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業績增速與主機廠、行業增速的關系?公司是航空發動機產業鏈上游配套單位,公司業績增長趨勢與主機廠、行業保持同方向。2.公司2021年合同負債大幅增加的原因?對公司經營的影響?公司本年合同負債增長主要是客戶根據“十四五”期間指定型號訂單支付的合同預付款,并非全部合同均有預付款。合同負債增加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需求的增長,需求增長不僅帶來規模效應攤薄部分固定成本,同時提升產品技術成熟度,未來公司通過優化工藝技術設計、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物料消耗等措施,經營效益有望進一步改善。3.公司應收款變動趨勢及原因?從公司所處的行業特點看,在產品交付流程上公司屬于前端,公司產品配套發動機整機,發動機主機配套飛機整機,但回款流程處于末端,資金回籠取決于飛機整機交付及軍方的撥款節點,通常在年底回款較多即應收款規模下降。4.公司本次定增項目用途簡介?預計何時能釋放效益?公司本次定增5個新建類募投項目,主要用途:一是提升核心研發能力,二是解決生產能力中的瓶頸和短板,三是提升與產品相關的測試和試驗驗證能力等。其中產能建設類項目都是邊建設邊投入使用,即募集資金投入后就會對公司的能力建設產生積極作用;研發和部分試驗驗證能力類項目著眼于提升研發能力和研制水平,部分非標試驗驗證設備研發缺乏參考,研制存在一定難度,可能需要時間略長。各個募投項目建設期不同,大致3-5年左右完成項目建設。5.公司4家子公司分工和關系,是否存在重疊或沖突?公司四個全資子公司主業均為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及衍生產品,根據不同型號產品各有側重,各子公司在能力上相互補充、技術上相互支持。各單位根據本單位分工定位和優勢能力開展型號研制工作,其中中國航發西控是最大的子公司,與中國航發紅林一起主要承擔渦噴、渦扇、渦槳等控制系統研制生產;中國航發北京航科以渦軸、渦槳控制系統產品為主;中國航發長春控制聚焦發動機、飛機液壓控制技術,主要提供電磁閥、作動筒等配套附件。各子公司經營情況良好,整體上業績保持穩定增長。6.公司為導彈提供什么產品,業務情況如何?公司為相關導彈配套高端液壓部件、特種泵、電磁閥等,主要用于導彈的動力控制,近幾年彈用動力控制業務收入穩定增長。7.公司2021年產能利用率情況?公司當前滿負荷甚至超負荷運行,各子公司生產車間加班加點保障交付。因此公司開展本次定增并將充分借助本次定增持續加強設計、高端精密加工、試驗驗證等能力保障投入。8.公司制造費用構成?公司制造費用包括職工薪酬、折舊費、修理費、租賃費、外協加工費、低值易耗品消耗、機物料消耗、辦公差旅、運輸等項目,其中主要是職工薪酬和折舊攤銷。9.公司與614所之間是什么關系?614所改制進展,未來是否會注入公司?公司與614所都是中國航發集團直屬單位,兩個單位各自獨立無產權隸屬關系。公司與614所具體分工不同,不存在競爭關系,614所是控制系統總體所,主要從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中的軟件、電子控制器等研制生產工作,公司主要從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中關鍵機械液壓執行機構的研制生產工作,雙方產品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控制系統,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614所當前正在按國家要求進行改制相關準備工作,關于是否有資產注入,公司暫未接到上級機關通知,后續如有注入計劃,公司將按監管規定及時披露。10.公司是否有股權激勵計劃?股權激勵是國資委鼓勵倡導和國有企業比較關注關心的一件大事。目前公司正在進行股權激勵相關方案的一些探討和研究,但是具體能不能實施,公司還要等上級機關的通知。后續如有股權激勵實施方案,將按監管規定及時披露。11.公司是否為中國商發供貨,當前大飛機相關的業務占比?公司目前主要是為國產航空發動機提供控制系統,裝備機型包括C919/929等。計劃配裝于C919/929的長江系列發動機,是對標國際第五代先進民用航空發動機水平研制的,民用航空發動機對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等有特別要求,從核心機、驗證機到定型等需要一系列試驗、驗證并適航取證等環節,因此研制列裝周期相對較長。目前國產大飛機的發動機正在研制,尚未批量裝備,公司作為發動機控制系統唯一的機械液壓關鍵執行機構供應商,當前研制進展順利。隨著大飛機動力國產化推進,預計將對公司業績產生積極影響。12.公司軍用航空發動機業務占比?競爭格局及未來展望?公司是國家定點的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制與生產核心企業,全方位參與國內所有在研在役型號的研制生產,在細分行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公司軍用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業務目前占比85%左右。公司的首要任務是保障軍品科研生產交付。當前軍用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需求增長方面主要包括:一是部分二代機升級,三代機性能提升,相關機型的國產化動力換裝,現役發動機壽命到期換裝;二是我國周邊F22、F35數量提升對我國的軍事壓力,我國高性能的三代半、四代機的產量需要適當提升;三是新研型號如運輸機、轟炸機、新型艦載機等需求迫切,在科研經費上會持續投入;四是隨著作訓實戰化要求對裝備使用頻次、消耗的增加以及新機維保等推動維修業務增加。因此,在需求牽引和新型號技術推動的雙輪驅動下,預計公司“十四五”期間訂單將保持“十三五”末的增速,大體增速與主機廠保持相當。13.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占發動機價值量的比重多少,隨著技術進度、升級換代該比例是否會提升?因發動機型號不同、軍用民用不同,其功能結構、制造難度不一樣,價值占比也不同,沒有固定的比例。通常按照國際慣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的研發投入約占發動機研發投入的15%左右。發動機隨著技術進度、升級換代,價值規模同步提升,發動機控制系統技術、價值量受發動機技術進步影響也將提升,因此隨著技術進步、升級換代,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占發動機價值量的比重從整體上預測將保持相對穩定。14.公司訂單交付周期一般多久?不同產品、任務交付周期不同。如科研任務,可能是5年、8年甚至是10年以上,沒有固定的產品交付期限,但有年度計劃進度要求;對于批生產的量產產品,一般情況下,公司交付周期為6-9個月,三季度末或最遲10月初要將產品交付主機廠所。15.公司控制系統產品維修業務情況如何,未來增長趨勢?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壽命與發動機保持一致,這是設計要求,設計要求發動機全生命周期內,控制系統應當持續可靠有效。控制系統維保頻次與發動機保持一致,達到一定工作時數后需要修理或大修、更換部件。不同型號航空發動機和不同的使用狀態,維修周期不同。目前維修業務大概占公司營業收入的8%左右,維修費用由軍方定價,維修地點根據客戶需要到主機廠維修、客戶現場和返廠維修。隨著航空發動機技術成熟度提升,其質量、性能、可靠性持續提升,但產量和保有量持續增加,預計未來修理業務將維持相對穩定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