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單介紹公司前三季度的經營業績和項目開發、裝機相關情況
二、互動交流
1.公司最新的裝機容量數據?包括投運、在建、獲得備案項目規模?
答:公司董事會在年度會議中提出力爭2022年底電站累計裝機達到8吉瓦。公司半年度時的裝機規模已經超過7吉瓦,且本年的非公開再融資項目的募集資金投資項目均已開工建設。除此之外,在新疆、云南、遼寧、湖北、福建等地區,公司積極參與了地方項目投標,開發集中式、大基地、分布式項目,公司在之前也公告了在新疆和福建取得項目的情況。公司團隊對實現董事會制定的工作目標充滿信心。
2.國家能源局11月29日發布《關于積極推動新能源發電項目應并盡并、能并早并有關工作的通知》從公司角度理解該《通知》的背景或者目的是什么?密集并網是否會再次提高棄風、棄光率?
答:上述通知對新能源開發企業是積極促進的信號,體現了國家能源局推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力度和決心。且目前光伏上游價格開始有一定的回落,一定會對光伏行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結合國家“雙碳”目標的戰略,清潔能源在未來能源體系的比重仍然會有所上升,從此角度看不用擔心導致棄風棄光現象的增加。
3.近期硅料價格下行,公司后續裝機節奏是否會加快?對電池組件制造端有什么影響,對哪一部分是更加利好?
答:硅料價格下行帶動了光伏電池、組件價格的回落,有助于降低光伏電站投資成本,保證較好的項目收益率,增加光伏電站投資運營商投資積極性,有利于項目的開發建設。公司將結合各方面因素統籌考慮項目建設節奏,確保項目收益的同時,積極開展項目投建工作。
硅料價格下行對光伏產業鏈各環節的影響應當是一個逐步的過程會逐步惠及中游制造和下游電站端。
4.11月2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公開征求《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征求意見稿)》的通知,提到“穩妥有序推動新能源參與電力市場”,公司對這個事情怎么看?由于出力的一致性,現貨交易會不會使光伏、風電電價進一步降低?
答:新能源電力交易是電力交易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發電企業的交易電價變化受多重因素的影響。隨著各級政府及各市場經營主體對生態環境、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視,以及相應節能環保戰略目標的提出,各方對清潔能源、綠色電力的需求不斷提升,這為綠色電力生產企業未來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奠定了需求基礎。另外,目前一些產品銷售、采購環節都十分重視貨品生產過程中的減排情況,這對綠電在電力市場上的需求也提供了一定的支撐,對相應綠電的交易也應有一定積極作用。
同時,現在光伏發電已經全面進入平價上網時代,電站建設成本對比以前非平價時代有了明顯下降,對光伏綠電參與市場化交易也奠定了產業基礎。
5.現在新建項目都有配儲的要求嗎?公司是租用還是自建?配儲成本是否比獨立儲能陳本要低?
答:目前公司新建項目均嚴格按照各地區儲能配置要求進行儲能建設,比例10%至20%不等,1小時至2小時不等,目前公司以10%兩小時居多,具體看地方政府要求。公司電站一般自建儲能設施,同一區域內的項目可能采用共用或共建儲能設施。一般情況下,結合項目實際情況來看,配儲成本略低于獨立儲能成本。公司后續將深化研究儲能設施的進一步可行的商業應用模式,提高公司項目經濟效益。
6.公司參與第一批補貼項目核查的情況?是否全部通過?第一次核查的項目占公司總裝機的比例?
答:公司一直嚴格要求項目投資及生產經營的規范性、合規性,通過公示信息大家可以看到公司已經有許多項目進入此次第一批核查項目清單,我們預計后續還會有相應的項目清單公示。公司會緊密跟蹤后續清單的發布情況,也請大家共同關注國家部委的相關正式文件。
7.公司最新補貼發放的情況如何?6月30日以來發放了多少,還有多少余額?
答:截至2022年6月30日,尚未結算的電費補貼金額113.37億元,其中國補108.2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5.33億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到國補結算通知并收到國補資金約6.38億元。公司正積極跟蹤補貼核查及相關政策走向,期望補貼能夠盡早到賬。
8.今年公司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比例?入冬之后用電量是否增加,交易電價是否有進一步的上漲?
答:半年度報告是,公司交易電量約占總銷售電量的38.69%,全年綜合下來應該是在該基礎上有一定的浮動,交易電價主要看各參與方博弈的結果。
9.公司目前融資成本如何?未來是否會進一步下降?
答:當前公司項目融資成本利率較同期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浮,同時公司融資成本利率近年來持續下降,并且降幅高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降幅。主要是公司抓住金融機構支持綠色資產和推進綠色金融的契機,主動與合作金融機構爭取更優融資成本并洽談下調部分存量融資合同利率,實現更優的融資成本率。
10.子公司取得能源管理體系認證證書,這個證書對公司開展業務有什么影響?
答:該認證證書由下屬鎮江公司申請,證書的取得說明公司生產制造的效能管理和使用效率較好,能有效地進行能源節約和合理利用,降低生產經營成本,體現了公司內控能力、綜合實力和品牌價值、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公司經濟效益增長和海外市場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