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介紹經營情況
生豬養殖業務:2023年3月,公司銷售生豬14.47萬頭(其中仔豬2.42萬頭),銷售收入2.20億元;商品豬銷售均價15.26元/kg。2023年1-3月,公司累計銷售生豬41.28萬頭(其中仔豬7.15萬頭),累計銷售收入5.93億元。截至2023年3月底,公司母豬存欄11.18萬頭,其中基礎母豬9.64萬頭,后備母豬1.54萬頭。
地產業務:公司在售項目主要為山海御園及山海公館項目。其中,山海御園項目總貨值約110億元,于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1月初期間分批次辦理了集中入伙,2022年度結轉收入約27億元;山海公館項目總貨值約38億元,目前預售超10億元,預計2023年下半年可實現交付。
(二)問答環節主要交流問題
Q1:公司生豬養殖項目產能布局及發展規劃?
A1:公司目前已建成的四大生豬養殖項目累計產能225萬頭,土地儲備項目產能約200萬頭,后續將結合市場變化及公司經營管理情況適時擴張。
Q2:公司未來項目養殖模式的選擇?
A2:公司持續關注并積極學習行業優秀經驗,探索研究高質量的養殖模式。綜合公司現有項目運營情況,樓房養殖具備土地集約、生產管理效率、節能環保、生物安全等方面的優勢,公司現有的“6750”樓房模式生產運營狀況良好,對于未來項目更傾向于選擇樓房養殖模式,同時公司也將不斷復盤總結,對樓房模式設計持續優化,不斷迭代升級。
Q3:高州項目經營情況?
A3:2022年度,高州公司銷售生豬超40萬頭,育肥豬平均生產成本為14.93元/kg;2023年一季度,受前期飼料采購成本較高及冬春交替期間腹瀉等因素影響,成本略有上升。
Q4:高州項目生豬全程存活率是多少?未來是否有優化空間?
A4:高州項目2022年保育育肥成活率約為93.5%,全程平均成活率近90%。公司正持續進行種豬更新,并通過健康監控、空氣質量及水質量監測、降低氨氣等有害氣體濃度、精準營養等方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使得豬場環境更有利于豬只生長,提升豬只存活率。
Q5:對于公司樓房養殖模式的升級優化,會體現在哪些方面?
A5:對于現有的樓房養殖模式,未來升級的方向包括三方面:一是進一步優化內部流程、提升生產效率和疾病防控能力;二是強化環保體系,通過引入更多新技術,在降低環保成本的同時,提升環保設施的可靠性,并通過拓展種植用地緩沖環保壓力;三是針對生物安全、物流、豬流等方面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Q6:公司樓房養殖項目是否存在糞污滲漏問題?
A6:公司樓房養殖項目未發生糞污滲漏問題。公司生豬養殖項目采用先進的生豬養殖環保技術,可在豬舍內實現固液分離,并配備自動清糞系統;同時,公司具備良好的工程建設管理能力,嚴格保障施工質量。
Q7:公司如何看待探索公司+農戶模式?
A7:公司對于不同的養殖模式保持開放態度,目前已在賀州試點公司+農戶模式。自繁自養模式與公司+農戶模式均為行業主流養殖模式,不同養殖模式各有其優點,公司持續關注并積極學習行業優秀經驗,探索發展高質量的養殖模式。
Q8:非洲豬瘟對于南北方區域的影響?
A8:目前廣東、廣西等南方區域的非瘟風險相比北方相對較低。雨季為南方區域生豬疫病多發期,公司已具備較成熟的防控體系并對此制定了專項預案,嚴格執行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提前做好各項防范工作。
Q9:在目前的非瘟形勢下,如何看待對生物安全防控做減法?
A9:在非洲豬瘟常態化的形勢下,養殖企業應當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理念及管理體系,并做到科學防控、精準防控。目前養殖企業普遍采用風險等級分區防控模式,通過檢測、隔離、洗消等方式防止病毒入侵,但是下屬公司在執行過程中容易出現層層加碼、過度防控問題,過度檢測或過度洗、消、烘既產生資源浪費,增加成本,又容易損害人體健康。因此,對生物安全防控做減法,建立簡單、科學、高效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