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關領導和投資者通過“價值在線”平臺,采用問答形式進行了溝通,具體內容如下:
1.請問貴公司簡易程序定向增發目前進展到什么程度,是否已經開始向機構投資者發送認購意向書進行詢價?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公司已公告相關預案,暫未發送認購邀請書,如有意向參與本次定增,可以通過電話【010-68096688-8111】或郵件方式【bceer@bceer.com】及時與我們聯系。謝謝!
2.公司股價長期在窄幅震蕩,公司是否有進行市值管理計劃?
答:您好,感謝您的關注。股價變化受多種因素影響,公司不會違規干預股價。公司秉持創新引領、踏實經營的理念合規開展經營活動,致力于不斷提升公司價值創造能力和業績表現,回報股東和社會。
3.公司定向增發的資金用于項目工程以及補充流動性資金,而非用于開拓新興市場業務,因此,是否說明公司項目的回款慢,資金鏈比較緊張呢?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本次以簡易程序定向增發融資主旨在于憑借公司在污染場地和地下水修復領域的優勢,助力礦山修復、生態修復等業務的開拓與實施。謝謝!
4.公司前十大股東中持環保發展有限公司,持有公司的519.5萬股是在質押狀態中,而且解押日期均在2026年后,但其又公告說,這些股份是在減持計劃內,未解押的股份,納入減持計劃,是否違規?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相關公告不存在違規,如實際實施減持,需提前解除質押。謝謝!
5.1、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國資委多次在各種場合提出加大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力度,統籌實現解決同業競爭,突出主責主業雙重要求,貴公司控股股東有無計劃將旗下同業競爭業務(比如建工環境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旗下業務)注入上市公司,與國資委提出逐步將現有未上市的優質資產有計劃的注入上市公司想呼應。2、國資委提出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做積極負責任的股東鼓勵長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適時增持價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適時運用大股東增持、關鍵核心人員增持等引導上市公司價值合理回歸,貴公司大股東清倉式減持所持股份,是否說明貴公司大股東對公司發展毫無信心,公司在無任何穩定股價措施的情況下開始低價定增,與國資委提出的要求背道而馳,貴公司對此有何看法!3、貴公司是否考慮引入戰略投資者,比如公司目前所在土壤修復業務較多的地方國資,戰略股東的引入一方面帶來現金流優化公司財務結構,提升公司競爭力,另一方面戰略股東的存在也會從所屬角色為公司業務開展和業績提升帶來積極影響,實現和公司相互促進,和公司相向而行。并且國資委鼓勵地方國資交叉持股,央地國企之間積極探索通過出讓存量引進增量,換股等多種形式在上市公司引入多個國有戰略投資者。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1、建工修復與控股股東及其下屬公司之間不存在同業競爭。2、公司控股股東持有的股份處于限售階段,其他股東的減持計劃是基于其自身資金需求而正常主張權利。本次融資對公司礦山修復業務和區域水環境業務及其他新的環境修復空間的開拓具有重要意義,也將對公司業績增長產生積極貢獻。謝謝!3、感謝您關于引入戰略投資者的建議。謝謝!
6.建議貴公司與控股股東加快推進北京建工旗下環保業務整合進入上市公司,貴公司多次提及探索多元化發展,但是至今主要業務依舊是土壤修復領域,多元化進程緩慢,至今沒有新增長點。公司是打算一直只做土壤修復業務嗎?公司被提名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應當向世界一流企業看齊,像威立雅和蘇伊士這類企業都是營收超千億的行業巨擘看齊,在做好現有主營業務的同時,擴展增量,現在最好的方式就是整合建工集團下環保業務進入上市公司,實現多點開花,營收利潤上去了又能反哺公司研發,土壤修復不適合單一業務單打獨斗,土壤修復這種依靠項目招投標的方向,比之水務,固體廢物處理這種能通過運營實現穩定營收盈利的業務還是存在極大不確定性。公司如果一直單一業務發展,永遠不能成為世界一流企業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土壤及地下水修復、水環境和礦山等生態修復。在水環境和礦山修復業務方面近年都有較快增長,6月29日公司公告中標5.3789億元磷礦生態修復項目。此外,公司逐步深入研究和實踐固廢、危廢的資源綜合利用解決方案,與土壤修復業務協同聯動加快市場布局。謝謝!
