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整體經營情況介紹:2021年神州數碼收入首次突破千億規模,克服大環境影響,收入同比增長33%達到了1224億元。云和自主品牌增長強勁,云收入38.8億元,同比增長46%;自主品牌收入16.5億元,對比去年翻番增長,達到127%。公司業務快速增長的同時,加強了整體研發的投入,2021年研發費用達到了2.4億元,同比增長32%。扣非凈利潤6.7億,保持穩定增長。從運營效率來看,庫存周轉優化了4.5天,應收賬款優化5.3天,得益于兩項重要資產的持續優化,資金效率進一步優化。二、云和信創戰略進展與展望:云業務:2021年云收入同比增長了46%,其中MSP+ISV收入同比增長超過了50%。云轉售方面,公司已經完成了對全球主流公有云廠商的全面覆蓋。今年在阿里云、華為云、微軟云、AWS和騰訊云上都取得了更多的突破和能力認證。另外,公司正式完成GoogleCloud和Facebook在東南亞的合作伙伴GoPomelo60%股份的收購,成為了國內為數不多的完成全球前五大公有云布局的企業。MSP方面,公司入選了Forrester首份《中國云遷移、現代化和管理服務報告》,以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主辦舉行的2021混合云大會發布的《混合云產業全景圖》,MSP能力受到了行業肯定。公司MSP也升級成為了MSP+,為客戶提供云原生架構和理念的MSP服務。ISV方面,在數據服務產業鏈上,公司已經構建了覆蓋數據采集、治理、分析、建模、數據平臺、系統開發以及策略應用等全生命周期數據價值挖掘能力,以及全生命周期數據戰略咨詢能力,并且構建多場景數據工具和解決方案。公司將在數據全生命周期中為客戶提供咨詢、分析、處理和實施等相關服務,目前已經在數據脫敏、數據分析、云上數據應用開發方面具有行業領先水平。信創業務:在2021年,公司自主品牌和信創布局不斷得到市場的認可。公司自主品牌業務同比增長了127%,信創相關業務也增長了數倍。憑借信創行業深厚的技術積淀與實踐經驗,公司入圍了新華社旗下媒體發布的“信創企業40強”榜單。這一年公司面臨很多的挑戰,但也碩果累累。在聚焦的行業領域,公司有很多的落地案例和場景。比如,公司為交通銀行、國泰君安這些金融客戶提供支持客戶核心應用的算力底座,支持客戶全棧國產化的嘗試。另外,公司還提供定制化的整機柜服務器架構,以節能、高密度、快速部署、簡化工程設計的理念為客戶提供節點密度高、空間利用率高的整體機柜服務器。同時,公司在廈門也建設運營了國內首個鯤鵬超算中心,新的運營方式避免了傳統的投資高、收益低、運維難的問題,上線以來運行穩定,得到了廈門公安局、氣象局等客戶的認可。戰略展望:過去一年,公司從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兩個關鍵因素:業務敏捷化和數據資產化的角度出發思考升級公司的云戰略。首先,云計算可以提供無限算力的可能,同時客戶更需要云帶來的敏捷能力。另外數字時代,數據成為了生產要素,數據價值將成為衡量企業價值的標準,決定企業數字化能力,也決定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廣度和深度。因此,數據和云計算的融合,即數云融合將能夠真正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最大化的價值。未來,公司將不遺余力地在云原生和數字原生上架構自己的服務和產品能力,整合生態力量,為客戶提供泛在式的敏捷IT能力和融合數據驅動能力,最終幫助客戶在新的業務場景和新的業務模式中建立客戶自有的核心能力和競爭優勢。我們會有選擇性地在一些細分領域,如快消零售、金融、汽車等行業,跟客戶一起構建融合創新的數字業務場景。三、技術戰略:2021年下半年,公司啟動了技術中長期規劃的工作。從22年初開始,公司技術的研發方向、投入和布局都是依照新的規劃逐步展開。在此與各位分享下公司最新的技術戰略。數字化轉型和技術生態的劇變疊加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使得國內企業需要更新完整的技術棧,因此需要各個層面的協助。其中企業最迫切需要的是全新的視角來理解數字化轉型所需的關鍵能力以及數字化轉型的具體路徑。與此同時,公司在過去幾年,積累了大量云、數據以及汽車零售等行業領域的解決方案能力。由此,公司充分利用自身能力,幫助客戶面對數字化轉型挑戰,為客戶提供更多的價值。