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采取互動問答形式,主要交流內容如下:
問題1:如何看待目前的海氣價格和國內天然氣價格?
回復:2023年年初以來,國際(海氣)及國內天然氣價格總體震蕩下行,海氣價格相對陸氣的定價也跟隨逐步優化。從長期的能源定價趨勢和資源供求關系變化來看,天然氣資源充裕的海氣資源會長期偏向寬松,國內天然氣的增量需求高度依賴進口資源,天然氣資源匱乏,陸氣偏緊會是常態。
公司資源池包括海氣和陸氣。陸氣資源主要包括自產LNG和外購氣。目前公司通過布局能源作業服務項目及傳統LNG液化工廠,可以自主控制的LNG產能規模達到70萬噸;外購氣方面,公司根據需求缺口及價差,靈活采購部分LNG及PNG作為補充。根據資源的保障程度和成本優勢差異,海氣長約和自產LNG為公司資源池的核心資源,海氣現貨和國內外購氣為公司資源池的調節資源。
公司持續關注海氣與陸氣的價格變化及機會窗口,積極、適時尋求資源匹配,提高順價能力。
問題2:天然氣價格下跌趨勢下,公司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做到比較穩定的毛差?
回復:目前公司清潔能源業務已形成突出的國際、國內順價能力。公司實行不同資源匹配不同客戶的基本業務邏輯,即長約氣匹配國內直接終端用戶、自產LNG匹配LNG加氣站客戶,調節資源作為資源補充,并匹配國際、國內的中間商客戶。在此基礎上,公司通過成本控制、配置效率、一體化模式、自持終端、價價聯動、背靠背交易、協議順價等方式,在兼顧客戶利益與自身順價收益方面取得平衡,不斷提升客戶黏性。自2017年以來,雖然國際LNG價格出現了較大的周期性波動,但公司海氣長約核心資源的單噸毛差保持整體穩定,公司LNG總銷氣量對應的噸毛差也保持相對穩定,順價能力得到充分體現。
問題3:公司目前的船運能力如何?上半年能源物流服務的經營情況?
回復:截至上半年期末,公司自有及租賃的運輸船8艘,其中4艘LNG運輸船(3艘自有,1艘在建),4艘LPG運輸船(2艘租賃,2艘在建)。經測算,全部LNG、LPG船舶投運后,年周轉能力預計達400-500萬噸。
公司能源物流服務主要經營模式為“核心資產+服務”,依托于LNG船舶、LNG接收站與倉儲設施、LNG槽車等核心資產,為境內外客戶及第三方提供運輸、物流、周轉、倉儲等能源基礎設施服務。2022年,公司能源物流服務實現營業收入2.69億元,毛利率36.32%。2023年以來,公司持續拓展能源物流服務,整體經營情況良好。
問題4:請問公司在氣體業務除了氦氣以外,未來是否會拓展去做電子特種氣體?
回復:特氣領域國產替代屬性很高,目前對國外依存度比較高,空間比較大。公司目前擁有氦氣和氫氣業務,未來會在條件成熟下會考慮延伸到其他特種氣體,特別要把握住和自身清潔能源業務相關的氣體。公司氦氣和氫氣發展態勢良好,目前先把這兩種氣體業務做好,打好業務基礎后再去進行延伸。
問題5:請介紹公司收購的北京正拓氣體公司的相關情況?
回復:2023年4月,公司完成了對北京正拓氣體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正拓氣體”)(70%股權)的整合工作。正拓氣體是北京市認定的專精特新企業,其是以工業氫氣和生物質天然氣項目建設與生產運營為主營業務的節能環保型高科技企業,以氫能、資源綜合利用和生物質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為發展方向。正拓氣體在全國有多套現場制氫、生物質制氣項目裝置,其先后服務于法國液化空氣公司、美國空氣化工公司、華北制藥、中國五礦株洲硬質合金、華潤燃氣等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集團。該整合工作的完成將有助于彌補公司在多種制氫技術和氫氣運營管理方面的不足,加速推進公司服務于工業、化工客戶的現場制氫業務(并輻射周邊加氫站用氫)落地,進一步完善公司在氫氣業務板塊的布局。
問題6:氦氣的應用領域主要是?公司在氦氣方面的產能規劃情況如何?
回復:氦氣是一種重要戰略資源,被廣泛應用于受控氣氛領域(如光纖、半導體、光伏等)、低溫應用領域(如核磁共振、低溫超導、國防軍工等)、焊接保護氣領域、檢測氣體領域等,被稱為“氣體芯片”“氣體黃金”。我國是“貧氦”國家,氦氣資源嚴重依賴進口。
目前公司在氦氣方面致力于擴大氦的產銷量,助力氦資源的國產化,幫助國家解決氦資源卡脖子問題。
在氦氣產能方面,一方面,公司以現有36萬方/年BOG提氦項目為切入點,進一步提升BOG提氦的產能規模;另一方面,公司在四川瀘縣新建粗氦精制項目,通過收集周邊的天然氣工廠的氦氣進行精加工,項目設計產能100萬方/年,預計今年年底進入建設運營階段。
在提氦技術和氦氣資源方面,公司積極整合國內外先進的管道氣提氦技術與工藝,特點是膜技術,嘗試進入管道氣提氦領域,減少對BOG粗氦資源的依賴;同時,利用自身LNG國際市場的協同優勢,積極布局氦槽資產并推進液氦進口,多元化布局氦氣資源。
問題7:公司能源作業服務的規模及未來產能擴張計劃如何?
回復:公司能源作業服務主要以作業者形式參與井口天然氣回收利用配套,并獲取相對穩定收益。2022年全年能源作業服務的結算量達30萬噸。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能源作業服務業務繼續發揮“穩定器”作用,井口天然氣回收利用配套服務作業量達9萬噸,單噸服務收益保持穩定,業務盈利能力較為突出。隨著原有能源作業服務項目產能的技改提升及新的能源作業服務項目的投建運營,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在產能方面將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問題8:公司LNG是否考慮簽定新的國際長約?
回復:LNG長約是公司的核心資源之一。公司在2023年年初以來,積極參與全球LNG資源地的長約投標工作,并密切推進與已有合作方的商談工作。
問題9:今年LPG價格回落,對公司業務影響如何?
回復:今年LPG在采購及銷售價格端均出現下跌,但對公司業務影響有限。公司繼續鞏固華南區域優勢,整合資源與開拓市場并重。從一季度經營情況來看,LPG產品銷量實現穩步提升,順價能力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