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紹公司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經營情況
二、互動交流主要內容
1、公司今年裝機目標?組件價格下跌對公司業務的影響?
答:公司2023年力爭投運、在建、擬建電站或正在進行收購的電站合計總規模在2022年基礎上增加3吉瓦,力爭達到11.938吉瓦。組件價格的下降,對光伏電站業務的開展肯定有積極促進作用,會提升光伏電站投資運營商的投資建設積極性,同時光伏電站投資運營商的投資積極性增加又會帶動光伏產品的需求,也會有利于制造板塊的營收水平。
2、公司在獲取項目的時候主要優勢體現在哪里?
答:作為央企背景的上市公司,公司在項目開發過程中首先發揮中央企業的品牌和信譽優勢;其次,公司信用狀況好,可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資源,積極聯系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獲取低成本資金;第三,利用控股股東的節能環保產業優勢,充分發揮光伏+綠色低碳產業的項目開發優勢,建設清潔能源項目的同時為地方積極引入其他綠色、環保項目,為地方經濟及自然環境做出貢獻,因此也會受到地方青睞,為項目開發注入優勢。
3、目前公司電站新項目是都單獨配儲能嗎?技術路線的選擇一般考量哪些因素?
答:目前公司新建光伏發電項目會配置儲能設施,各地區對儲能配置要求不同,公司投資建設的光伏發電項目按照地方的要求配置儲能設施的比例。公司電站主要自建儲能設施,或同一區域內的臨近項目共建儲能設施。公司目前儲能實施主要形式為電化學儲能。公司項目回報測算會考慮建設儲能設施的相關成本,公司也在積極探索儲能設施利用方式,緊跟政策,爭取經濟效益最大。
4、公司一季度歸屬凈利潤同比增加48.39%,請問利潤增長的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原因:一是公司加強資金管理,降低了存量貸款利率,公司去年底及本期一季度結算了部分電價補貼,本期提前償還了部分借款以及去年通過股權投資、發行債券、提取確權貸等方式歸還或置換或部分高息存量貸款,財務費用降低;二是光伏電站本期內也收到了可再生能源補貼較去年同期增加,進一步改善經營現金狀況;三是太陽能產品制造,由于硅料價格下降,采購成本下降,實現較好的利潤。
5、太陽能產品制造毛利率不高的原因?后續的展望?
答:公司光伏產品產能目前規模有限,去年下半年公司下屬鎮江公司高效組件進一步完成擴產,對制造業務的效益逐漸回升起到積極作用。后續對鎮江公司將進一步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開拓產品銷售渠道,并將持續與地方政府積極接洽,抓住電池行業技術升級換代發展機遇,擇機布局新技術產能。
6、公司計劃2025年達到20GW的裝機容量,目前裝機容量多少?這個裝機目標,貴司有信心達成嗎?
答:截至2022年底,公司運營、在建、擬建、正在進行收購的光伏電站約8.938吉瓦。公司一直積極拓展項目,加大投資力度,力爭完成董事會提出的目標,今年公司提出在去年合計規模(口徑)的基礎上提升3吉瓦,公司對完成年度目標有信心,也將為長遠目標奠定基礎。
7、公司補貼情況如何、補貼強度如何?
答:去年公司共計收到國補35.01億元。期末尚未結算的電費補貼金額92.92億元,其中國補87.84億元,較上年末減少5.10億元。補貼只存在老項目,且每個時期建成發電項目的補貼強度不一樣。隨著補貼的退坡,補貼在每時期建成的發電項目的電費收入比重也逐漸降低。目前光伏發電已經進入了平價時代,后續新建成的光伏發電項目將不再有補貼,但已有的老項目仍然在電站生命周期內根據當時取得的電價文件享受補貼。公司將密切跟蹤電費補貼發放相關政策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