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管理層首先簡單介紹了2021年度公司的整體情況從整體情況來看,2021年是中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國內外形勢復雜嚴峻,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復給這個社會經濟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在此情況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組合政策,尤其是注重宏觀政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有效地應對了各項風險挑戰。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為商用車行業提供了有力的基本支撐,商用車整體外部經濟環境持續向好。上半年,受國六排放升級、治超治限持續推動等政策法規影響,需求不斷增長,重卡行業規模達到了約104.5萬輛的歷史高峰;下半年,受上半年的國五車輛提前預掛、油氣價格高漲、雙限雙控政策等因素影響,重卡市場終端需求表現低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資料,全年實現重卡銷售約139.5萬輛,同比下降13.8%,呈現前高后低走勢,重卡市場仍保持高景氣度需求。去年,在全體干部職工的團結協作下,大家通過開拓創新、攻堅克難、主動作為,頂住了行業周期性波動、全球供應鏈緊張、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重卡市場需求收縮、供給沖擊等一系列的壓力,取得了不少成果。各項主要指標明顯好于行業平均水平,重卡市場占有率實現穩步提升。公司全年累計生產整車152,164輛,同比下降15.52%;銷售整車202,172輛,同比減少1.91%。2021年度公司利潤分配預案通過年度報告已對外進行了披露。公司股利支付率大幅高于A股平均水平,且連續處于30%以上。從財務狀況來看,公司2021年度實現銷售收入560.99億元,同比下降6.40%;實現利潤總額20.87億元,同比下降34.56%。實現歸屬本公司股東凈利潤10.38億元,同比下降44.79%。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為20.63億元,同比下降50.33%。綜合毛利率7.3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個百分點。目前,行業波動所產生的競爭加劇,疫情下全球供應鏈日趨緊張,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這些都對我們的盈利造成了較大的影響。但同時從公司自身來看,我們也在持續深化改革,嚴控費用,降本增效。2021年度,公司加大資本運作力度,高效完成了非公開發行并募集資金50.13億元,為公司投資項目的快速推進夯實基礎;公司通過全面預算管理,建立了無預算不開支的費用管理模式,將全面預算深入到各業務單元,讓預算來源于業務,服務于業務。同時,加強歸口控制,做好事前、事中控制。以日核算,周分析為基礎,形成有效的反饋機制,使預算管理閉環。借助SAP系統,實現采購與生產各環節成本精準控制。從公司的財務報告中可以看到,公司近年來的期間費用控制成果較為顯著。公司期間費用率已由2017年的5.25%下降到2021年的2.19%,單車費用率下降29%。再一方面,公司為培育新的競爭力,不斷豐富產品線,加大了相關研發投入。從2018年開始,公司不斷加大了對研發的投入,2021年同比增長29%,占公司總收入的比例達到1.07%。從經營情況來看,一是公司銷售市場進一步拓展,細分市場上取得了較好成績。從國內重卡保險數據來看,報告期內公司載貨車市占率從3.25%翻番式增長至6.68%,增幅行業第一,在快遞、冷鏈等重點細分場景實現了全面布局。攪拌車導入智聯泵產品,持續引領行業產品革新,銷量和市占率行業第一。牽引車在短途、中短途、長途復合運輸等細分市場不斷突破。專用車實現市占率穩步增長。根據保險數據,2021年公司國內市占率全年實現11.41%,較2020年增長0.33個百分點。出口方面,公司搶抓全球經濟復蘇的需求機遇,依靠重汽國際公司完善的海外布局,以及自身豐富的產品組合,產品出口連續17年保持國內重卡行業出口前列。2021年實現產品出口4.6萬輛,同比增長63.5%。二是公司產品轉型升級進程加快。