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所涉及的未來計劃、發展戰略等前瞻性描述不構成公司對投資者的實質承諾,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公司于2023年6月29日接待了投資者調研,公司與投資者交流內容如下:
提問一:公司對于制造板塊未來中長期業績規劃是?
答:公司業績主要來自于泵業制造板塊,圍繞泵業做大做強的發展目標,未來工作重點是加大研發及對外合作力度,進一步擴充產品系列;加快產業升級,積極擴充產能;加大應用端市場開拓,積極布局新的業務場景;強化品牌效應,持續向泵行業高端市場發力。
提問二:公司泵產品最近在哪些應用領域銷售增長較快?
答:公司泵產品主要應用于環保水處理、暖通行業、給排水、工業應用等領域,受益于新能源(化學儲能)、大數據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公司在眾多行業拓展力度的逐步加深,公司在工業應用端的產品銷量增速較快。
提問三:公司目前正建造工廠擴充產能,后續如何保證產能消化?
答:公司在泵行業領域深耕三十余年,產品種類豐富、產品規格齊全(部分產品性能完全可比肩國外同類品牌)、應用場景眾多,客戶高度分散、品牌效應突出、直銷體系完善,基于以上所形成的市場競爭力能夠確保公司泵產品快速占領市場。據統計,國內水泵行業市場規模近2000億元,行業集中度較低,公司市占率僅2%左右,仍有巨大的存量市場提升空間;同時,新產業、新場景的不斷出現也為泵產品的應用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增量市場;此外,公司新產能建設完成后,預計會有產能爬坡的過程,公司將通過多種方式加快提升產能利用率。
提問四:與國外龍頭企業相比,公司泵產品主要的區別在哪里?
答:國外泵行業經過長期的發展相對成熟,以丹麥格蘭富、德國KSB等企業為代表,目前已經是綜合性泵業集團,產品系列和覆蓋行業范圍更廣泛,品牌優勢較為突出。目前國內泵行業的主要龍頭公司,基本都在某個細分領域深耕,并未成長為真正意義上的綜合性泵業集團,研發投入和產品向高端化發展有待進一步加強。
公司深耕泵行業三十余年,產品定位行業中高端市場,核心產品性能指標與國外產品相比具有一定競爭力,但相對性價比較高;同時,公司重點瞄準國內市場,經過多年發展銷售渠道資源豐富,伴隨國產替代進程,在部分細分應用領域增速明顯。
提問五:智能工廠建成后,能降低多少成本?
答:公司智能工廠的建設主要立足在制造端實現產業升級,在產品端增強批量化生產能力,在性能端提升產品的一致性,在產能方面進一步擴充以滿足訂單需要,生產效率會進一步提升。
提問六:公司生產的泵產品結構與國外產品相比差異大嗎?
答:產品結構相差不大。
提問七:公司是否有涉及氫燃料相關產品?
答:暫不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