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2021年四季度的業績情況?答:公司前期已經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盡管鋼鐵行業面臨宏觀經濟三重承壓、產能產量“雙控”約束、原燃料價格高位波動等復雜局面,公司迎難而上、沉著應對,持續推進精益生產、銷研產一體化和營銷服務“三大戰略支撐體系”建設,堅定不移對標挖潛降成本,堅定不移調結構提品質,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提效率,預計全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5億元~99億元,再創歷史最好水平;其中第四季度單季受子公司高爐檢修以及房地產等行業需求下滑影響,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7.36億元~21.36億元,環比小幅下滑,但同比增長20%以上,保持了穩定較好的盈利水平。2、公司2022年一季度的經營情況?2022年一季度隨著鋼材消費進入旺季,公司的生產經營保持穩定,需求和訂單比較飽滿,環比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分品種和下游來看,仍然維持板強長弱、工業領域需求好于建筑行業需求的局面。板材方面,造船、風電、汽車、電工鋼、橋梁等延續2021年較好的需求態勢,工程機械、重卡等需求基本穩定,但仍弱于去年上半年;長材方面,受益于房地產政策托底,其需求相對2021年四季度有所回升;無縫鋼管受油價回升等因素影響,需求和訂單量環比改善。3、2022年二季度和全年的展望?答:從供給端看,在“雙碳”背景下,鋼鐵行業迎來了控碳、超低排放和兼并重組的供給新周期,其二十年的產能擴張大周期基本結束,產量向上彈性有限,加之海外局部形勢緊張,全球鋼鐵供給受到一定限制;從需求端看,二季度是傳統鋼材消費旺季,加之2022年是換屆之年,經濟目標的制定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個總基調,經濟下行仍面臨較大壓力,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和特別收益上繳、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制造業增值稅留抵退稅等政策力度會較大。科技創新仍處于成長階段,對經濟的影響有限,經濟的托底仍需傳統基建、房地產的發力,最近部分城市放開限購政策及貸款利率降低,房地產政策有所放松,對鋼材的需求形成較大支撐。公司對今年鋼鐵行業展望保持相對謹慎樂觀。公司經過近幾年苦練內功,盈利能力持續保持穩定,已處于行業第一方陣,抗周期能力進一步加強,未來將繼續緊跟市場需求和高端制造轉型的方向做精做強鋼鐵主業,基于高端定位和個性化需求持續提升品種鋼占比,推動品種結構升級,加快產品由“優鋼”向“特鋼”領域轉型,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公司在相關細分市場的競爭優勢,力爭繼續保持相對穩定較好的盈利水平。4、公司出口比例和主要品種?公司對今年出口的計劃?答:公司2021年上半年公司國外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42%,主要包括無縫鋼管和部分板材。公司產品優先滿足國內需求,已在多個下游細分市場已與行業龍頭和標桿客戶建立起穩定的合作關系,直供比例逐年提升,加之受歐美反傾銷政策影響,鋼材出口到歐美存在一定障礙,短期內,公司出口比例不會有太大變化。后續,公司將根據國家鋼材出口政策、海外訂單需求、接單價格、相關稅費成本、長訂單周期鋼價波動風險、匯率波動風險等因素綜合考慮是否擴大出口。5、公司的庫存水平?今年產量政策是怎樣的?答:公司長期堅持低庫存運營策略,按訂單組織生產,并根據實際生產經營需要進行鐵礦石等原燃料采購,目前原燃料及產成品庫存處于正常水平。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長期的綠色發展戰略,有利于促進鋼鐵行業高質量發展。在此背景下,鋼鐵行業供給端受限或將處于常態化。公司將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依法合規組織生產。6、公司近幾年盈利保持穩定的原因?答:客觀方面,政策層面供給側改革對鋼鐵行業產生較大積極影響,公司也因此受益。此外,公司主要生產基地在湖南和廣東,屬于鋼材凈流入區域,尤其是湖南地區,行業集中度高,供需格局有序。