依靠重汽集團強大的研發能力,公司緊密圍繞市場需求,近年來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技術升級和產品結構調整,持續增強產品力,讓“長板更長”;同時針對不同細分市場定義產品配置,不斷優化車型應用場景,推出車型經典圖譜,推動公司產品市占率提升。同時,我們在節能及新能源、智能駕駛、車聯網等方面也在推動產品類型及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全新一代高端黃河重卡批量推廣;氫燃料電池重卡多場景示范應用、無人駕駛電動集卡批量交付,持續走在行業前列;中國重汽黃河自主品牌雪蠟車服務冬奧會,“中國首創、世界一流、完全國產”,填補國內空白。AMT產品憑借高可靠+智能化+經濟性優勢,年度銷量達到1.6萬輛。三是對新能源板塊進行了完善布局。目前已完成純電動、混合動力、氫燃料電池三大技術路線的核心布局研究和整車集成開發,關鍵核心總成(電驅橋、混動系統等)實現模塊化、自主化、差異化。多實際場景定制開發的新能源產品均已積累充足的市場驗證數據,且發布了多項新能源整車公告。四是多措并舉,促進質量管理水平持續提升。公司按照“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質量管理理念,加快推動產品質量和質量管理水平邁向國際一流。深入開展產品品質提升,搭建向“零缺陷”邁進的PPM質量指標體系,升級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的質量標準,提高質量管理水平;強化責任追溯,完成“誠系統”質量管控信息平臺的建設,實行逆向追溯機制;建立重大質量問題曝光臺,強化問題管理和責任落實;開展裝調一致性提升,實現重點問題缺陷歸零;圍繞售后反饋問題及揭榜掛帥項目,實施多項專項質量改進,整車品質不斷提升。五是持續優化服務網絡,構建現代化營銷服務體系。公司從配件供應渠道、服務效率提升、服務政策完善等多方面,不斷優化服務網絡,構建起了覆蓋全國、分布合理、運行高效的現代化營銷服務體系。通過持續的網絡優化,以及更加高效的決策機制和更加靈活精準的商務政策支持,使得國內營銷團隊在多個重點區域和細分市場表現優異;另外通過優化服務網絡布局,深化配件改革,優化信息化流程,縮短服務半徑,實現“親人”服務轉型升級;利用“智慧重汽”、“一線通”等信息平臺,深入分析客戶需求,提高全生命周期價值創造和在存量更新市場中的競爭力。二、問答環節1、公司管理層如何看待2022年重卡行業的發展?2021年,重卡行業銷量約139.5萬輛,同比下降13.8%,大幅好于年初的市場預期。主要原因:宏觀經濟總量提升帶來物流需求增長,公路貨運周轉量同比增長14.8%且連續20多年正增長;上半年受國六排放升級、治超治限、基建項目啟動等因素拉動,需求爆發式增長;下半年受提前消費、房地產行業較冷、雙限雙控政策紅利逐步減弱等因素影響,需求下降。2022年,我們預計重卡行業全年銷量在100萬輛左右,主要幾方面因素:一是從宏觀政策來看,中國政府提出2022年GDP增長5.5%左右,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超前的基建投資、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有望拉動國內商用車市場需求,為商用車行業提供了有力的基本支撐。隨著公路貨運總量和基建投資穩定增長,商用車整體外部經濟環境趨于向好,整個重卡銷量中樞將不斷上移。從行業本身來看,一是環保壓力持續增加,在國三車輛基本淘汰的情況下,部分省份加速國四車輛限行和淘汰,將帶動部分新增需求增長;二是治超政策持續加碼,在攪拌車、渣土車等細分市場推動輕量化產品更新需求,形成增量;三是國家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打造綠色低碳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調整優化運輸結構,新能源重卡需求規模將進一步增長。當然也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原材料漲價、疫情反復、芯片短缺等對行業帶來持續影響。從當前數據來看,受疫情影響1-2月份重卡行業銷量約15.5萬輛,目前行業開工率正在逐步回升,物流車開工率達到70%左右,工程車開工率達到64%左右,市場在逐步好轉過程中。問題2、公司2021年的市占率近年持續提升是如何做到?未來還會采取哪些措施?答:近年來,公司通過持續加大研發投入,聚焦產品核心競爭力提升,不斷深耕細分市場,精準實施營銷策略,各細分市場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從卡車股份公司的市占率來看從2019年約11.7%提升至2021年14.5%以上。2022年,公司將繼續以產品為核心,不斷提升品牌、渠道、行銷能力,持續提升各個細分市場的占有率,向行業第一邁進。