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事會秘書介紹了公司的基本情況和業務情況。
2、公司2022年度的收入和利潤都實現了良好增長,實現良好增長的原因是什么?
2022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2,469.29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2.01%;實現凈利潤14,152.4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63%;實現扣非后凈利潤14,060.0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49%。
營業收入、凈利潤及扣非后凈利潤實現持續、穩健、良好增長,主要為公司“服務做大、產品做強”的業務戰略得到良好執行,在持續拓展市場、實施精細化管理、優化產品和技術的升級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進展:
(1)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公司在毛利率較高的第三方運維服務業務上,實現了27.16%的同比增長;
(2)新客戶開拓卓有成效:來自于新客戶的收入占比13.47%;
(3)內部精細化管理:人均創利進一步提升;
(4)針對客戶信創需求:創新技術方案,實施技術和方案升級,滿足客戶對于信創階段的需求。
以上,都促進了公司的持續、穩健、健康的發展。
3、公司第三方運維服務業務的毛利率較高,過去幾年的增速也較高,公司第三方運維服務業務未來發展規劃如何?
2022-2022年,公司第三方運維服務業務的復合增長率為25%以上。
IT基礎架構運維服務市場規模較大,在當前信創以及提高自主可控能力的形勢下,IT基礎架構運維服務存量市場的格局在發生轉化,客戶數據中心中以“IOE”為主的集中式架構的運維服務市場正在由原廠商逐步釋放給第三方運維服務商,第三方運維服務市場空間將更為廣闊。同時,數字經濟、數字中國為IT基礎架構建設和運維市場帶來了新的增量。在此背景下,公司制定了“服務做大”的業務戰略,大力拓展第三方運維服務的市場,在運維服務上做出足夠規模,成為IT基礎架構運維的托底人。
未來,公司將在“服務做大”的業務戰略指引下,繼續深耕金融領域,擴大客戶覆蓋面和深度;同時,從金融行業外延,拓展其他客戶行業領域,拓寬客戶行業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公司在IT基礎架構運維服務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4、公司2020年-2022年來自金融行業收入復合增長率較高,未來會打算拓展其他行業市場嗎?
2020-2022年,公司來自于金融行業的收入保持著27%以上的復合增長率,非金融行業的收入保持了同步增長的節奏,說明公司在保持金融行業優勢地位的同時,一直在持續開拓金融行業以外的客戶領域。從2022年的收入看,公司來自于金融行業的收入占比在79%左右,來自于電信、交通運輸、政府等行業的收入占比21%。近年來,公司充分發揮競爭優勢,將金融行業尤其是銀行業獲得的先進經驗及領先優勢推廣至電信、交通運輸及政府政務等領域,使得公司行業影響力不斷增強。公司將繼續深耕金融領域,不斷提高在金融行業的市場份額,同時,積極拓展其他行業領域的客戶。
5、自主智能運維產品和運營數據分析服務的銷售規劃是什么?
自主智能運維產品和運營數據分析服務是公司在運維業務基礎上發展的業務。自主智能運維產品封裝了公司十幾年來運維的最佳實踐,也是公司朝著運維自動化、智能化邁進的工具化軟件,雖然目前占公司整體收入的比例較小,但是這兩年也保持著比較穩定的增長速度。運營數據分析服務的方向是積累客戶的案例,先做成一個相對標準化的產品。公司對這兩個方向的產品將持續保持研發的投入,加之對產品團隊的激勵政策,以讓產品的市場發展越來越好。
6、對比同行業競爭者,公司的業務壁壘是什么?
