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基本經營概況
公司致力于發展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煉油-化工-化纖產業集團之一,持續通過資源共享、產業協同,全面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在“一滴油,兩根絲”發展戰略指導下,公司依托文萊項目為支點加大國際化步伐,打通從煉油到化纖全產業鏈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上游、中游、下游內部高度匹配的柱狀均衡一體化產業鏈。目前,公司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原油-PX-PTA-滌綸”和“原油-苯-CPL-錦綸”產業鏈一體化的龍頭企業之一。在國內同行中打造獨有的“滌綸+錦綸”雙“綸”驅動模式,形成以石化產業鏈為核心業務,以供應鏈服務業務為成長業務,以差別化纖維產品、工業智能技術應用為新興業務的“石化+”多層次立體產業布局。公司不斷延伸石化產業鏈,持續豐富產品種類并進一步完善產品結構,有效鞏固了主業核心競爭力,提升了產品盈利能力,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公司主要產品包括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成品油;化工輕油、液化石油氣(LPG)、對二甲苯(PX)、苯、精對苯二甲酸(PTA)、己內酰胺(CPL)等石化產品;聚酯瓶片等包裝產品及滌綸預取向絲(POY)、滌綸牽伸絲(FDY)、滌綸加彈絲(DTY)、滌綸短纖、聚酯(PET)切片等聚酯產品,產品廣泛用于滿足涉及國計民生、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剛性需求。
二、公司2022年三季報財務基本情況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33.16億元,同比上升26.9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17億。公司總資產1,126.21億元,較年初增長6.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282.18億元,較年初增長9.09%;資產負債率67.9%,在同行業比較中,處在合理較低水平。
針對投資者的提問,公司進行回答,具體如下:
1. 公司如何看待未來東南亞成品油市場?
從需求端來看,相較國內成品油供給過剩狀態,東南亞成品油市場缺口較大,雖然東南亞具有較豐富的油氣資源,但由于基礎設施投資不足,是全球唯一凈進口油品市場,此外澳洲也需進口成品油,文萊成品油銷售腹地成品油需求增長潛力巨大。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提高和防疫措施的逐步放寬,東南亞國家需求大幅回暖,出口活動持續修復,東南亞大多數經濟體已呈現較強的復蘇勢頭,成品油需求有望持續穩定增長。
從供給端來看,由于東南亞部分煉廠裝置建設較早、技術老舊、管理不善、政府補貼負擔較重及新冠疫情影響等原因,根據Platts數據,東南亞煉廠近三年退出產能為1,550萬噸,且未來東南亞地區新增產能供給不足,2022年為東南亞煉廠產能供應的斷檔期,受疫情、資金等多方面因素影響,2023年東南亞煉廠產能投放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推遲或延后。
根據IEA數據,全球范圍內宣布在2020-2026年關停的煉廠達到360萬桶/日。根據英國石油(BP)統計,2021年,歐洲、美國、澳大利亞等地煉廠陷入關停潮,三地煉廠產能分別下降了2,568萬噸/年、1,006萬噸/年、1,100萬噸/年。全球煉油新產能增速連續兩年下滑,2021年全球煉廠產能同比凈下滑2,089萬噸/年,為30年來首次產能的凈下滑。且目前海外煉廠開工率已基本反彈至高位水平,閑置煉油產能有限,無法彌補產能減少帶來的供需缺口。
與此同時,在碳中和、碳達峰政策的大背景下,煉化企業對煉廠的擴產意愿不足,資本開支計劃趨于謹慎,未來煉廠產能增長有限。此外,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下,全球成品油市場供給大幅收縮,加劇了東南亞成品油的供應緊張局面,且從中長期來看難以得到緩解。
在供不應求的背景下,東南亞成品油市場將維持超景氣格局,公司文萊煉廠有望持續受益。
2. 文萊二期項目的進展?
