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 股票名 | 調研地點 | 調研形式 |
2023-04-19 | 國際醫學 | 電話會議 | 業績說明會 |
參與機構 |
智誠海威資管,興業證券,塔基資管,HBM Partners Hong Kong,Orbi Med,華金證券,長城財富,華強鼎信投資,智信創富資管,原澤資產,誠盛投資,玄元投資,長安國際信托,和諧匯一,中歐基金,東方紅,招商基金,盤京投資,亞太財產保險,景熙資產,嘉實國際,融開資管,湘財基金,敦和資管,灃誼投資,豪山資產,澄明資產,中信證券,天蟲資管,朱雀基金,中再資產,通用技術,星石投資,國融,易正朗投資,前海開源基金,光大證券,相聚資本,勤辰投資,長信,米倉資管,GF FUND,進化論,安信基金,潤達圣安,玖鵬投資,恒安磐石投資,淳厚基金,東安集團,大家資產,Polymer Capital Management(HK),東吳基金,華寶資管,長青基業,恒識資管,Oxbow Capital,Valliance asset management,明河投資,工銀瑞信基金,中銀基金,富國基金,恒泰證券,天時開元基金,涌泉潤物私募基金,興業基金,雪石資管,宏鼎財富,涇溪投資,山金金泉投資,源樂晟資管,申萬宏源證券,財富證券,紅土創新基金,華安證券,中英人壽,東北證券,高毅資產,3WFund,國壽安保基金,肇萬資管,多和美投資,湘楚資產,大成基金,崇山投資,森錦投資,廣發證券自營,謝諾投資,德匯投研,海通證券,頂天投資,中海基金,華融基金,金鷹基金,匯升同道資管,國聯證券,四川發展基金,綠地金融,民生加銀基金,EFund Hong Kong,國泰君安證券,興業資管,南方工業資管,紅塔紅土,景領資產,天風證券,匯蠡投資,長城基金,建信養老金,鯨域資產,國信證券,平安證券,安信證券,交輝創業投資,匯豐晉信基金,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東吳人壽,光大保德信,WT,東吳證券,東方證券自營,華創證券資管,海通證券自營,第一上海創投,金元順安,長盛基金,長城財富保險,華泰保興基金,純達投研,華泰證券,惠升基金,嘉實基金,港麗投資,凱石基金,華汯資管,開源證券,匯森資本,勻豐資管,蜂巢基金,中域投資,廣發證券,工銀安盛,鵬華基金,銀河基金,積厚資管,西部證券,紐富斯投資,華安基金,中庚基金,佳盛資管(香港),海宸投資,中信建投證券,Point72,建信基金,Dantai,紫閣投資,華尚股權投資,趣時資管,華西基金,國富基金,綠地金創,CMS,信達證券,Blackrock,國金基金,漢澤基金,浦銀安盛,豐熙投資,新活力資本,AIHC,北京國有資本運營管理公司,Tairen,Long rising,恒生前海基金,國華興益,華泰柏瑞基金,中信保誠,東興基金,華泰證券資管,明湖投資,平安基金,民生通惠,東證資管,東亞前海證券,天治基金,Yong Rong Asset Management,同犇投資,正德泰投資,UBS,Haitong International,久期投資,風和,華夏基金,德邦證券自營,大包巷投資,新華養老,西藏源乘,Golden Nest,固禾資產,中融基金,首創證券,國都證券,清水源投資,招商證券自營,Platina Capital,農銀人壽,江海證券自營,天弘基金,博裕資本,觀富資產,東興證券,浙商資管,牧毅投資,南土資產,途靈資產,納軒資管,民森投資,泰達宏利基金,璞遠基金,華能貴誠信托,明達資產,中銀理財,混沌天成資管理,紅塔證券自營,華安證券重慶分公司,國盛證券,柏治投資,昊澤致遠,太平資產,Holyway Fund,JPmorgan,西南證券自營,金輦投資,KIM 韓國投信,東海資管,益亨投資,Guotaijunan AMT,Pinpoint,中金公司,沖積資管理,首鋼基金,Sage,渤海匯金證券資管,廣發基金,留仁資管,易方達,GL Capital,信達,匯添富基金,鑫元基金,東方基金 |
調研詳情 |
主要介紹公司2022年經營發展的簡要情況,具體內容如下: 1、公司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整體經營業績 2022年在一些不可控因素影響下,公司業務實現了穩中有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公司旗下醫院實現門急診服務量154萬人次,住院服務量10.88萬人次,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11億元,全年營收同比小幅下降7.19%,實現歸母凈利潤-11.77億元。本年度公司實現經營性現金流凈額4.61億元,相較上年度同期的4.56億元,同比增加1.1%。伴隨著國內經濟的復蘇,對醫療服務行業階段性不利影響逐漸消除,市場環境穩定向好,2023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實現營業收入10.59億元,同比增長247%,單季度營收創2019年以來新高,一季度歸母凈利潤-7,474萬元,同比大幅減虧82.55%。2023年一季度實現現金流凈額2.23億元,自2020年三季度以來除2022年一季度受停診影響外,其他季度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持續為正。公司醫療業務的回款周期穩定,公司資金周轉情況良好。公司2023年一季度的經營成效為公司加快發展開啟了新階段。 2、2022年旗下醫院經營情況 西安高新醫院:受停診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全年實現門急診服務量86.74萬人次,住院服務量4.14萬人次,均有小幅下降。隨著2022年第二季度復診,經營情況持續回升,全年實現營收9.87億元。報告期內高新醫院擴大了腫瘤科、神經康復、呼吸、危重癥醫學科的業務規模,新成立了甲乳外科、燒傷科,并獲批IVF試管嬰兒的試運行資質,醫教研整體實力進一步提升。 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業務規模保持穩定。