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據說CCER將于今年7月中旬重啟,這次重啟后,項目類型范疇包括甲烷回收、光伏等嗎?
答:國家政策尚未明確,具體重啟時間公司無法預測。今年亟需重啟,因為今年是履約年,如果今年不重啟,市場上現有的CCER可能不足以滿足履約需求。重啟后,預計劃定項目類型為:①林業碳匯項目;
②甲烷回收項目,若劃定的有甲烷回收項目,那么一定包含甲烷回收中的填埋氣發電項目,因為填埋氣發電項目是獨立的方法學,方法學較簡單。③6兆瓦以下的分布式平價上網的光伏項目、海上風電項目,可能會給予支持。
2.如何測算貴司未來碳匯的收入規模?
答:首先,公司有部分項目申請了CDM項目、VCS和GS項目等,這些在國際上已經開發并申請簽發過減排量的項目是無法在國內上再申請CCER的,CCER的減排量最快的就是已經注冊的14個CCER項目抓緊簽發。其次,公司還有大約七八十個項目尚未開發任何減排項目,新的CCER政策出臺之后,如果符合政策要求,公司會盡量去申請CCER項目,但是管理辦法出臺之后,可能會對存量項目可用于履約的減排量的計算有時間點的劃分問題,所以計算公司碳匯收入多少主要還要看政策的制定,減排量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3、CDM項目在國際上的價格是怎樣的?
答:目前價格較便宜。俄烏戰爭之前,公司VCS項目賣出的價格在7-8美元,CDM項目賣出的價格在2-3美元;因受俄烏戰爭的影響,VCS及CDM項目價格下跌超過一半。
4、國內CCER重啟后,公司在國內碳匯上面的成本是怎樣的?
答:成本較低,未來主要是一些簽發核證與交易成本。
5、公司的發展規劃是怎樣的?
答:公司主營業務為甲烷回收利用。目前,在國內大型的垃圾填埋場越來越少,公司大力拓展一些非垃圾填埋氣業務,比如餐廚垃圾沼氣、垃圾焚燒廠污水沼氣、養殖糞污沼氣,公司最近也在拓展煤礦瓦斯發電業務。同時加大了國際市場的開發,公司已在國外如馬來西亞、哥倫比亞開展了垃圾填埋氣業務,國外的垃圾填埋氣業務機會較多,未來垃圾填埋氣業務的增長主要會來自海外市場。
公司計劃把移動儲能供熱作為第二主業,2023年移動儲能供熱業務的市場已經全面鋪開,公司熱源客戶主要為垃圾焚燒廠,國內的大型焚燒廠基本都與我司在洽談合作,國內市場已打開。公司用熱客戶主要為管道蒸汽未鋪設到的使用天然氣鍋爐供熱的用戶,移動儲能供熱可以讓用熱客戶方便生產計劃的排產并降低用熱。預計2023年移動儲能供熱收入會占公司收入15-20%左右。
光熱發電方面,光熱發電自帶儲能,比較適合在風光大基地區域進行投資。公司通過基金投資的光熱發電項目主要是做槽式電站用的曲面鏡和塔式電站用的平面鏡,該項目目前有一條曲面鏡生產線,一條平面鏡生產線,預計今年9月份陸續投產。
6、CCER的存量有多少,將來是怎么規劃的?
答:有效CCER存量的多少主要還是要依據新政策出臺后才可以計算,下一步公司一方面開發自有項目,一方面也會給第三方提供項目開發服務。
7、公司公告與中信證券簽署合作協議,合作方面主要有哪些,請介紹下。
答:具體合作內容請查閱公司已披露的相關公告。
8、中國包括亞洲,有很多種甲烷,包括水稻、養殖場等會產生大量的甲烷,公司在這塊是怎么考慮的呢?
答:甲烷減排的控制首先需要前端加強監測,相關行業必須制定減排的規則,然后再根據規則進行治理和減排,這就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但是目前無相關的政策具體規定。
9、國內碳市場碳價格在50-60元,重啟之后碳價格是多少呢,未來價格趨勢如何?
答:CCER重啟后價格預計也會在50-60元/噸左右,中國減排的實際成本遠高于這個價格,未來價格可能會呈上漲趨勢。
10、公司股權激勵有沒有提上日程?
答:公司最近已做了股權激勵,詳情請查閱公司已披露的相關公告。
11、公司移動儲能業務去年收入300多萬,今年收入如何,有無同行競爭?
答:預計2023年移動儲能供熱收入會占公司收入15-20%左右,目前市場上也有個別小公司從事類似業務,但它們的技術、規模及資金實力有限。公司在多方面均有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