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集集團的新能源業務布局?答:中集未來三年發展戰略中,已明確提出,聚焦物流裝備、清潔能源兩大主題。在雙碳戰略背景下,目前本集團正在積極布局新能源相關業務。1)在天然氣方面,本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集安瑞科是關鍵裝備儲運裝備的龍頭。2)在氫能方面,中集安瑞科已經進入氫能產業前后有大約15年之久,其產品和服務涉及氫氣儲存、運輸和加注核心裝備。中集安瑞科是目前國內主要的氫氣儲運設備制造商,2021年與鞍鋼成立合資公司,啟動焦爐氣制液化天然氣聯產氫氣項目;與HexagonPurus共同成立合營公司,將為中國及東南亞快速增長的高壓氫氣儲運的市場需求提供儲運解決方案。3)在風電方面,中集海工業務大力挺進海上風電,提供“裝備+運維+金融”一條龍服務,本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中集來福士成功開發自安裝升壓站和換流站、大型風機海上風電安裝船、維護海洋生態和諧發展的“風場+牧場”“風漁互補”的一體化融合方案,以及代表海上風電未來技術方向的浮式風電裝備等產品。近日,中集來福士與戰略合作伙伴西門子能源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300MW和500MW變電容量的預裝式模塊化海上變電站(簡稱PMOS)解決方案獲得了中國船級社(CCS)頒發的原則性批準證書(AIP),標志著這一解決方案已具備正式推向市場、接獲訂單的技術能力,為海上風電場開發商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電網接入方案。4)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本集團重卡業務具有新能源汽車的相關資質,近期我們也密切關注氫能在商用汽車領域的應用,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5)此外,本集團多項業務也在助力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子公司中集車輛與主機廠聯動,合作研發新能源專用車;6)子公司中集載具也為新能源動力電池提供循環載具。2、中集集團在氫能源方面的優勢及發展計劃?答:中集集團在氫儲運方面研發起步早,具備技術優勢。?自2006年起,中集安瑞科就已經介入氫儲運業務。2010年,為上海世博會提供45MPa(兆帕)加氫車、加氫站儲氫瓶組;2011年,為深圳大運會提供45MPa加氫車、加氫站儲氫瓶組,研制出國內首臺300m3高真空多層結構液氫貯罐;2013年,順利承擔科技部液氫裝備863工程,成功交付300m3液氫貯罐至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2017年,完成35MPaⅢ型車載氫氣瓶開發,啟動45MPa氫氣壓縮機開發;2018年,參與建設國家863項目國內首座70MPa加氫站,設計制造的87.5MPa纏繞大容積儲氫容器填補國內空白。近些年我們也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已經成為第三代氫儲瓶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同時我們還有氫氣管束運輸車、加氫站儲氫瓶組、加氫車、液氫儲罐、隔膜壓縮機、加氫機等。我們圍繞氫能儲運的產業鏈一直在布局、在深耕。?中集安瑞科今年和挪威HexagonPurus在壓縮氫氣的解決方案成立合資公司,涉及三型和四型車載儲氫瓶的生產以及供氫系統的生產;與鞍鋼能源科技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啟動焦爐氣制液化天然氣(LNG)聯產氫氣項目,進入制氫環節,具有資源潛力大、成本低等特點。同時中集集團旗下還有重卡業務,近期我們也密切關注氫能在商用汽車領域的應用,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討。就中集安瑞科而言,在氫能的發展規劃上,將圍繞關鍵裝備,做到行業領先,實施冠軍產品戰略,積極打造示范應用,產業打通,生態閉環。?