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封關在即,海德股份作為屬地唯一一家金融上市公司,協助海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在海口舉辦“2022自貿港金融論壇”,并于12月29日在論壇分會場舉辦公司專場投資者交流會。本次交流會中,公司首先向投資者介紹了經營和發展規劃等情況,然后與投資者進行了互動交流,主要內容如下:
一、公司經營情況和發展規劃介紹
海德股份是一家以困境資產管理為核心業務的上市公司,持有稀缺的地方AMC牌照。去年至今,公司以ToB業務為支撐,發展勢頭強勁,業績連續翻倍增長。當前,公司正在升級發展,依托集團產業背景優勢和自身優勢,聚焦熟悉領域,致力打造ToB困境+ToC困境+儲能新能源資管三大業務版圖,構建覆蓋資本募投管退的“全周期、全鏈條”式資本管理模式,提升長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公司經營情況
2021年至2022年3季度,公司持續優化調整資產結構,依托集團產業背景優勢,聚焦熟悉領域的資管業務,資產質量不斷提升,盈利可持續性顯著增強。現已形成三大資產管理業務版圖:一是B端機構困境資管業務,主要業務類型包括收購重組、特殊機遇投資、收購處置、管理顧問;二是C端個貸不良資管業務,業務類型包括受托處置和收購處置;三是優質資產管理,目前主要投資領域為儲能新能源。具體的經營情況介紹如下:
1、深耕困境資產行業,收入和利潤邁上新臺階。經過幾年積累和沉淀,公司取得了階段性轉型成果,收入和利潤不斷創出歷史新高。2021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67億元,同比增長113.79%,實現凈利潤3.83億元,同比增長199.97%;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86億元,同比增長100.33%,實現凈利潤5.43億元,同比增長135.19%。
2、優化資產結構,重組類業務助推業績持續增長。對于困境資管行業,通過追償、訴訟等傳統手段實現債權回收的收購處置類業務占比越來越少,主要是由于這種業務處置困難多、對抗強、周期長。與此相比,收購重組類業務通過一攬子債務重組方案能夠實現債權人、原股東等各方利益最大化,也能穩定社會就業與稅收;同時,通過重組提質,困境資產轉變為優良資產后價值得到較大提升,該類業務依據重組協議確認收益,盈利空間大,可持續、穩定性強。伴隨業務開展和結構優化,公司資產規模穩步擴大,收購重組成為主要業務類型,能夠為公司未來業績奠定扎實穩定基礎。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在困境資產業務領域新增投放16.91億元,其中收購重組類14.41億元,收購處置類2.50億元。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公司存量業務規模69.36億元,比年初增長15.84%,其中收購重組類64.72億元,占比93.30%,收購處置類4.65億元,占比6.70%,業務底層資產和合作客戶涉及能源和地產等領域、上市與非上市等主體。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收購重組類業務收入5.78億元,占比73.43%,收購處置類業務收入2.07億元,占比26.34%。
3、前瞻業務布局,增強公司發展后勁。一是繼續強化困境資產B端業務,除已主要布局的能源領域外,公司依托集團和自身資源稟賦,近期在北京、成都等區域開展了具有區位優勢、配套成熟、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困境不動產項目,還開展了主營業務良好但陷入困境的上市公司資管項目,這些項目成功實現困境反轉;公司管理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可持續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二是困境資管業務從B端延展至C端。2021年銀保監會試點放開個貸不良批量轉讓,公司子公司海徳資管同年獲得試點資質,公司于今年并購下游利用數字技術開展個貸不良處置業務的峻豐技術公司,正式開展困境資產C端個貸不良資產管理業務,業務范圍進一步拓寬;三是布局前景廣闊的新能源儲能行業,開展優質資產管理業務。在繼續發力困境資產業務的同時,公司依托集團產業優勢,積極投資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方向的優質資產,公司已與永泰能源共同投資設立儲能科技公司,以該公司為平臺,重點投資布局全釩液流儲能領域優質資產。
(二)公司發展規劃
未來,公司將深耕ToB困境+ToC困境+儲能新能源資管三大業務版圖,同時構建覆蓋資本募投管退的“全周期、全鏈條”式資本管理模式,實現公司短、中、長期業績持續穩定增長。
1、持續拓展B端優勢領域困境資管業務,在確保短中長期利潤厚度的基礎上,奠定業績長期可持續增長基礎。利用產業背景和重組專業優勢,繼續發揮公司在B端已經積累成熟、成功的業務模式,深耕能源、不動產、上市公司重組(或重整)三大領域資管業務,穩步提升管理規模,優化資產結構,獲取持續穩定的收益。
