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學合成法生產核苷和生物發酵法生產核苷兩大核心技術,生產的成本相比如何,各自優勢的領域?未來會有哪些重點的布局品種。
核苷(酸)制備技術包括化學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兩種,這兩種技術為行業通用生產技術,在各自的相關技術領域都具有相應的技術優勢,同時,在很多相關系列產品方面能夠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對于基礎性核苷產品,如胞苷、腺苷、肌苷等,發酵法生產成本更具有優勢一些,這些產品我公司采用發酵法進行生產。對于結構復雜的核苷類產品,如利巴韋林、胞磷膽堿等,目前化學合成法生產技術優勢更加明顯一些,這些產品我公司目前采用合成法進行生產。同時我公司還有多種產品采用半合成、半發酵法進行生產,來達到最優的技術效果。
未來公司仍將始終將研發和技術創新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始終堅持“生產一代、儲備一代、在研一代”的發展戰略;公司持續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發揮化學和生物合成核苷類產品的兩大核心技術在各自領域的技術優勢,建立了高效催化合成技術、核苷發酵技術、生物轉化半合成技術以及分子生物學技術等多個優勢互補技術平臺,形成了成熟、完善的產品研發體系;除了當前已商業化的產品外,公司不斷增加具有較大市場需求的產品儲備,主要布局定位在抗腫瘤、抗病毒領域,目前儲備產品達十多個,其中環磷腺苷和枸櫞酸西地那非剛剛拿到藥品生產批文,卡陪他濱等重點原料藥正在申報中。
2、公司的海外業務是如何做起來的?重點客戶當中未來預期產品放量情況?去年海外收入大幅減少的原因以及今明兩年如何判斷?
公司通過直銷與貿易商兩種方式向境外客戶提供產品。一般情況下,公司優先選擇通過直銷方式向資質條件良好的境外大客戶提供產品。主要通過參加各種行業內的展會,公司在國內外的世界醫藥原料展和原料藥展公司都設有展臺及在展會會刊上宣傳公司產品。另外公司在專業網站主動推廣,提高公司及產品的曝光率;同時,公司也會主動選擇與有實力的貿易商進行合作,通過貿易商向境外終端客戶提供產品。
去年海外業務減少主要原因是:因全球制造業開工率不足,整個產業鏈條運轉緩慢甚至停滯,造成階段性需求下降;另外國內外港口不定時停擺,大部分國際航線、船次嚴重縮減甚至取消,造成大量貨物滯留港口,從而國際運費陡增且一艙難求,給境外銷售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隨著經濟情況的好轉,預計今明兩年的海外業務會逐漸回升。
3、行業反饋印度采購中國中間體、原料藥變少,公司或者競爭對手產品有無這個現象,如何解讀和應對?
印度采購中國中間體、原料藥變少,公司或者競爭對手均有此現象。主要由于印度醫藥制造業近年來的發展,中間體、原料藥逐步由國外進口向自主生產的轉變造成此現象。
公司在核苷(酸)類產品領域已深耕二十多年,公司有著自身的技術優勢,優質的產品質量、穩定的交付能力,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針對上述現象,公司將持續不斷的提升自己產品的競爭力,優化產品結構,向更高端的原料藥產品轉型;提高團隊的營銷能力,借助優質的外貿服務平臺,通過靈活的策略進行市場開發與拓展;加強向利潤率更高的市場進行推廣。
4、第一大客戶收入去年占比較高,如何減少單一客戶的風險?
一方面,公司將持續加大原料藥新產品的研發及申報儲備,涉及抗病毒、抗腫瘤、神經系統等領域的產品具備良好的市場前景;另一方面,公司將不斷加大對新產品和新技術的投入力度,持續擴大研發人才隊伍,不斷提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