷的范疇領域有30年的技術沉淀,突破了配方和工藝的難度,是最早從事PTC研究的企業,也是最早進行PTC市場化的,不是其他企業兩三年能夠追趕的。公司自主掌握PTC加熱芯片的制造和封裝工藝的核心技術,國內暫時沒有相關領域競爭對手,主要競爭對手來源于德國和日韓,公司相比于競爭對手企業具有供應鏈優勢,預計未來幾年在行業里能夠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特別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擴展更廣闊的的應用空間。提問:3、熱泵和PTC加熱器哪種方案應用更廣泛?未來市場應用比例如何?答復:PTC與熱泵相比:第一是玻璃除霜除霧,熱泵達不到玻璃法規要求,第二低溫下的快速響應的要求無法滿足,對駕駛的體驗感影響較大。熱泵在極寒天氣下的運行效率相對PTC是較差的,一般熱泵系統在-10°C以下時就無法做到快速響應。相對而言,PTC制熱的特點就是成本低、結構簡單、出熱快、受外界環境影響小,因此從入門車到高端車都普遍在使用。未來隨著電池技術發展,電量的提升,續航里程提升,PTC耗電對用戶的影響更小。因此在新能源汽車領域PTC制熱還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提問:4、高壓PTC新產品發展前景如何?答復:高壓快充對PTC芯片的要求更高,技術難度更大,目前我們從芯片做起,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快充是未來新能源車充電的發展趨勢,預計兩年以后會普及,因此高壓快充是我們巨大的機會。公司開發出800V高壓水暖PTC加熱器(一種自動恒溫、省電的電加熱器),以滿足新能源汽車高壓快充需求。同時,通過加入獨立控制系統和OTA技術(空中下載技術),實現了汽車智能化與整車聯動,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全球前三。去年,這款產品銷售同比增長超200%,今年也保持了高速的增長,成為公司的又一個拳頭產品。提問:5、正源公司可以通過什么途徑有效提升毛利率水平?答復:今年正源高端光模塊以及數通產品的份額進一步增加,100G、200G、400G產品批量發貨、800G新品推出,數據中心光模塊在互聯網企業銷量增加,對正源毛利率提升起到了拉動作用;第二,單通道產品的國產化率提升,也對毛利率提升有一定貢獻;第三,公司加大研發投入,400G、800G硅光產品在海外市場逐步開拓市場,一旦形成規模效應,我們就會具有成本上的優勢,并搶占市場第一波的風口。提問:6、在目前宏觀經濟背景影響之下,公司激光業務今年的發展趨勢?答復:當前宏觀經濟壓力加大,激光行業競爭激烈,公司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尋求藍海市場,依托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帶動激光機器設備銷售,沿著“裝備智能化、產線自動化、工廠數智化”的發展戰略,加速推進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行業滲透,目前已在橋梁船舶、工程機械、重型機械、建材等行業形成標桿案例,充分發揮工業激光領域的領先地位和全產業鏈優勢。提問:7、公司激光業務是否布局了光伏、儲能領域?答復:隨著傳統能源向清潔能源轉型成為全球共識,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革命加速到來。為進一步支持公司在消費鋰電、太陽能光伏、動力電池等方面的業務布局和資源投入,2021年公司對二級子公司深圳華工激光增資1.8億元并更名為“深圳華工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今年起公司繼續加大對新能源行業的布局,并將深圳華工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由二級子公司納入一級子公司體系進行管理。作為華工科技智能制造業務的重要戰略布局,深圳華工新能源公司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能源轉型”戰略,聚焦鋰電、光伏兩大新興產業,推出了光伏玻璃鉆孔、無損激光劃裂等一系列高端裝備,并與多家全球消費及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建立深度戰略合作關系。近日,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公示了2021年度深圳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深圳華工新能源裝備有限公司榮登榜單。同時,隨著國內“碳中和、碳達峰”戰略實施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的發展,公司緊跟湖北省新能源行業發展戰略規劃,并依托荊門產業園區基礎,啟動荊門新能源智能裝備產業園建設,這是繼組建深圳新能源公司后的又一戰略舉措。華工科技新能源智能裝備荊門產業園將充分發揮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產業鏈布局和技術優勢,充分發揮新能源產業頭部企業在湖北布局,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和廣闊市場空間,緊抓新能源行業發展和激光智能制造兩個窗口期,與行業龍頭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打造行業標桿產品,打造國內一流、全球有影響力的“激光+智能制造”產業基地。該項目已于今年上半年開工,預計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30億元。提問:8、今年半年度公司投資收益如何?主要來源于哪里?答復:半年度投資收益主要來源于公司按權益法核算聯營企業半年度凈利潤形成的收益,其中主要是華工投資通過東湖華科基金和東湖華科管理公司持有長光華芯股權,長光華芯于2022年4月1日上市,公司按權益法確認1.51億元投資收益。提問:9、在公司管理層面,今年重點考核方向?答復:2022年,華工科技堅持“重利潤大于重規模”,實施精準考核,把提升毛利水平作為關鍵考核指標,進一步提升公司經營質量。公司鼓勵各核心控股公司在人才、費用等方面加大創新投入,圍繞打造公司核心競爭力、提升新產品輸出能力、提升創新能力,優化產品體系結構,形成2022年度專精特新產品庫,在各自細分業務領域中充分積累核心競爭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和服務的同時,提升各核心業務的全球競爭力。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

    我的收藏
    關注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獲取更多數據
    關閉 X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吹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