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網6700億投資規模,同比十三五有顯著提升,對于公司調度系統等電網信息化產品的影響?南方電網公司近日發布了《南方電網“十四五”電網發展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電網建設將規劃投資約6700億元,較“十三五”整體明顯增加。規劃明確了南方電網“十四五”發展總體架構,圍繞支撐綠色低碳的清潔發電、建設安全高效的智能輸電、建設靈活可靠的智能配電、建設開放互動的智能用電等9大領域提出了38項重點任務。從具體規劃金額來看,配電網的規劃投資3200億元,約占總投資額的48%。在智能輸電建設方面,到2025年,35千伏及以上線路實現無人機智能巡檢全覆蓋;在智能用電方面,到2025年,獲得電力指數廣州、深圳達到國際領先,廣東達到世界一流,海南核心區、西部省會達到國內一流;在發展智慧能源方面,到2025年,力爭多站融合變電站達到100座。我們公司產品涵蓋了電力系統發、輸、變、配、用電整個生產消費過程的自動化和信息化,包括調度中心、集控站、變電站、配電網、電表等電網不同電壓等級的各個應用場景,在全行業源-網-荷-儲等各個環節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其中在智能配電領域,公司通過“自動化+IT+互聯網+節能環保”,為電力企業提供“大配電”用戶解決方案,業務涵蓋了配電網的全鏈條,擁有一系列配電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具有豐富的智能配電建設、運維經驗和技術積累;在智能巡檢領域,公司“E1121智能巡檢機器人”在2019年1月底通過了國網電科院測試,并在當年獲得采購訂單。2020年公司電網自動化系統產品地區級電力控制系統全國占有率排名第二,配網控制系統全國占有率居前三,變電站、配電網線路監控等自動化產品市場占有率名列前茅;智能用電以及電能表業務連續五年在電網系統保持前三甲。公司是南方電網的主流設備、服務供應商,并長期與南方電網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隨著南方電網規劃的實施,將對公司業務產生積極影響。2、請介紹下公司虛擬電廠業務情況?虛擬電廠是通過聚合包括分布式能源發電在內的各種資源,經過系統處理后,參與到能源交易、電網調節峰值等服務,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豐富電網在特殊用電時段的調節手段。公司在虛擬電廠領域有專業團隊進行研發和實施,以廣州虛擬電廠項目為例,目前廣州市虛擬電廠管理平臺已有簽約用戶兩百多戶,日前最大響應能力為五十多萬千瓦,負荷類型以電動汽車充電負荷、大工業負荷、冰蓄冷空調負荷為主。虛擬電廠將作為全社會用電管理的重要手段,以“激勵響應優先,有序用電保底”的原則,引導用戶參與電網運行調節,實現削峰填谷,逐步形成約占廣州市統調最高負荷3%左右的響應能力,提高電網供電可靠性和運行效率。3、公司綜合能源管理業務的發展情況?在能源領域,以多能互補和源網荷儲為主要特征的綜合能源服務已經成為國網、南網和眾多發電集團公司等各大央企積極布局的產業重點。基于數十年電力行業的技術積累,公司很早就開始了對綜合能源服務領域的布局,依靠智能電網和自動化技術的儲備,打造“自動化+IT+互聯網+節能環保+能源互聯”系統解決方案,發展“云、大、物、移、智、鏈”等新技術,從電力向水、燃氣、制冷、制熱、儲能等延伸至整個能源生態系統,打通了綜合能源管理全鏈條,構建起能源管理“生態圈”。并這過程中獲得了豐富的技術儲備和項目經驗。公司參與并實施的“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廣州明珠工業園“工業園區多元用戶互動的配用電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今年作為科技創新優秀成果亮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的高新技術展區。以該重點研發項目為支撐,公司創新研發的E2800綜合能源管理系統,通過了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由院士領銜的專家組鑒定為關鍵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該系統已開始推廣應用,成為高耗能企業的“減碳利器”。4、如何看待光伏整縣推進?公司相關業務布局情況?光伏整縣推進是分布式光伏規模化發展的內在需求,雙碳目標的提出使得新能源必須成為主體,而分布式光伏的大規模建設,采用自發模式,將使得質量良莠不齊,外觀千差萬別,原來的并網模式既存在嚴重的消納問題也會給電網的穩定運行帶來巨大沖擊,因此有必要采用整縣推進的模式。這會帶來巨大挑戰和機遇,我們公司充分發揮產業鏈長,既有主站產品又有站端產品、既有一次產品又有二次產品的優勢,從系統的角度布局了不同電壓等級并網模式的差異化整體解決方案,從源網荷儲全鏈條去解決分布式光伏整縣推進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