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實現2025年力爭光伏裝機規模目標的后續投產節奏?答:公司董事會根據光伏行業發展和公司實際情況,提出到2025年末力爭光伏電站板塊實現電站累計裝機20GW。目前光伏發電進入平價時代,加上國家“雙碳”目標,對產業是良好發展機遇。公司董事會在年度會議中提出力爭2022年底達到8GW,公司會結合市場政策、上游產品價格情況統籌推進項目建設進度。目前,公司在光資源較好、上網條件好、政策條件好的地區已鎖定了約15GW的優質太陽能光伏發電自建項目和收購項目,推進大基地、整縣分布式光伏等項目。今年年初公司已發行了10億元綠債,取得高倍數認購及較好的發行價格(3.32%/年)。目前公司正在推進非公開發行股票,持續拓寬融資渠道,籌集資金。2.疫情對公司項目建設是否有影響?答:目前疫情對公司項目建設影響較小。3.如因組件價格較高導致延期投資建設等情況,會不會對公司新建項目電價和指標條件產生影響?答:目前新建項目都是平價項目,已無補貼,不存在項目電價隨并網發電時間變化的情況。4.公司是否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以及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的消納情況如何?答:公司已參與電力交易,2021年市場化交易總電量17.01億千瓦時,約占全年總銷售電量的28.72%。目前公司項目的電力消納情況正常。5.公司做分布式項目嗎?答:公司成立以來有投資運營分布式光伏項目,且目前公司成立了分布式項目工作組,后續將積極研究推進分布式項目開發。公司目前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將投資建設96.4兆瓦分布式項目,為公司第一個整縣分布式項目,將為公司后期推進其他地區整縣分布式項目開發投資起到一定引領示范作用。6.新能源電站進入電力市場的節奏如何?答:一般光伏發電項目有保障收購小時數,保障收購小時數之上的發電量可以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目前電力交易部分電價其相較標桿電價可以有一定的溢價空間。綠電交易對光伏的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7.目前可再生能源補貼的發放節奏?答:相關部委組織進行了全國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補貼項目核查工作,通過核查統計,進一步摸清可再生能源補貼情況,加強可再生能源補貼資金的使用和管理。公司下屬項目公司均積極按要求上報了相關材料,上半年也有少部分補貼結算。公司也積極跟蹤政策走向,期望補貼能夠盡早到賬。8.公司去年應收電費補貼款計提是按什么方式進行的核算?答:公司按照預期信用損失率1.00%的計提比例對電力銷售的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9.公司去年總裝機量和運營裝機量存在差值的原因?答:截至2021年底,公司合計總裝機量約6.09吉瓦,運營電站規模約為4.27吉瓦,還有約0.7吉瓦的在建電站項目和約1.12吉瓦的擬建設電站(已取得備案的平價項目)或經簽署預收購協議的電站項目。10.公司去年的在建和擬建項目今年是否都能轉化為運營項目?答:主要看具體項目的建設節奏,上半年有一些在建項目并網,本次非公開發行募投項目也有部分進入建設階段。公司管理團隊會努力實現董事會制定的年度工作目標。11.目前組件價格如何能夠滿足項目投資建設的收益率要求?答:公司會謹慎測算項目收益率,在項目申報、投標前會對項目進行細致的可研測算,權衡組件等產品價格,以及具體項目的當地標桿電價水平,和其他成本因素如土地、融資成本等,確保收益率符合公司要求。另外,公司加強集采招標工作,在項目投資建設過程中,加強成本控制,努力降低財務費用。12.目前公司電池組件制造端的收益較低,后續對制造端的考慮和規劃如何?答:目前公司電池、組件端的產能較小,目前產能為光伏高效電池產能1.5GW、高效組件產能2GW。公司正在鎮江新建1.5GW高效組件,預計8月份投產。公司后續計劃抓住電池行業技術升級換代發展機遇,加強下一代TOPCon、HJT、TBC、HBC、鈣鈦礦等電池技術儲備和人才隊伍建設,適時布局并逐步投資建設新一代電池產能。13.公司進行電池組件產能擴產有哪些壓力和阻力嗎?答:目前公司擁有科技團隊400余人,擁有國家級實驗室和省、市級研發平臺,科研技術資源是滿足的。公司是鎮江公司的絕對控股股東,會給予必要的支持。14.公司目前電池組件的尺寸是182還是210?答:公司生產的電池組件目前基本都是182尺寸,技術產線都可向上兼容到210尺寸,主要看訂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