公司十幾年來深耕在IT基礎架構領域,積累了五大核心競爭力:全覆蓋技術能力、全周期咨詢能力、最佳實踐產品能力、客戶信賴的銷售能力和“一同看海”的企業文化。
(1)全覆蓋技術能力:公司在IT基礎架構的六層均有覆蓋和儲備,架構及產品間綜合問題定位能力凸顯。隨著客戶的IT基礎架構系統龐大、異構化復雜,集中式架構和分布式云架構融合,對架構及產品間綜合問題定位能力的需求會更突出;
(2)全周期咨詢能力:公司見證和參與了銀行數據中心IT基礎架構的變革,逐漸積累起圍繞IT基礎架構全生命周期的規劃設計方案能力、核心系統上線方案能力、運行優化方案能力、整體架構遷移方案能力,以解決用戶在IT基礎架構不同階段的痛點;
(3)最佳實踐產品能力:在十幾年的服務中,我們把在服務中的最佳實踐封裝到公司的自主智能運維產品中,提升運維服務的效率和效果;
(4)客戶信賴的銷售能力:我們以多年專業的、規范的服務,永遠站在客戶角度,真誠、用心的服務好客戶,獲得了客戶的認可和信任,擁有了一定數量的客戶群;
(5)“一同看海”的企業文化:公司從成立之始,就建立了“一同看海”的企業文化,中亦是所有中亦人共建共享的平臺,要在中亦人中一代代傳承下去,成為一家百年企業。
2023年年初,公司進行了組織架構的調整,以四大方陣為抓手,厚鑄五大核心競爭力,在“服務做大,方案、產品做強,持續有質量的增長”的戰略目標下繼續前行,讓公司持續、健康、穩健的發展。
7、隨著信創的推進,公司是否已與信創廠商建立聯系?
公司已基本建立起完整的信創IT基礎架構生態體系,涵蓋服務器、存儲、網絡、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等,與華為、新華三、曙光、聯想、浪潮、麒麟軟件、騰訊云、阿里云、中興、達夢、東方通、寶蘭德等各領域頭部廠商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系,為適應信創產業的不斷深化發展積蓄力量。
8、公司在數據庫信創的推進中能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基于信創的推進,公司的數據庫團隊在國產數據庫的選型咨詢、上線前數據庫整體優化解決方案、國產數據庫運維上均可提供相關的服務、解決方案和軟件產品。
公司可以為客戶提供數據庫國產化選型的咨詢,結合客戶的業務向客戶提供選型測試的方案和標準,幫助用戶選擇更適合業務的國產數據庫。當客戶選擇了某個國產數據庫,公司將為客戶提供上線前數據庫整體優化解決方案,進行上線前數據庫的優化和技術支持工作。在上線后,公司將為客戶提供國產數據庫的運行保障,在數據庫轉型試點后出現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解決,保障客戶信創的節奏。同時,中亦自主研發了數據庫運維可視化產品,將幫助客戶更輕松、更有效率地運維國產數據庫。
9、公司是否會與國產數據庫的廠商進行合作?
公司與國產數據庫的廠商在陸續建立戰略上的合作,相關合作信息會發布在公司的網站或公眾號。
公司與國產數據庫廠商的合作,是雙方優勢的互補,從而更好的為國產數據庫的推進鋪墊,為客戶更好的服務。從客戶需求角度,客戶需要有一家前期已經過驗證的服務商進行后期國產數據庫的保障,以保障客戶業務的安全穩定運行;從數據庫廠商角度,希望能有一家有實力的服務商對接,保證客戶的使用體驗和問題解決率,使其能夠更集中精力于產品的開發和改進,同時從客戶使用的角度能夠提供數據庫改進方面的建議。
10、公司2023年會進行股權激勵嗎?
公司自成立之始,就建立了“一同看海”的企業文化,中亦是所有中亦人共建共享的平臺,要在中亦人中一代代傳承下去,成為一家百年企業。在上市之前,公司的113位員工作為自然人股東直接持股也體現了公司“一同看海”的文化。未來,公司將根據發展情況,在適當的時機進行股權激勵,讓公司持續、健康、穩健的發展。
11、2023年公司半年度業績情況如何?
公司一直在持續開拓市場,強化技術、方案、產品升級,優化業務結構,實施精細化管理,努力保持一貫穩健、良好、有質量的增長態勢。相關數據敬請關注公司后續披露的半年度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