制氫:協同非常規氣資源,以天然氣及焦爐氣為切入點,進行相關制氫、提純等相關工藝研發及設備制造;關注其他制氫技術和業務發展。?加氫站建設:加強加氫站市場開拓,探索加氫站建設與運營的新商業模式。?儲運設備:大力發展現有氫氣儲運設備的生產和繼續研發,是國內領先的氫氣儲運設備供應商;進一步擴大Ⅲ型車載儲氫瓶的開發;引進Ⅳ型瓶技術合作伙伴。車載供氫瓶及供氫系統:以技術優勢實現與整車車企的配套合作。?分布式氫儲能應用:樓宇氫氣熱電聯供綜合應用及示范。3、儲能相關業務的情況?答:2021年前三季度,本集團集裝箱集成裝備業務繼續保持增長,但受疫情及產能等因素影響,增速放緩,本集團在集成裝備技術和人才儲備方面進一步加大投入,為未來業務發展儲備核心能力。目前能源類集成裝備業務主要聚焦在新能源變電裝備、發電裝備、電化學儲能裝備、能源運維裝備和新能源充換電裝備等方面,其中新能源變電、儲能裝備是集裝箱板塊未來重點的業務拓展方向。集成裝備業務未來將繼續深耕能源領域,進一步深化與能源領域頭部客戶的合作,并加強技術研發投入,快速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積極探索新的“集裝箱+”應用領域。4、冷鏈業務的布局及發展情況答:中集集團是全球高端冷鏈裝備科技企業,在冷鏈物流的關鍵環節進行布局,主要業務為冷鏈裝備制造及冷鏈物流服務,目前在冷箱、冷車、移動冷庫等領域具備競爭優勢:?冷藏集裝箱、冷藏半掛車技術及銷量全球領先;?移動冷庫國內首創,全球領先;?成功研發中國第一款航空冷箱,打破歐美設備壟斷;?自主研發的醫藥保溫箱采用獨特生產工藝配合相變冰排技術,疫苗溫控運輸箱出口美國,助力6大國內的新冠疫苗生產企業的疫苗運輸。近日,《“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發布,對于本集團的冷鏈業務具有政策推動作用。就發展情況而言:?食品冷鏈方面:在裝備制造上,本集團移動冷庫業務圍繞國內冷鏈食品消費的最前和最后一公里,上半年一方面新增了生鮮電商客戶,另一方面開展田頭預冷、速凍、暫存的試點和推廣工作,取得業務的顯著增長;在冷鏈服務上,本集團冷鏈物流業務已具備東南亞冷鏈端到端服務能力,冷鏈物流跨境運輸業務搭載中集載具循環包裝,配合集團自主研發的榴蓮包裝箱、椰青包裝箱,有效降低水果在運輸途中的損耗,大幅減少了一次性紙箱的使用,具備綠色、環保、保鮮的性能,今年上半年跨境生鮮運輸的進口水果多式聯運業務營業收入創新高。集團還自主搭建了較成熟的冷鏈物流信息平臺,結合集團自有冷箱的使用以及硬件配套追蹤設施,實現食品在全冷鏈物流過程中溫度監控和遠程調整,確保食品安全和可追溯性。?醫藥冷鏈方面:集團前期研發的產品持續獲得市場認可,可運輸的深冷(疫苗)箱突破了多種超低溫材料和工藝以及制冷技術,已批量交付。此外,今年上半年,本集團在冷鏈裝備研發上持續投入,設立了冷鏈技術研究院,立項研發冷庫冷機、新能源冷藏集裝箱、相溫耦合箱、自消殺材料和應用等產品。集團致力于以裝備創新、科技驅動,將全球更新鮮的食品帶給消費者。近期,中集冷鏈組合式移動冷庫榮獲“2021華商創新獎”,中集冷云憑借在2021年高品質的醫療器械冷鏈運輸服務實力強勢入圍二十強榜單等,獲得業內認可。5、集裝箱制造業的未來展望。答:影響集裝箱制造業基本面的核心因素主要來自于3個方面:1)需求是否在增長;2)下游的財務情況,即集運公司的財務健康狀況和CAPEX擴張計劃;3)是否會有黑天鵝事件。具體為:1)就需求而言,根據北美零售商會的數據,9月份的零售庫存比依舊在低位約1.09,而疫情之前則均高于1.4的水平;疫情對北美造成的供應鏈危機有可能改變零售商的采購習慣,未來的零售庫存比可能會比之前的正常情況更高。2)集運公司的財務狀況則在2021年創歷史新高,德魯里曾預計2021年全球集裝箱運輸業的利潤將達到1500億美元,創下新歷史紀錄;就2022年來看,市場依舊看好集運公司具備穩健盈利的能力。3)黑天鵝事件在集裝箱歷史上曾有兩次較大的沖擊,一是911之后,二是09年金融危機,目前沒看到類似的黑天鵝。整體而言,疫情只是短期影響因素,集裝箱制造行業的底層增長邏輯是需求復蘇和下游財務狀況轉好,以及基本的集裝箱的更新淘汰。一方面,需求有財政擴張托底;現階段為了發展疫情后經濟,全球都在加碼財政擴張,刺激帶動需求的持續增長,這跟以前我們航運業所面臨的情況是很大差異的。另一方面,集運公司的利潤在未來幾年呈現財務穩健狀態。希望投資者能關注集裝箱制造業的基本面長期影響因素,降低短期影響因素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