全年實現收入16.19億元,相較上年同期16.44億元,同比僅下降1.51%,實現凈利潤-7.69億元,同比上年度-5.4億元,下降42.4%。剔除2022年一季度停診的影響,2022年后三個季度國際醫學中心各專科醫院均實現了穩健增長。2023年一季度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的業務實現了快速增長,實現營業收入6.82億元。相較于2022年一季度的1.74億元,同比增長292%,相較于2022年四季度4.7億元,環比增長45%,并實現大幅度減虧。 3、2022年開展的主要工作 (1)新資源,集聚專業優勢,加快創新發展 報告期內公司旗下的醫療機構持續引進各類人才1,030人,其中碩博士147人,高級職稱38人,中級職稱85人,使旗下的醫療機構始終保持擁有一支充滿活力,技術過硬,高素質人才隊伍。 此外,旗下的高新醫院和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成為溫州醫科大學的教學醫院,使公司旗下的醫療機構成為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等6所大學的附屬醫院或教學醫院,并且與世界最佳醫院排名第一的“妙佑醫療”開展了緊密合作,醫療主業朝著高質量、多層次的方向發展。 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成功獲批釔-90微球治療輻射安全許可和放射診療許可資質,成為國內少數可以標準化開展該手術的醫院,為肝癌精準診療和多學科診療提供了新的選擇。與此同時公司投資建設的質子治療中心項目,于2022年正式開工,作為全國第六家、西北首家獲得的質子放射治療系統配置許可的醫療機構,標志著公司將在腫瘤放射治療領域取得領先優勢。 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全面啟動三甲評審。同時在上年度公司旗下醫院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共計130余項,發表SCI論文104篇。 (2)新突破,多項指標創新高 西安高新醫院、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月平均日在院患者指標創新高。自2023年2月份以來2家醫院每日提供診療服務人數持續增長,專科醫療業務爬坡迅速。2023年一季度旗下醫院各科室接診量和住院量均出現大幅度增長。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的優勢專科病院如心臟、胸科、消化、腫瘤等診療量增長明顯。特色專科中具有代表性的“醫美”業務自開診以來業務量持續增長,達到新高。此外,2家醫院外地患者的占比,已提升至30%,顯著恢復。 (3)新格局,優化資產結構,加快業務增長 2022年為了集中整合優勢資源,完善業務布局,加快主業發展,公司將持有的商洛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的股權轉讓給商洛市交通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實現資產的優化配置。 同時按照三甲標準及醫療、科研、教學、培訓、康復于一體的擁有骨科、康復、婦兒、產科、整形、精神心理、老年病、神經慢病等10大專科病院的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北院區在今年年初開始試運行,標志著由20個專科醫院組成的國際醫學城整體架構已經初見雛形,就醫環境進一步得到提升。 同時,部分科室搬遷到北院區,給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南院區提供了發展新空間,在一季度國際醫學中心南院區在原有科室基礎上新增設11個科室。這些新增的科室、新開的業務將會對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整體業務能力的提升形成新的助力。 2022年度國際醫學旗下醫院與169家基層醫院建立“醫聯體”協作關系,將優質醫療資源向基層醫療機構下沉,服務更廣大患者及社區,擴大行業品牌影響力。 4、IVF業務后續的展望 IVF業務在去年獲得資質之后,積極開展業務,隨著國內經濟逐步恢復,IVF業務量也有望獲得較快發展。 5、公司主要院區的日住院床位情況 目前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南北院區日在院使用床位數達3,100-3,200張;西安高新醫院日在院使用床位數接近1,500張的滿負荷狀態。 6、商洛醫院股權轉讓情況 2022年10月公司與商洛市交通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商洛交投”)簽署《股權轉讓合同》,將公司持有的商洛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有限公司99%的股權出讓給商洛交投,目前相關轉讓、交割事項正在進行。 7、質子治療中心的建設進展 質子治療中心目前正在加快建設,由于其建設期較長,預計在2025年投入使用。 8、公司未來展望 展望2023,國際醫學積累的優勢醫療資源,將推動公司長期可持續發展,隨著3大院區全部投用,國際醫學已形成萬張床位的醫療服務能力,隨著就診量和床位使用率不斷提高,經營業績穩步增長的勢頭已經顯現。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整體盈利能力進一步提升。希望在加快發展優勢重點學科的基礎上,大力推動特色專科業務,不斷提升服務品質,持續擴大服務的規模,力爭早日實現業績的全面改善。 |
免責聲明:數據相關欄目所收集數據,均來自第三方個人或企業公開數據以及國家統計網站公開發布數據,數據由計算機技術自動收集更新再由作者校驗,作者將盡力校驗,但不能保證數據的完全準確。 閱讀本欄目的用戶必須明白,圖表所示結果或標示僅供學習參考使用,均不構成交易依據。任何據此進行交易等行為,而引致的任何損害后果,本站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