具體看來:一是在產品方面。將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產品油耗、動力性、自重等持續提升。加大對黃河系列、豪沃T系列、S-AMT系列、新能源產品等產品的推廣導入,與重汽香港公司聯動,形成覆蓋高、中、低產品定位組合,實施多品牌聯動協同,打造爆款產品,形成新增量。二是細分市場。聚焦重點區域和細分行業,實現精準營銷,特別是在長途高速、綠通、冷鏈、城建渣土、環衛等重點細分市場突破。加快新能源產品的上量。三是營銷網絡。持續開展營銷網絡“優勝劣汰”,加大對經銷網絡的管理賦能,提升經銷商標準化運營能力、客戶開發能力和抗風險能力。營銷團隊由單純的營銷驅動向產品驅動、客戶價值驅動轉型,圍繞TCO全生命周期服務配件體系全面升級,快速響應市場競爭,打造“一站式”體驗式服務等。問題3、公司利潤下降的原因什么?公司當前庫存水平如何?答:2021年公司歸屬本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38億元,同比下降44.79%,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其中:鋼材、鋼板,有色金屬如銅等材料價格漲幅都較大,整車單輛材料成本上漲7000元左右。這是造成利潤下降的一個主要因素;二是產品結構調整優化。公司載貨車上量,作為新進入市場產品,加大了市場推廣力度;三是研發費同比增長29%。四是年中由于排放升級,為消化庫存,公司采取了一定的促銷政策。后續,公司將繼續通過高效的研發、工藝降本及采購降本等成本控制措施,穩步提高公司毛利率。庫存方面,2021年底公司重卡庫存整車較年初降幅52.71%。庫存管理處于歷史較好、業內領先的水平;下一步公司將繼續采取積極的商務政策、創新金融支持、精準營銷等方式促進銷售,進一步優化庫存結構、庫齡結構。問題4、重汽萊蕪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基地目前進展如何?答:截至2021年底,萊蕪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已累計投入30多億元。2021年公司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通過,加快項目建設步伐。通過抽調一線生產人員及管理技術人員,對生產線進行調試、驗證、試裝,確保了整車裝配線快速達到通線的要求;目前駕駛室焊裝線、內飾線、總裝線等已階段投入運行,涂裝線已完成首輛份下線,正在進行節拍優化調整;現已完成黃河系列、TX系列、TH7系列累計200余種車型的通線驗證,生產節拍逐步穩定。2022年公司將逐步完成萊蕪各生產線的建設布局,完成機構設置,完成MES、LES、WMS、智慧園區等系統的實施,實現信息系統間的高效協同;完善數據治理機制,以信息化保障生產運營的敏捷、高效,將萊蕪工廠建成國內最智能化的重卡生產工廠。問題5、公司產品出口逆勢增長,主要原因是什么?答:2021年,全球經濟受疫情反復、供應短缺及通脹壓力上升等影響,全球制造業整體增速呈現前高后低走勢,下半年增長動能趨緩,全球商用車需求也呈現出同步性。2021年,公司有約4.6萬輛的產品通過重汽國際出口海外市場,整個重汽集團已經連續17年保持國內重卡出口第一。主要原因:一是重汽國際公司擁有完善的國際網絡體系,包括服務以及配件網絡,尤其是疫情期間其仍然保持海外網絡活性。二是公司擁有完備的產品結構,能夠有效滿足國際市場需求。三是經過多年的市場耕作,SINOTRUK(中國重汽)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上的知名重卡品牌。問題6、公司配套濰柴發動機情況?為公司帶來哪些競爭優勢?答:公司配套濰柴重卡發動機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彌補發動機短板,二是滿足客戶差異化選擇。當前重卡市場屬于場景營銷,在不同的應用場景下,濰柴發動機有其相應的忠誠客戶,通過配套可以將這部分用戶帶到重汽整車產品上來,實現增量。例如在牽引車中短途資源型運輸細分市場,濰柴發動機有著較高的市占率,通過導入其發動機補足了中國重汽短板,帶動重汽整車產品市場占有率提升。問題7、公司四季度出現虧損的原因?2022年一季度是否會延續?答:2021年度,無論是行業還是對于公司本身,都處于相對高位,生產規模較大。在人員用工、生產線的利用率都較為充足。但受到行業標準切換的影響,進入下半年產銷量均大幅下滑。而四季度各項原材料成本處于高位運行,致使單車成本上升。同時,從銷量來看,四季度與前三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