2、加大發力C端個貸不良業務,增強公司中長期盈利能力。個人不良收購處置業務正處于市場化起步階段,市場規模超萬億,是困境資產行業的“新藍海”。公司將依托全資子公司海徳資管AMC牌照優勢和控股子公司峻豐技術的數字技術處置優勢,快速建立全鏈條、專業化、智能化的個貸不良業務,通過“收購處置”和“受托處置”兩種方式,迅速搶占市場,力爭用3-4年時間,使公司C端個貸不良管理資產規模達到千億元以上,其中“受托處置”業務規模占絕大多數,并成為公司中長期利潤的主要增長點。
3、開展儲能新能源資產管理,打造新的長期利潤增長點。依托產業與資管業務協同優勢,以電化學儲能領域中的全釩液流儲能技術路線為起點,著力精選價值創造潛力大且契合公司資源稟賦的優質資產,通過公司與永泰能源合資設立的儲能科技公司為平臺,加快公司在儲能產業的投資布局,打造長期利潤增長點。
4、開展受托資產管理業務。未來,隨著上述三大業務版圖的擴張,公司將逐步建立資產管理品牌優勢和市場影響力,將逐步改變驅動業務的方式,由當前主要以自有資金開展業務轉變為受托管理資產的方式,一方面大力拓展個貸不良資產受托處置業務,另一方面發起或參與發起設立困境資產基金、儲能新能源基金,快速做大管理資產規模,提升長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互動交流
1、公司的三大板塊業務中,B端困境資管業務已發展成熟,形成了產業與資管協同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持有AMC牌照,競爭優勢顯著,具有天然壁壘。請介紹下公司B端業務產業與資管協同的競爭優勢。
答:公司依托集團產業背景和重組專業優勢,將B端困境資產管理業務聚焦在熟悉的能源、不動產、上市公司重組(或重整)三大領域,已成功完成了涉及產融結合、債務重組、資本運作的多個項目,已在這些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使得公司在開展困境資產項目時,具備深刻理解產業、熟知企業經營、重整盤活企業的能力,能保證對困境項目的精準評估、精準重組,在評估、盤活、經營、處置、重組、改善等方面和其他困境資管公司相比具有顯著優勢,能快速精準地對項目進行估值并設計出最優重組方案,能快速決策投資,能幫助企業盡快恢復經營、改善管理,能多個渠道完成退出并實現價值最優化。公司以產業的思維指導資管方案的設計,以金融的特性和優勢促進企業的脫困升級;公司產業背景優勢和資產管理業務優勢互補、協同協作,形成了公司特有的核心競爭力。
2、公司開展C端個貸不良業務時,如何保證處置效率?有哪些優勢?
答:C端的個貸不良業務中單筆資產金額小、資產包戶數多,公司目前借助科技手段,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個貸不良業務,實現了處置的自動化、智能化、移動化,極大地提高了處置效率。隨著業務的發展,公司將積累個貸不良越來越多的處置數據,公司個貸不良業務的信息系統和估值模型將更加完善、精準,能進一步提高處置效率和回款預測的準確性。公司個貸不良業務的處置主體峻豐技術的團隊均長期深耕個貸不良線上處置領域,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源,尤其在法訴方式上具備競爭優勢。
3、公司于今年8月起開展個貸不良業務,目前該塊業務是否盈利?清收回款率是否達到預期水平?
答:公司自今年8月正式開展個貸不良業務,目前已實現盈利;由于公司個貸處置經營主體峻豐技術團隊已積累了豐富的數據資源,估值模型日趨成熟,已開展業務的清收回款率符合預期;隨著業務規模擴大,估值模型和處置系統會更加精準智能,清收回款率會逐步提高,單位成本會逐步降低。
4、公司B端業務中,房地產業務,在目前的支持政策下,對公司業績會有什么影響?
答:公司房地產業務,主要定位于核心城市具有區位優勢、配套成熟、能產生穩定現金流的困境商業地產項目,租金收益率超過公司融資成本,通過改造升級,進一步提高項目租金收入;同時,伴隨著疫情好轉,租金回報率進一步提高,資產后續將進一步增值。公司房地產業務對業績帶來積極影響。
5、海南自貿港即將封關,相關政策落地后,對公司業務方面有哪些利好?
答:公司作為海南自貿港唯一的金融類上市公司,受到海南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公司與海南地區的主要銀行、非銀金融機構、AMC、地方企業均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渠道,已在海口、三亞布局多個困境項目,并完成退出。為更好地用好自貿港政策,公司計劃將名下私募基金遷移至海南,用好海南自貿港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和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政策,與公司在香港的子公司配合,利用好跨境投資的寬松便利政策,打造公司困境資產基金和儲能新能源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