最終形成的技術戰略,簡稱為3+2技術規劃,即公司將在三個技術能力上聚焦和發力:(1)技術范式變革形成敏捷的IT能力;(2)數據洞察能力的構建;(3)數字業務戰略的形成。最終要為客戶實現兩個目標:(1)進一步根植于新的IT生態;(2)聚焦行業,形成獨特的行業數字化轉型場景或者給客戶以行業數字化轉型路徑的指導。3+2技術規劃還有一個目標,就是公司要更深地融入新技術生態。新技術生態有三種:云生態、開源生態以及中國的信創生態。信創生態和國家層面大戰略有著直接關系,我們重新梳理了信創方面的核心能力,制定了更加堅實的方向規劃和目標。計劃分三步:第一,整機商業模式驗證,已經完成驗證了公司在供應鏈管理、客戶商機挖掘、銷售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的能力;第二,標準型產品競爭力構建,進一步做整機結構和主板開發,逐步實現差異化拉開競爭力;第三,方案型產品競爭力構建,跟客戶的數字化轉型更緊地結合,推動全面信創產業生態,形成云原生可組合數據中心、雙碳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或者行業數字工廠解決方案。四、問答環節:1、關于東數細算,公司有那些布局和計劃?答:東數西算政策的發布將加速推進數字新基建的落地,為相關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公司目前在廈門已經成功建設了全世界第一個基于鯤鵬算力生態的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經過兩年多的發展,廈門超算中心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公司希望可以繼續推廣復制廈門超算中心的業務模式,滿足東數西算和國家信創的需求。2、公司2021年收入首破千億,其中分銷業務比例很大,請問未來分銷在公司整體經營戰略中的地位和布局?答:分銷業務是公司的主體業務,用一體兩翼來形容,一體就是分銷是公司業務的基礎,信創和云作為兩翼就是公司在戰略業務上的不斷突破。公司的分銷業務二十年來一直保持著國內領先的地位,在戰略轉型過程中,分銷業務的渠道合作伙伴在各垂直行業的資源優勢和拓展能力有力推動了云業務和信創業務的穩步發展。3、公司在深圳的國際創新中心IIC整個建設進度預售情況,后續計劃安排,以及對于未來報表的影響?答:IIC項目整體占地面積2.5萬平方,建筑面積20.6萬平方,包括了10萬平方辦公自持、4萬平方公寓和6.18萬平方建筑面積的可售部分,其中包括6000平方地下商業和19580平方地下商業和商墅和3622平方的辦公樓的可售部分。從目前的施工進展來看,雖然受到了深圳疫情的影響,但是整體是比較順利的。我們比較樂觀地估計,IIC項目會在2022年下半年拿到預售許可證,2023年初實現整個項目的竣工備案。我們看好深圳在整個大灣區的位置,看好大灣區和深圳的發展形勢,對深圳國際創新中心區位優勢和地理位置非常有信心。IIC既然定義為國際創新中心,我們希望進一步引進國際和國內的合作伙伴,將大灣區總部入駐深圳國際創新中心,共同運營好國際總部基地。我們也對未來整體銷售和持續運營,以及現金流表現有信心。4、怎么看待鯤鵬芯片短缺的問題?答:近兩年來看,不僅是CPU芯片,電子元器件都是緊缺的。實際上,鯤鵬芯片一直在持續供應,短期看,細水長流維持整個鯤鵬生態健康運轉是可持續的。我們希望在國家大力支持,國內各個企業自主創新下,能夠快速解決整個產業芯片流片等基礎問題,徹底解決芯片產能問題。5、公司去年跟其他國產芯片比如飛騰有一些合作,能否講一些合作進展?同時,公司跟其他國產芯片比如海光有沒有一些產品上的合作?答:去年,我們跟飛騰、龍芯的合作已經有了實質進展和落地,交付了終端產品和筆記本產品,而且產品都已經通過了國家的相關測試。我們堅持鯤鵬+飛騰的路線,同時在客戶需求角度通過定制化的方式與海光做技術交流和戰略儲備。6、公司提出數云融合新戰略,請問怎樣具體落地執行?答:我們看到數據和云之間是一個非常強的共振和融合現象,很多國際企業的成功不是簡單地用云和數據技術,而是把兩者融合的非常好。過去幾年,我們已經基于公有云的布局沉淀了自身全棧云的能力。在完整的數據服務產業鏈上,我們也有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未來,我們會繼續推動數據和云的結合和融合,比如我們會繼續幫助客戶在云上利用公有云的能力,做數據服務類型的開發,幫助客戶融合云的能力和數據方面的價值挖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