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問答:
Q1:公司的汽車電子業務發展情況?
A1:公司在汽車領域發展歷史較久,十幾年前進入該產業,產業門檻相對較高,進入難度較大,因此汽車電子PCB市場競爭相對緩和。當時公司希望在相對穩定環境下發展,因此選擇汽車電子行業并提前挖掘客戶群,建立客戶關系基礎。總體而言,公司選擇汽車電子作為發展方向是正確的選擇,特別是近年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帶動,公司現在所供應的新產品均已在2-3年前已與客戶開始共同研發,因此從客戶準入、時間及資本投入方面考慮,汽車電子準入門檻較高,對已在該供應體系的PCB企業來說具有一定的保護性。我們認為,公司發展除了體量之外,應更注重品質的提升,公司更看重的是與客戶的長期及穩定合作
Q2:珠海奈電的經營情況?
A2:公司現正在調整珠海奈電經營結構、產品結構及客戶結構。目前,在消費電子方面,日系客戶的訂單穩步增加,另外引入了新的客戶,已開始量產;此外有一系列汽車客戶正在開發中。
Q3:公司是否考慮布局新能源電池方面業務?
A3:已經在部署中,但相關工藝可能會有調整,公司正在密切關注。
Q4:公司目前汽車電子業務中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的占比?
A4:在目前的汽車電子業務中,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的占比接近1比1。
Q5:公司所發行的可轉債目前的轉股情況?
A5:截至2023年6月末,可轉債累計轉股17,230股。
Q6:2021年公司收入增長,但凈利潤卻降低的原因?
A6:主要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2021年原材料價格上漲速度快、幅度大,導致當年凈利潤的降低。
Q7:原材料目前的價格情況?
A7:今年原材料價格總體平穩,其中部分仍在下行通道。
Q8:公司人員數量減少的原因?
A8:2021年末由于收購奈電,人員數量有所增加;2022年隨著公司整體自動化程度以及工作效率提高,因此人員數量有所減少,人均產能提高,。
Q9:公司產品單價提升的原因?
A9:公司持續對產品結構進行優化,高附加值產品占比進一步提高,單價亦隨之提升。
Q10:公司近兩個季度季度收入環比下降的原因?
A10:去年四季度收入主要受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上升影響,今年一季度收入主要受到春節假期,產能利用率下降影響。
Q11:公司可轉債募投項目的產量、產能、稼動率情況?
A11:公司可轉債募投項目產能100萬平方米,已于2022年4月投產,受目前整體市場環境及認證進度影響,目前利用率約為50%,全廠產能利用率約為80%。
Q12:公司進行汽車客戶開發的策略?
A12:國外核心客戶為歐美客戶以及日系汽車客戶,國內正在積極對接開發汽車集團客戶、新能源勢力客戶,目前客戶開發都比較順利。
Q13:公司儲能業務的發展?
A13:公司進入T客戶全球供應體系比較早,目前儲能產品已經實現批量供貨,若其上海儲能項目明年進入投產階段,產品供應量有望進一步提升。
Q14:公司業績受銅價波動的影響,是否做了套期業務?
A14::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覆銅板、玻璃纖維布等,目前原材料價格總體保持平穩。公司通過多種手段來減少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的影響:1、優化供應鏈;2、提升技術工藝水平、提高生產效益;3、擇機開展商品套期保值業務。
Q15:公司業績受匯兌的影響?
A15:目前公司收入主要以美元結算,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降,對公司業績將產生一定的促進作用。
Q16:市場整體都在擴產,公司如何看待市場競爭?
A16:PCB是由終端帶動的中間產品,未來市場競爭的核心還是在客戶合作上。公司的優勢在于綁定了大量優質客戶,未來的產能提升計劃都是匹配客戶需求而部署,伴隨客戶共同成長。
Q17:公司目前的業務以汽車電子為主,未來的布局如何?
A17:從下游應用領域的構成來看,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仍是公司未來3-5年的核心發展領域,預計汽車電子占比會繼續提升。另外,風光儲市場近年發展迅速,基于公司的前期布局,該領域相關業務亦有望提升。
Q18:公司如何看待AI服務器的發展前景?
A18:目前AI服務器發展處于前期階段,產品應用場景仍有待開發,但未來市場空間廣闊。基于前期布局及技術積累,公司服務器PCB業務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但短期內對公司業績影響不大,未來公司將積極響應客戶需求,發展AI服務器、數據中心等相關領域業務。
Q19:公司五工廠的設備是進口還是國產?
A19:由于國內設備的精度在不斷提高,目前公司產線設備的國產化率水平已達到較高的水平,僅部分設備需進口。
Q20:公司車用PCB的供應范圍?
A20:車用PCB一般分能源控制、動力總成、車身控制、信息娛樂、車燈、傳感等功能區域。公司目前都有供應,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Q21:公司對高附加值產品的規劃?
A21:產品難度越高,價值越高,利潤空間也越高,公司將不斷加大研發力度,持續提升高附加值產品的占比,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
Q22:公司是否有產業轉移的規劃?
A22:以客戶歸屬地統計,公司目前出口量最大的區域為歐美,其次為日本。由于部分客戶希望供應商在中國以外設置一個生產基地,出于配合海外客戶需求考慮,公司目前正在部署,具體以公司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