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6日,公司披露第二季度運營簡報,于7月10日召開2023年二季度運營電話會,會議詳情如下:
尹恩剛向投資者和分析師介紹了公司2023年上半年生產運營情況,并就年度后續工作安排進行了介紹。
2023年上半年,公司實現在運機組上網電量1059.18億千瓦時,同比提升約14.09%;機組平均利用小時數3747小時,同比提升257小時。上網電量及機組利用率提升主要原因為:1)紅沿河6號機組于2022年6月23日商運,防城港3號機組于2023年3月25日商運,貢獻增量電量;2)2023年上半年機組根據電網安排進行減載或停備時間同比減少。
機組大修方面,上半年公司共完成7個換料大修,還有2個換料大修正在進行。上半年大修總天數約為413天,較去年同期增加約55天。
2023年上半年,公司結算市場化電量約587.9億千瓦時,占比約為55.5%,與去年同期55%基本相當。公司市場化電量的平均含稅電價約為0.4022元/千瓦時,比去年同期0.4009元/千瓦時增加了約1.3厘。上半年,廣東省內共有10臺核電機組直接參與市場交易,市場化電量比例為38.1%,比去年同期增長了8.3個百分點;寧德核電市場化比例為100%,和去年同期相同;防城港核電市場化比例為98.3%,比例未達100%主要是由于防城港3號機組于今年3月25日商運,4月1日正式參與市場交易,3月25日至4月1日期間電量由電網代購,計入計劃電量;紅沿河核電市場化電量比例為58.8%,去年同期為83.7%,比例下降的原因是紅沿河6號機組于2022年6月23日商運,根據遼寧省電力市場年度交易安排,紅沿河5、6號機組電量主要用于保民生電量,計入計劃電量。
截至6月30日,公司共管理6臺在建機組(包括控股股東委托管理的4臺機組),1臺處于調試階段,3臺處于設備安裝階段,2臺處于土建施工階段,各項目建設總體上按計劃穩步推進。
今年6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部署迎峰度夏工作時提出,要促進核電多發多用。目前,除大修機組外,公司管理的在運機組運行情況良好,公司將繼續努力確保所有在運機組安全穩定運行,爭取多發滿發,為國內經濟發展做好電力保供工作。公司還將穩步推進工程建設,并積極做好新項目的前期準備工作,爭取有更多新項目獲得核準開工。
最后,進行了問答交流環節,主要內容如下:
1、公司上半年市場化情況?
答:今年上半年公司市場化交易電量比例為55.5%,與去年同期55.0%基本持平。上半年加權平均市場化電價約為0.4022元/千瓦時,較去年同期略漲1.3厘。分地區看,廣東、福建平均市場電價略低于去年,廣西、遼寧平均市場電價略高于去年。
2、如果未來煤炭價格維持現狀或繼續下跌,對公司未來市場化電價的展望?
答:公司當前已經完成了約80%全年市場交易簽約,各地平均交易價格約等于或略高于所在地區核電計劃電價,下半年,公司將繼續加強市場營銷,爭取更多上網電量和更優電價。在國家雙碳目標下,未來我國將以清潔能源發電為主,在清潔能源逐步進入電力市場的進程中,預計電力市場將維持較為穩定的電價水平。