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請介紹公司2021年、2022年一季度經營情況。2021年,公司完成上網電量1049.51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2.49%,實現營業收入441.67億元,同比增長31.44%。但由于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發電燃料成本同比大幅增長,電廠大面積持續虧損,公司毛利和歸母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2021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虧損31.48億元。2022年一季度,公司完成上網電量235.06億千瓦時,同比增加6.89%,實現營業收入113.89億元,同比增長28.29%。但煤炭、天然氣價格仍舊高企,公司一季度發電燃料成本同比增幅37.54%,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虧損4.5億元。問題二:公司“十四五”裝機規劃及新能源項目儲備情況?公司初步計劃“十四五”期間新增煤電裝機200萬千瓦、氣電裝機1000萬千瓦、新能源裝機1400萬千瓦(初步預計風電約700萬千瓦,含海上風電約280萬千瓦,光伏約700萬千瓦),上述計劃裝機規模及發電類型將根據項目核準備案及投資開發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實施存在一定的調整空間。目前公司已核準或備案新能源項目規模約680萬千瓦,呈現出廣東、新疆、青海、貴州四省區重點開發和國內其他區域積極拓展的“4+N”區域布局態勢。問題三:公司目前新能源裝機容量?2022年公司預計新增新能源項目裝機容量?公司已投產新能源項目以風電為主,截至2022一季度末,公司已投產風電裝機197萬千瓦。2022年,公司將繼續加大新能源投資力度,積極推進項目建設,預計新增新能源裝機容量超過200萬千瓦,主要以光伏項目為主。問題四:2022年公司煤炭長協的簽訂情況?公司通過持股比例50%的合營企業廣東省電力工業燃料有限公司進行煤炭燃料采購,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堅持集約化管理、規模化經營和市場化運作,積極控制采購成本。2022年因煤炭現貨價格持續高于國家限價區間,燃料公司與上游煤炭供應商的長協合同至4月份才陸續協商落地,故公司一季度用煤以現貨煤為主,長協煤占比較低。目前燃料公司已簽約長協煤量占比去年采購總量約六成,具體采購情況尚需視現貨價格走勢、國家限價政策和長協合同執行情況而定。問題五:2022年公司長協電量、月度競價和現貨比例?按照2022年預算電量,公司年度長協電量占比約七成,其余部分為月度競價、現貨等其他市場化交易電量,最終各類型電量占比根據實際上網電量水平而定。問題六:廣東能源集團是否有向公司注入資產的計劃?為避免和解決同業競爭,廣東能源集團先后于2014年6月和2018年1月作出《關于避免和解決同業競爭的承諾》和《關于承諾履行有關事項的說明》,承諾粵電力是廣東能源集團境內發電資產整合的唯一上市平臺,并自2018年1月起將所控制的除貴州公司、開發公司外的剩余境內發電資產委托上市公司管理。2021年公司以現金收購廣東能源集團所持廣東省沙角(C廠)發電有限公司等公司股權資產,實現上市公司投產裝機規模增長20%、總資產邁上千億臺階。廣東能源集團后續將根據發電資產狀況,結合企業改革重組與結構調整安排、電力市場及資本市場等情況擇機注入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