7.22年受政府補貼金額多少?公司發展有什么政策利好嗎?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公司2022年度收到政府補助563.35萬元,具體明細可查閱公司披露的2022年度審計報告。近年,相關部門下發了《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工作方案》等,上述政策從環境治理行業的業務發展目標與方向、治理重點、從業單位的規范化、治理資金使用管理等方面引導和推動著行業的有序發展。
8.公司去年研發投入多少?目前的研發能力如何?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公司2022年研發投入171,861,417.13元。公司較強的研發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體現:(1)技術與研發人員專業化程度高專業化的技術研發團隊為公司在環境修復領域前沿技術創新與實踐提供了核心動力,確保公司在未來競爭中保持技術領先地位。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技術研發人員211人,占全體員工的47.95%。技術研發人員中本科學歷59人、碩士學歷138人、博士及以上學歷13人,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71.56%,117名技術研發人員獲得中高級及以上職稱。(2)國家科研項目參與數量多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參與的科技部、生態環境部、北京市科委等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官方機構批復的科研項目近四十項,其中約三分之二的項目為國家級科研項目。(3)依托國家工程實驗室打造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公司牽頭建設了工業污染場地修復領域首個國家工程實驗室,定位于打造國家級產業技術創新源頭與智庫,未來將建設成為面向世界、引領行業的核心技術研發高地,為公司保持技術領先提供強有力的支撐。(4)科研成果專利轉化程度高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計獲得境內外200項專利授權,其中發明專利76項(含國際發明專利7項);公司在申發明專利申請共90項(含國際發明專利12項)。(5)多項技術獲得省部級、市級科技獎項基于大量的典型污染場地修復及罕見、重大修復項目的實施,公司技術體系得以不斷的豐富和升級,相關技術/項目已獲得10項省部級及其他多項科技獎項,其中,2022年度,基于“國家土壤污染風險管控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公司獲得“2022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獎項是中國環保科技領域最高獎。此外公司獲得“2022年度環境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及“金橋獎-優秀項目獎”。
9.業績越好股票越跌,不斷減持,又不斷融資。合規合理但不合情。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股價變化受多重因素的影響。股東減持出于其自身資金需求,也是其正當權利。本次融資旨在進一步拓展公司礦山修復、生態修復等業務,助力公司更好的發展。謝謝!
10.中持環保22年11月到12月通過大宗交易89萬股,是否需要減持公告。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持股5%以上的股東通過競價交易減持公司股份時需提前15個交易日進行公告,對大宗交易減持股份未規定需要提前披露減持計劃公告。
11.修復中心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完成情況?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公司已經根據項目推進及業務發展需要逐步投入募集資金,截止2023年3月31日,修復中心建設項目已累計投入53.61%,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已累計投入79.09%。
12.吳總,您好!公司本次兩個募投項目均為EPC項目,目前現金流情況如何?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目前兩個項目均正常履約。謝謝!
13.請問領導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是怎樣的?如何推動更多模式的“修復+”發展?
答:尊敬的投資者您好,感謝您對公司的關注。“十四五”期間,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將更加注重源頭和過程管理,注重“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綜合治理,注重生態環境與產業開發的深度融合,公司按照自身業務狀況及產業發展態勢,區分成熟業務、發展和培育業務及新興業務三個層面,聚焦四大核心業務——土壤污染防治系統解決方案、修復“產業協同”解決方案、資源再生解決方案和智慧環境管理解決方案。公司探索多樣的“修復+”模式,推動更多模式的“修復+”發展。第一,“場地修復+”模式“十四五”期間,公司以長江經濟帶、珠三角等區域為重點,加大對棕地再生模式實施路徑的研究和推進,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和創新模式改變現有土壤修復以政府投資為主的方式,用市場化方式盤活工業廢棄地,助推區域綜合發展同時,助力公司工業場地修復市場的再突破。第二,“礦山修復+”模式持續構建針對在產礦山的“礦山修復+生態管控”模式和針對廢棄礦山的“礦山修復+產業導入”模式,探索礦山修復與碳封存協同技術和商業模式,形成具有修復特色的產品模型,提供國內領先的賦能礦山廢棄地、盤活存量用地的礦山再生綜合解決方案。第三,“農田修復/改良+”模式根據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和全國土地整治規劃,將農田修復、高標準農田建設、鹽堿地治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等與基于生態改善的產業開發深度融合發展,如打造集農田修復+綠色優質農產品種植、加工、銷售和觀光旅游等于一體的產業鏈條,形成區域特色產業。以土地復墾+占補平衡指標收益為突破,重點關注工礦用地、未利用地、鹽堿地等用地類型的修復和復墾,布局土壤改良技術體系,并探索產業投資的收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