隨著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戰略的深入推進,湖南及周邊地區工程機械、汽車、裝備制造等制造業發展迅速,為鋼鐵下游需求提供良好的支撐,為公司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主觀方面,也有幾點原因:1)在體制機制方面,公司持續優化“硬約束、強激勵”機制,實行收入與業績指標掛鉤的市場化薪酬,子公司管理層和員工薪酬水平在當地具有明顯的競爭力和激勵作用,并出臺各類攬才政策和豐厚待遇吸引高端專業人才,設立博士工作室,為入職博士開展經常性技術交流活動、開辟綠色通道等,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同時,公司堅持“年度綜合考核、尾數淘汰”,對績效指標未達到70%的干部,就地免職;在干部年度考評中也長期堅持末位淘汰機制,年“末位淘汰”干部比例保持在5%左右,激發中高層班子敢于擔當、創新求變的工作熱情;2)品種結構方面,近年來公司緊跟市場需求和高端制造轉型的方向,瞄準標志性工程和行業標桿客戶,以優異的產品、穩定的質量、超預期的服務,在能源和油氣、造船和海工、高建和橋梁、工程機械、汽車和家電等細分領域建立了領先優勢,已經積累起一大批優質戰略客戶,產品直供比例和品種鋼銷量占比不斷提升,有助于抵御周期風險,實現穩定較好的盈利水平;3)在降本增效方面,公司積極對標行業先進,改善技術經濟指標,不斷降低工序成本。加快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持續優化勞動生產率,2021年主要子公司華菱湘鋼、華菱漣鋼人均年產鋼均超過1,500噸,保持行業先進水平,未來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財務費用大幅降低,2021年前三季度財務費用較歷史同期最高下降了95%。7、超低排放的要求和舉措?答:根據《湖南省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實施方案》的要求,子公司華菱湘鋼預計于2023年之前實現超低排放,華菱漣鋼和華菱衡鋼于2025年前實現超低排放,陽春新鋼超低排放完成進度將適度超前。目前各環保改造項目進展順利。同時,公司高度重視和關注各種減碳方式及新冶金技術的應用,聘請了專業中介機構統籌制定公司“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也在與部分上、下游合作伙伴聯合開展相關新技術應用的探索,努力為減少碳排放、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8、直供產品的比例和定價模式?答:公司產品直供比例較高,如寬厚板直供比例達90%左右,冷熱軋薄板直供比例達60%以上,公司與大部分直供客戶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價格多為一單一議,在普鋼的基價上進行加價,并在接單時鎖定,有利于保持盈利的持續穩定。9、分紅規劃和資本性開支計劃?答:公司制定了《未來三年(2019-2021年度)股東回報規劃》,在符合利潤分配條件的情況下,預計2022年現金分紅將“不少于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30%”,且“不低于2021年公司實現的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的20%”。具體分紅安排請關注公司將于2022年4月30日前披露的關于2021年度利潤分配預案的公告。2022年公司資本性開支方向將聚焦以下幾方面:一是著力推進品種結構高端化與系統降本增效,主要包括高牌號硅鋼生產線一期建設項目、以先進鋼鐵材料為導向的產品結構調整升級項目等;二是著力推進低碳綠色改造,主要包括超低排放改造、高效余能發電項目等;三是著力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主要實施方向為基于云平臺的大數據應用、鐵前料場及生產區域信息化及操作集中控制、設備能源中心功能擴展及應用、5G+及機器視覺技術應用等;四是著力推進鋼鐵產業鏈延伸,主要為汽車板二期建設項目。10、研發費用大幅提高的原因?答:基于產品的高端定位及終端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公司持續完善以IPD為載體的銷研產一體化研發體系建設,推動品種結構升級,加快產品由“優鋼”向“特鋼”領域轉型,關鍵用鋼領域實施“國產”替代“進口”,助推公司產品躋產業鏈、價值鏈頂端。近年來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同時,公司主要子公司華菱湘鋼、華菱漣鋼、華菱衡鋼、VAMA等均為高新技術企業,從2020年中報開始根據湖南省科技廳關于高新企業認定政策評審的新規定及政府統計部門等的要求,按研發加計扣除相關文件的歸集范圍歸集研發費用,將原計入生產成本的部分研發費用調整到了研發費用科目核算,如新產品小批量試生產成本等。2017年以來,公司的盈利能力連續穩居行業第一方陣,較高的研發投入也是近年來公司持續穩定盈利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