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要介紹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和項目開發、裝機相關情況。
二、互動交流
1.2022年截至目前裝機進度情況?2023年裝機展望?
答:公司截至2022年6月底光伏電站規模約7.26GW。公司董事會也提出2023年底投運、在建、擬建電站(取得備案)或簽署預收購協議的電站力爭合計總規模8吉瓦,公司對年度工作目標完成充滿信心。另外,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光伏新增并網容量約52.6GW,隨著大基地項目陸續開工、各地“十四五”規劃落地以及原材料市場價格下行,2023年國內光伏裝機規模有較好預期。
2.公司后續的重點開發方向?會不會向分布式、工商業重點推進?
答:公司將持續加強光伏電站開發、投資工作,在推進集中式、大基地等項目的投資同時,會關注優質分布式項目的獲取,公司為此成立了分布式項目工作組,加強優質分布式項目的獲取能力,今年取得了民勤整縣分布式,并在山東地區獲取分布式項目,未來公司將積極推動分布式項目盡早落地見效。
3.全容量并網是不是補貼確認的重要標準?
答:根據三部委的相關文件,全容量并網時間是本次國補核查的內容之一,公司也在持續關注國補核查相關工作進展,積極主動做好配合。
4.硅片價格有所下降后公司目前的感知?組件價格在什么水平?組件價格下降到多少會刺激市場放量?
答:前期因硅料、硅片價格較高,很多企業投資擴產。隨著時間的推移、產能的釋放,硅片的價格下降是必然市場趨勢。但從硅片價格向組件價格傳導還需要一個過程,預期組件價格最終會根據上游原材料的價格作出相應變化。前2年組件價格處在較高位置,對光伏電站建設的成本控制提出了較高要求,公司也在保證項目收益率的情況下積極地開展電站投資建設。組件成本作為光伏電站建設環節重要的成本組成因素,其價格下降就會對項目建設形成利好,電站投資積極性就會提高。
5.消納端的壓力對2023年新增項目能產生多大的影響?
答:各個省份一般會根據當地消納增長情況來制定新能源的新增裝機規模。在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長期來看消納因素對新能源的影響應是有限的。
6.公司在拿大型電站項目方面的優勢是什么?
答:首先,公司是較早從事光伏電站投資運營的專業公司之一。其次,公司會充分借助股東資源進行項目開發,利用控股股東中國節能集團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綠色材料、綠色建筑等領域綜合實力和產業經驗,積極創新“光伏+”的光伏電站復合模式,在開發光伏項目同時為地方積極引入節能環保相關資源及產業,帶動當地就業、經濟產出和生態環境改善。
7.目前發電項目配儲情況怎樣?
答:目前公司新建項目均嚴格按照各地區儲能配置要求進行儲能建設,比例10%至20%不等,以10%兩小時居多,具體看地方政府要求。公司電站一般自建儲能設施,根據情況可能采取共用或共建的方式。公司正積極跟蹤各地方的不同政策,用最有利于公司的方式建設、運用配套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