文萊二期項目已獲得文萊政府的初步審批函,目前資金出境尚需中國國家相關部門批準。根據項目規劃,目前正在有序開展圍堤吹填施工等工作。目前文萊二期各項工作均有序推進,相關進展請以公司公告為準。
3. 公司如何看待聚酯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目前公司聚合產能1076.5萬噸,其中聚酯纖維(長絲和短纖)總產能達到806.5萬噸,聚酯瓶片270萬噸。規模位居行業前列,聚酯纖維包含長絲、短纖、切片,品種多元化。
基于下述原因,公司對聚酯行業持長期看好態度:
(1) 從供給來看,受制于雙碳政策及設備供應等問題,2021年及未來新增聚酯產能增速持續放緩,根據CCF統計,2022年聚酯長絲實際產能增速僅為2.7%。與此同時,老舊裝置的落后聚酯工廠缺乏技術創新的能力,將逐步退出行業競爭。根據CCF統計,2022年聚酯長絲合計退出產能約180萬噸,未來落后產能將進一步加速出清,公司所處產業鏈準入門檻將進一步加大,聚酯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將會進一步優化,行業競爭秩序持續改善,發展環境更趨良性。
(2) 從需求來看,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寬,紡織服裝下游需求已經持續回暖,下游采購心態積極,公司產品庫存處于歷史低位水平,且各產品價差均環比改善明顯。未來隨著國內房地產、汽車、旅游等內需以及出口等需求的不斷拉動,聚酯行業需求將繼續保持良性穩定增長。公司作為龍頭企業之一,通過多種方式加速下游化纖業務的擴產增收,將率先享受行業良好景氣度帶來的盈利提升。
4. 請簡單介紹一下公司欽州項目?
公司年產120萬噸己內酰胺-聚酰胺一體化及配套項目由廣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負責實施,項目分兩期建設,各期建設年產60萬噸聚酰胺,產品涉及高端尼龍纖維、工程塑料及薄膜等,覆蓋多種應用領域。欽州項目應用公司獨立自主研發的氣相重排技術,該技術的原子經濟性達到100%,完全不副產硫銨,具有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等特點,公司為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將自主研發的氣相重排新技術應用到落地項目的企業,且本項目為國內首套己錦一體化設備,也是全球范圍內應用氣相重排技術中擬建規模最大的項目,充分展現了公司強大的研發實力。
此外,廣西欽州項目全流程制備均采用目前行業內最先進的單元技術及最優的技術組合,所有生產要素、能源均實現全流程全量配套,產品的能耗及物耗均大大降低,且通過產業鏈一體化有效降低了合成氨、液氨、雙氧水、環己酮等原材料的生產成本,項目主要原料苯均由文萊煉廠直接提供,有利于公司實現精準成本控制,平滑上游原料端帶來的價格波動,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
同時,項目所在地欽州地處廣西北部灣的中心位置,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依托廣西—文萊經濟走廊,位于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結合部,產品市場可覆蓋國內及東南亞等廣袤市場,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且欽州坐擁西南地區出海陸路運輸最近、最便捷的天然深水良港,火車站、港口等重要交通樞紐距離項目所在地不到3公里,且項目配套的煤碼頭、化工品碼頭均已在規劃落實中。優越的地理位置,一方面可以有效保障原材料的穩定運輸與供應,另一方面,產成品也可廣銷國內沿海、西南等地區及東盟、歐洲等海外市場。
公司廣西欽州項目將持續發力高端尼龍纖維和工程塑料領域,瞄準下游高端錦綸市場,實現差異化競爭,并依托現有客戶網絡、成本降低所帶來的的價格優勢,進一步增大市場份額,實現公司的快速健康發展。
項目投產后,能夠有效延伸芳烴下游產業鏈條,優化產品結構,增強公司的競爭實力,穩固行業龍頭地位,提升整體盈利能力,公司的一體化戰略產業布局也將進一步得到完善。
5. 請介紹一下第三期股份回購計劃的情況?
公司此前已實施完畢的第一期股份回購計劃總金額約為5.1億元,第二期股份回購計劃總金額為6.24億元,前兩期累計回購金額已高達約11.34億元。
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在綜合考慮公司近期股票二級市場表現,并結合公司經營情況、主營業務發展前景、公司財務狀況以及未來的盈利能力等的基礎上,為維護公司和股東利益,促進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披露三季報的同時,公司同步披露了第三期股份回購計劃,公司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部分股份,以此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確保公司長期經營目標的實現,推動全體股東的利益,提升公司整體價值。
本次回購股份資金總額不低于10億,不超過20億,回購價格上限為11.5元/股,并擬將回購股份的全部用于轉換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換為股票的公司債券。
截至2022年12月底,公司回購股份計劃(第三期)已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約3.5億元(不含傭金、過戶費等交易費用),后續公司將在回購期限內根據市場情況擇機做出回購決策并予以實施。
6. 公司有沒有下修可轉債轉股價的打算?
鑒于“恒逸轉債”及“恒逸轉2”發行上市時間較短,距離6年的存續屆滿期尚遠,從公平對待所有投資者的角度出發,綜合考慮公司的基本情況、股價走勢、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以及對公司長期穩健發展與內在價值的信心,為維護全體投資者的利益,經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及第十一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分別審議通過,公司董事會決定不行使“恒逸轉債”及“恒逸轉2”的轉股價格向下修正的權利。后續公司嚴格按照證監會和交易所的有關規定履行相關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